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知识点编排情况比较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作者:沈超华
发布于:2021-03-16 共3874字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推行,新一轮的高中教材改革已经到来,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目前全国选用最多的新版高中化学教学用书是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简称"人教版"),人教版是在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2020年前,江苏、浙江等地区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化学用书(以下简称"苏教版"),苏教版以国内教材体系为基础,借鉴了美国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的特点编撰而成,现有的苏教版在内容编写上仍走在改革前列。本文以新编人教版和现有苏教版两种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离子反应"为例,对新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对比分析,研究新版教材的特点,为教师使用和研究新教材提供帮助。

化学教学

  一、知识点编排比较

  两本教材的编者编写思路不同,知识点编排存在一定差异。表一为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离子反应"知识点编排情况的对比。

  表一人教版与苏教版"离子反应"的知识点编排比较

  人教版在高中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就介绍了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因为方法原理类知识的学习能够对后期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指导作用,在选修四课本中将学习要求提高到对强弱电解质的区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知识难度的编排有一定梯度,把难点剥离开来,放到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之后再来学习,体现螺旋上升式的学习过程。苏教版在必修1专题一先介绍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然后进入氯、溴、碘、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在学生有一定的元素性质积累之后,在专题二继续学习强弱电解质和离子反应,利用刚学习的碳酸钠相关反应来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将概念原理类知识分散排布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选修四再次提及强弱电解质,随后引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两种版本都通过分级递进的方式编写"离子反应"一节,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心理特点。但是苏教版在必修一和选修四中都介绍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存在重复编排的情况。强弱电解质是难点,与离子反应同时学习时,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新人教版把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编在一起,把强弱电解质放到选修四,既保证了逻辑的连贯性,为后面的元素学习做好铺垫,降低了初学时的学习难度,相对更合理,新人教版只强调电解质,没有直接给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二、课堂导入的比较

  人教版以特殊情境导入,结合生活常识创设情境---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触电是由于手与电接触,手上的物质主要是盐和水,盐和水是否导电?由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测试Na Cl固体、KNO3固体和水的导电性以及形成盐溶液的导电性,引出电解质的概念。Na Cl固体、KNO3固体和水不导电作为对照组,与Na Cl溶液和KNO3溶液导电形成对比,实验方案更严谨。苏教版以问题导入,提出问题:等浓度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情况是否相同。设计实验进行同浓度的HCl、CH3COOH、Na OH、NH3·H2O溶液导电性测试,引出强弱电解质的定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科学家寻找自然规律都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人教版采用情境式问题导入,提出的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离子反应"紧密相关,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概念,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科学思维实现概念的自主建构。而苏教版采用较传统的问题导入,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人教版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解决社会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三、内容编排比较

  图1 人教版"离子反应"内容编排图  

  人教版以"湿手为什么会触电"引发学生思考,为了研究问题,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得出实验结论,以实验结论为基础,联系初中已有的知识构建电解质的概念,从电解质的角度解释了湿手触电的原因。然后,教材基于实验证据问题延伸:为什么Na Cl、KNO3等电解质在干燥时不导电,而溶于水或熔化后却能导电呢?教材通过分析Na Cl固体、Na Cl固体在水中溶解、Na Cl固体受热熔化等粒子的运动情况,从微观角度对延伸问题做出解释,同时辅以相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电离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电离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通过电离产生的离子认识酸碱盐的本质,离子反应以Na2SO4稀溶液和Ba Cl2溶液混合实验引出,结合实验结果,教材分析了混合前后的微观粒子,由此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学生对4个中和反应化学与离子方程式的差异对比分析,得出离子反应的特点。从微观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和发生条件,将离子反应推广到其他反应类型,提出离子反应的广泛适用性,内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图2 苏教版"离子反应"内容编排图

  苏教版教材提出溶液中的溶质一般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联系初中所学和图像分析提出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通过介绍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得出酸碱盐的本质,若无电离方程式的为非电解质。对等浓度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的问题进行导电性测试,由结论引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现象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交流讨论得出离子反应,通过信息提示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然后通过离子方程式的小练习,陈述离子方程式的特点、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发生条件,整体思路清晰,知识点完整。

  四、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教学内容: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人教版在合理的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并构建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科学思维实现概念的自主构建。苏教版以初中已有知识为起点直接给出电解质概念,学生的活动可以推进学生对化学电离模型的理解,有利于运用认知模型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新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电离概念的这种模式,凸显理论概念建构过程中的素养发展功能。

  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人教版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分析复分解反应实质时,通过学生思考与讨论化学与离子方程式的差异,得出离子反应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微观视角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强化了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培养。苏教版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后直接得出离子反应的特点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传授型教学。相较而言,人教版以多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思考,难度层层递进,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验操作: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人教版较之以往的国内教材,在编写实验时有一个亮点:增加了与实验有关的安全图标,"离子反应"实验涉及护目镜的使用、用电安全、实验后肥皂洗手等注意事项,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开展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安全防护。放眼目前,国内的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少能见到护目镜等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有些实验(如铝热反应等)反应剧烈,课堂演示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措施很有必要,"课程标准"也提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树立科学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对化学实验而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仅能使化学实验增加仪式感、浓厚化学氛围,也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过程。人教版教材在附录I介绍了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知道在实验室中万一遇到安全事件的应对方法。附录II介绍《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等标识,提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慢慢培养安全意识,走入社会后也能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工作中遵守安全生产规则。

  图文编排:图片丰富,直观形象。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就电离概念而言,人教版使用了5张图展示物质微粒状态,而苏教版仅使用了1张图。通过图片、媒体材料、模型、探究实验等各种直观手段的应用,学生可以从中立刻了解有关概念的某些信息,有助于概念的内化,在概念形成阶段加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帮助学生感受并深化理解有关概念,培养化学思维。

  课后习题:基础题型延续,内容更创新。习题对学生学习起着引导、理解、巩固的作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情况的书面考查方式,习题的变化还可以洞察新高考发展趋势。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人教版在习题编排上有很大变革。首先,习题多以生产、生活情境为素材,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其次,从题型上看,基本题型不变但开放型和实践型习题如实验探究、实验设计、调查、实践等明显增多,这类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由"机械式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同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再次,一题多解题型的增加,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最后,素材选取上更倾向于以节能减排、高新科技等为背景,有助于展现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科技化学的价值观。

  人教版与苏教版相比知识体系大致相同,在教材导入方式、知识点顺序编排、内容选择、习题等方面略有差异。人教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新教材的对比研究对教学有几点启示:(1)课堂教学要统筹安排化学概念与"情境-问题-活动"的关系,围绕化学核心概念给学生创设适合的真实情境,从情境中引出问题、创建活动研究问题、发展化学学科素养解决问题。(2)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多种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安全防护,培养学生安全意识。(4)多关注社会问题和科技发展,积累生活素材,给学生更好的课堂呈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
原文出处:沈超华. 人教版与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对比分析——以“离子反应”为例[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0,(Z5):16-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