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无机化学论文

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的可控还原研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9 共4765字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图 1 为在反应时间为 72h 的不变条件下,只改变反应温度(25℃、37℃、50℃)所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红外谱图。如图 1 所示,氧化石墨烯在 3413cm?1处是氧化石墨烯羟基的伸缩振动峰,在 1726cm?1处是羧基官能团中 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 1625cm?1的强峰主要是由石墨结构中没有被氧化的 C=C 结构引起的。1204cm?1处是环氧基中 C-O 的振动吸收峰,1055cm?1是 C-O的伸缩振动峰。从图 1 中可以看到,经过壳聚糖还原后,在氧化石墨中出现的 3413cm1处羟基峰、1726cm?1处羧基官能团中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以及 1055cm?1处 C-O 的伸缩振动峰减弱,而在1204cm?1处环氧基中 C-O 的振动吸收峰几乎消失,这说明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的确具有还原作用。

  而用壳聚糖作为还原剂来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报道也有看到。但是,对比不同温度下还原所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并没有明显区别,效果基本相同,说明温度对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影响较小,此种现象也有报道[24].图 2 为在反应温度为 37℃的不变条件下,只改变反应时间(24h、48h、72h)所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红外谱图。如图 2 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石墨烯还原程度增加(b、c、d),3413cm?1处的羟基振动峰逐渐减弱,1726cm?1处的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和 1204cm?1处的环氧基中C-O 的振动吸收峰甚至消失。1055cm?1处的环氧基中 C-O 振动吸收峰也出现了强度不同程度的下降和蓝移现象,这些都说明含氧官能团的减少,也表明了氧化石墨烯得到了还原。

  2.2 XRD 光谱分析

  如图 3 所示,依据布拉格方程 2dsinθ = nλ(d 为晶面层间距,θ 为衍射角,n 为衍射级数,λ 为 X 射线的波长),由氧化石墨烯(001)晶面[22,25]的 2θ 值(9. 42°)可以算出其层间距 d = 0. 9440nm,在 2θ为 43°附近还出现一峰,这是氧化石墨(100)特征衍射峰[26],这些都说明氧化石墨烯已经完全剥离。当氧化石墨烯经过壳聚糖不同时间的还原后,从图 3中可看到氧化石墨烯的(001)峰大幅度减弱,甚至消失;氧化石墨烯的(100)峰也明显减弱。在 2θ为 28°附近出现类石墨(002)峰,而且随着温度的增加(002)峰宽度变窄,峰形变尖,但是区别不是特别的明显。以上特征进一步说明氧化石墨烯得到了还原,同时也说明温度对壳聚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如图 4 所示,当氧化石墨烯经壳聚糖不同时间的还原后,氧化石墨烯(001)衍射峰强度逐渐变弱,在 2θ 分别为 28.5°、29.5°、28.4°处出现类石墨(002)特征衍射峰,可以算出其层间距分别是0.3150nm、0.3039nm、0.3154nm,相比于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氧化石墨烯被壳聚糖还原后,含氧官能团减少,石墨烯片与片之间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得它们更容易团聚的结果。另外,氧化石墨(100)特征衍射峰强度也有所减弱,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明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石墨烯的晶面逐渐完善。

  通过以上两种表征手段表明,在 50℃以下相对低温反应体系中,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效果依然存在;对于先前 Guo 等[22]的报道,在 70℃以下,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效果逐渐消失;而Justin 等[23]在人体温度 37℃环境下成功利用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导致这样不同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反应时间长短不同的缘故。所以,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通过延长时间来弥补低温环境的不足,从而达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目的。但是,本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中,即使延长时间,依然不能依靠体系反应温度来控制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而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通过反应时间可以较好地控制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

  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

  为了更好地说明氧化石墨烯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还原,对时间系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如图 5 所示,氧化石墨烯在 211nm和 296nm 处有 2 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吸收峰。211nm处的强吸收峰对应于 C=C 键的 π→π*跃迁,而296nm 处的弱吸收峰对应于 C=O 键的 n→π*跃迁,随着还原时间的增长,氧化石墨烯 296nm 处的弱吸收峰消失,211nm 处的峰(b、c)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移,表明石墨烯的共轭电子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即还原程度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加长,211nm 处的峰又出现了蓝移,这可能是因为还原时间过长,经过还原后恢复的 sp2杂化结构又遭到破坏引起的。

  2.4 拉曼光谱表征

  拉曼光谱是用于表征碳纳米材料结构特征和性能的有效工具。碳纳米材料拉曼光谱中的 G 峰(1580cm?1)代表 sp2碳原子的 E2g 振动模型,代表有序的 sp2键结构,而 D 峰(1350cm?1)则代表位于石墨烯边缘的缺陷及无定形结构,通常用 D 峰和 G 峰的强度之比(ID/IG)来评价纳米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ID/IG)之比越小,表明石墨的还原程度越高,比值越大表明石墨的氧化程度越大。

  如图 6 所示,石墨(a)在 2700cm?1附近的峰是2D 峰,源于两个双声子非弹性散射。与石墨相比,氧化石墨烯(b)的 D 峰比 G 峰更强,说明石墨经过氧化过程,一部分 sp2杂化转为 sp3杂化结构,得到氧化石墨烯。经过壳聚糖的还原,得到时间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c-24h、d-48h、e-72h)。理论上讲,随着时间的增长,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应逐渐增加,从图 6 中可看到随着时间的增加,曲线 c(24h)和曲线d(48h)中D峰逐渐减弱,ID/IG比值逐渐下降,与理论预测一致,说明 sp2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即氧化石墨烯得到不同程度的还原。但是,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曲线 e 中的 D 峰反而比氧化石墨烯更大,ID/IG比值也较大,说明 sp3杂化结构又重新增大,这可能是由于经过壳聚糖长时间的还原,sp2杂化结构又被破坏,转化为其他的 sp3杂化结构,即可能生成其他新的结构。

  3 结 论

  利用 Hummers 修正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用壳聚糖作为“绿色”无毒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结果表明:①在 50℃以下的低温环境下,温度不能有效控制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②通过控制反应时间能够实现氧化石墨烯的可控制还原;③在利用反应时间来控制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时,反应时间过长,石墨烯的 sp2杂化结构易被破坏,时间上限必须控制好。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通过时间的调控实现氧化石墨烯的可控还原,为研究不同还原程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Geim A K , Novoselov K S.The rise of graphene[J]. NatureMaterials,2007,6:183-191.

  [2] Stankovich S,Dikin D A,Dommett G H B,et al.Graphene-basedcomposite materials[J].Nature,2006,442(7100):282-286.

  [3] Dikin D A,Stankovich S,Zimney E J,et al.Prepar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oxide paper[J].Nature , 2007 , 448(7152):457-460.

  [4] Li D,Kaner R B.Graphene-based materials[J].Science,2008,320(5880):1170-1173.

  [5] Lee C,Wei X,Kysar J W,et al.Measurement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graphene[J].Science,2008,321(5887):385-388.

  [6] Bunch J S , Van der Zande A M , Verbridge S S , etal.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from graphene sheets[J].Science,2007,315(5811):490-4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