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前提下,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并对各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也不例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助力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文章将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背景分析,从化学教材、学法指导、教学模式、心理引导视角具体阐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添砖增瓦。
关键词:新课程; 初高中; 化学; 背景; 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化学教学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在高中课堂中使用的改革后的新教材,与初中教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问题。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步入高中之后,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如果教师不及时分析课改下初高中教学的背景,并针对性地做出教学指导,势必会影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基于此,下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背景分析,具体阐述教学的衔接措施。
一、 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背景分析
(一)教学体系发生了改变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的教学体系被重新界定,教学效果也因为教学的内容而发生了深度调整。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实际效果,忽视对基础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分析研究,将会影响教学的效率,限制学生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学生接触的大多属于基础理论知识点,但是在学生步入高中以后,课改的影响下,教学中更加关注实验素养、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可以认为,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借助化学实验等实践性内容引出知识点。这样更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无法兼顾教学体系的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继而影响高中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实验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得到凸显,教材的内容也开始从传统的以说理为主的知识点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展开具体阐述。因此,教学目标也开始从传统的基础知识点的传授逐渐转变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如果学生在初中接触到的化学理论知识较多,但是实践素养欠缺,如果在高中引导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验素质情况,直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行过渡引导,不仅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殆尽。可见,在注重实验的背景下,教师也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从而及时转变学生在初高中化学衔接阶段的尴尬状态。
(三)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对教学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将不得不面临更高的教学标准,教师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引导,从而在引导中不断优化教学的目标,丰富教学的内容,从而在进一步分析和引导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无疑会增加课堂教学难度,如果教师不及时顺应时代发展做出改变,必将阻碍初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衔接效果。
二、 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措施
(一)结合教材分析,做好知识体系衔接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依据,也是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探究,把控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开展高中实践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全面分析化学知识点,并主动了解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时,要在备课中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强化引导;当发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地方,则可以适当加快教学的进度,或者展开简单的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利于教师全方位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巧妙地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例如,在讲解"金属钠和钠的化合物"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在初中教材"海水中的化学"中已经认识到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并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了解了氯化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但是由于学生是在初中学习的相关内容,教师在高中教学阶段需要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才更利于后续教学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初高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联点。同时,还有必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课前导学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对初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好精准化关联引导,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备课,从而为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习方法衔接
考虑到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素质不同,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多以直观形象的内容作为基础;而高中教学中,教材的内容变得比较抽象。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在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过程中,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不仅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在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好学习方法的有效衔接,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
例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了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以旧引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学过的知识点中逐渐拓展,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主动融入氧化铜和氢气的反应,并在此反应的基础上逐步渗透电子得失的概念。当学生在旧知识的引导下逐渐理解本部分知识的内容之后,教师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究,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中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此外,还可以借助实验引导,在实验示范中,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具体的现象,并在进一步引导中完善教学的内容,继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氯气及氯的化合物"为例,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氯气的性质和其化合物的实验现象。在具体现象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要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鼓励学生结合学过的具体知识自主探究,继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化固定为动态,做好教学模式衔接
在新课程的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且更关注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因此,教材中共同的知识点和个性化引导知识点都有所涉及。因此,在初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衔接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固定教学的模式,结合学生个体情况做到动态引导,从而在积极地引导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化学与经济的关联、化学与科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适当融入教学当中,并结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搭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带领学生在实际应用和感受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引导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显神通,教学衔接工作也会在学生主动探索中得到优化。
例如,在讲解"氯气净水"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先结合课前导学的情况和学生的日常表现分析,将学生划分合作小组。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教师创设的"水厂的选择"这一综合实践探究。在这一阶段,学生们无需再被固定在传统的课堂当中,而是要结合实践情况和学过的化学知识思考,并主动在网络中收集有关资料完成任务。在生生共同分析探讨中,有利于突破初高中化学衔接阶段的障碍,让学生可以在教师打造的实践氛围中感悟知识的真谛。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实践探究能力也会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降起点多鼓励,做好心理引导衔接
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得到凸显。在教学过程中,为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为达到心理引导的目标,教师有必要主动降低教学的起点,减缓初高中教学内容之间的坡度,在层层铺垫和循序渐进引导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自由,从而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畏惧情绪。同时,也需要密切关心学生的日常表现,即使学生出现了细微的进步,也需要积极地给予学生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点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降低起点、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做好心理引导和建设衔接,从而积极地推动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心理状态,继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完成单元测试之后,教师无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排名,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展开个性化的引导。针对一些化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尽量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并主动降低学生学习的起点,设置分层练习题,从而在层层引导中调动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一些化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也需要适当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并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从而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心理感受。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做好心理建设引导,从而消除学生接触更加深入的化学知识的抵触情绪,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保证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措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分析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此外,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效果分析反思,从而在不断探索中更新教学的模式,在积极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忠粱。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策略[J].中外交流,2017(25):135.
[2]许绍栋。新课改进程中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策略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77.
[3] 肖玲。论高考改革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未来英才,2018(1):142.
[4]张水强。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