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基于新课标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广州化工 作者:张甜,游睿,冯勋
发布于:2021-10-18 共3550字

  摘    要: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从理论到素养的知识体系。对此,论文从挖掘课程趣味点、提高引课艺术性、开展小组合作制、重视实验应用性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打造并优化以理论、实践、素养三方面为关键点的高效课堂,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本研究可为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     新课程标准;中学化学教学;化学实验;

  Abstract: The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imed 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builds a knowledge system from theory to literac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thesis built and optimized effective classrooms by mining the interesting points of the course, using the instructional approach of individual art, conduct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 on. A dynamic classroom with the key points of theory, practice and literacy as the key pointswas establish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exploring a more effective chemistr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desire to explore, strengthen student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driv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hemistry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Keyword: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middle school chemistryteaching; Chemistry experiment;

  新课标下的教育改革在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因时而变,不断改善并优化[1]。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优化教学模式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同时在完善化学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应具有自主性、全面性、反思性的特征。

  1 、挖掘课程趣味点,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

  优质教育是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因此高效课堂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开始[2]。将呆板的化学知识赋予生命活力,不仅将复杂知识简单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的好奇心。而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3],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化学知识转换地更加通俗化、形象化,让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不再停留在死记硬背化学反应上。学习兴趣越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越强,成就感也就越高。

1.png

  1.1 、当化学遇上生活

  在生活中,化学的身影无处不在。钟乳石的形成、玻璃的制成、酸雨的形成等等,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当我们解释出日常生活实例的化学原理时,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学有所用,学科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郁。如表1所示,授课时可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表1 生活现象中的化学反应

1`.png

  1.2 、当化学遇上漫画

  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化学中很多的微观粒子以及他们之间的反应过程是观察不到的,只能靠分析实验现象去启发、诱导学生想像粒子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这对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微观粒子运动变幻成动画人物之间的碰撞,这样将呆板的知识赋予生命活力,不仅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完善了对粒子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化抽象为形象,能使学生对化学的好感度持续上升。

  例如可用图1的漫画来揭示Na与Cl2反应生成NaCl的过程。

  图1 Na与Cl2反应生成NaCl的示意图

GetImg (1).jpg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eaction of Na and Cl2 to form NaCl

  1.3、 当化学遇上顺口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辅助记忆化学中的零碎知识,可减轻学生在记忆方面的心理压力与负担。由于现在的中学生身边的娱乐项目层出不穷,好多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不高,而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又比较多,所以有的学生会因为记不住而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结果就是课堂效率大幅降低。因此,将顺口溜融入课堂中,能达到使学生主动求知探索未知世界的目的。例如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繁多,借助改编成的顺口溜,“固体需匙或纸槽,手贴标签再倾倒[4]”将辅助学生高效记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使学生玩着的同时也能学好化学。

  2 、提高引课艺术性,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采用独特、有趣的引课方式更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唤醒学生的内驱力,为改善教学效果打好坚实的基础[5]。教育的艺术性表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以传递探究的方式代替传递呆板的知识[6]。建构式学习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式、探究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更能被艺术性的引课方式所吸引,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如表2所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像是旅行中的一名导游,而课堂的真正主体则是学生,参与意识加强后,学习主动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开展小组合作制,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学会合作也是当前教育体制下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学习模式在某些方面会抑制学生创造性的想法,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场大脑风暴。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可以使学生不顾忌是否会回答错误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出更多的想法与思路,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将每个人的想法汇总起来,会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仅如此,平时学习不主动的同学也会在合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不再抗拒学习。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证实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通过对知识更全面的理解,就越愿意花时间探究知识,课堂上的破坏性行为更少,焦虑水平更低,学习压力更小,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更大,更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制,对引导学生强化知识体系、进行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 重视实验应用性,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比很大,是因为实验教学更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然而当前我国实验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学校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药品不够齐全。对于实验内容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讲解和视频展示的方式,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实验教学不但可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建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因此完善当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尤为重要。如图2所示,在进行实验课程之前,通过问题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大胆作出推断,继而提出可以验证假设的方案,并通过合作完成实验,最后反思总结。这几个步骤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对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重视实验的应用性,将化学实验与生活中的魔术相结合。如不怕烧的手帕、铁树开花、黑面包、红喷泉等。神奇的实验现象会超出学生自己对化学的传统认知,更愿意主动探索未知的化学空间。

  表2 化学课堂中行之有效的引课方式

2`.png

  图2 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流程图

GetImg (2).jpg

  Fig.2 Flow chart of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design

  5 、贯彻建构式学习,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变革要求。过去,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的掌控者,这很容易僵化师生关系。学生获取知识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真正的化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不断探索更多的,未知的化学世界。调查研究表明,师生的交互作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极大帮助,同时也会让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从师生关系、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究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有方向性地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对中学化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甜,冯勋.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J]广州化工, 2014. 42(11):215-216.

  [2]马晓霞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04):183.

  [3]任晓云绘画让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多姿多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59-60.

  [4]刘海邻高中化学学习中对元素周期表的高效记忆[J].中外企业家2018(15):150.

  [5]张甜,彭晓菡,尹梦甜,等“课程思政”导向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广州化工, 2021,49(1):146-148.

  [6]张甜,冯勋,段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化学有效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 2020,48(1):138-140.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原文出处:张甜,游睿,冯勋.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广州化工,2021,49(18):192-1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