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称和用法
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生活的边界,生活的意义来自于辨别其语用学用途。分析哲学所持的有限理性主义态度追求理性的事实客观性,不同类型的知识构成交叉重叠的家族类似集合体的基础,完善而有效且易于传递的知识需要上升为基本的概念逻辑系统,并经过语用的过滤。
①本文运用这一分析哲学方法,对比较文学的命名、用名和辨名三方面做一个学术史回顾。分析哲学认为命名与其意义或本质相关联,命名即理论来源于术语的指称及其用途,以此来看,比较文学具有三种命名方式及其相应的学术实践样式。
1. 命名---历史用法
比较文学起源于十九世纪实证主义思潮。借助于启蒙时代以来西方理性对于自然持久有效的胜利,实证主义认为从自然规律可以推导出人类思维规律,人文科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达致实验的严谨和结论的严密,为理性世界增加另一可以逻辑地说明的人文规律; 相邻学科由于得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致性支撑,因而有了类比的原始知识欲求。此外,当时的人文学科借助于工业革命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和革新,形成了对近邻的同文化圈民族国家以及遥远的跨文明民族国家获取异域知识传递的物质基础。于是,一个发达的西方民族国家及其既有的人文学科规律指向,与一个西方屡试不爽的科学主义的进步规律论,构成了最初的比较学科的共同知识基础---唯事实的实证主义科学的外部表现形式,如比较解剖学、比较人类学、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学,它们从一般相似性出发对研究对象给予命名。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研究方式简单而直接,它只需为了说明法国文化对异国文学的塑形、或反之为了说明异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被影响关系而准备充足的事实材料就行了。因而,辨别比较文学初始期的学科理念,要采取历史描述方式,指出学科初始期的历史规定与物质条件。而这一起始命名方式,决定了那时的比较文学属于实证科学的一支,遵从着自然科学的规律目的论。
2. 用名---主体用法
法国学派诞生的 19 世纪,仍然是大交通未成大气候的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充分的思想交流的物质基础尚未完全达到,哲学上仍然以古希腊逻格斯为中心建构欧洲文明中心论,英法等老牌民族国家地位不可动摇,仍旧不断证明着欧洲文明内部的区域文学文本的相似性影响的本源,区域文化同一性构成了文学描述的同一性规律的永恒形象。比较文学美国学派诞生于反叛科学主义的人本主义时代,在现代交通直至信息化的物质条件下,欧洲文明中心演变为欧洲-美国中心; 二十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已由实证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由唯事实转向理论反思; 哲学和美学研究分别体现出由本体论向认识论以及由本体论向经验论转向的潮流; 五十年代结构主义的系统论和整体论,被美国学派在六十年代当作为破除欧洲中心的永恒形象而构建世界文学的理论武器。在物质和理论的双重历史进程中,美国学派形成了对应其新帝国主义霸权主体的同一论比较文学,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1. 从欧洲中心变为西方中心; 2. 从外部事实描述变为文本细读; 3. 从区域文化圈的同一性变为全球化的同一性; 4. 从事实影响变为倾向性影响; 5. 从民族国家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变为国际共同规律的总体诗学。诸种学科研究实践的转向表明,主体规定的文化沙文主义最终决定了美国学派的文化单向性,在指导思想上与法国学派的同一性研究具有一致性。实际上,同时代的文化人类学已经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和地方知识的有效性的方法论变革,美国学派却在解释学、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思潮陆续兴起时,未能及时借鉴邻近比较研究学科的思想精华并相应调整自己的结构主义思想取向,因而在理论思想上整个慢了一拍。
3. 辨名: 本体用法
比较文学的历史出场伴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文化主体的文化沙文主义单向性决然不同,后殖民主义关注于辨别命名与其本体论指称的关联性,通过文化差异性的双向或多向对比规则来重建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的现代出场有待于学科外部条件更新和学科内部学术自律导致的本体认知,两方面共同促成学科命名的扬弃。维持多样性的文学文化圈是人类文化存在的前提,而共同语的设定和共同规则的操守是理解跨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共同语或共同规则如果偷换成共同诗学,不仅不能促成跨文化理解,反而会造成跨文化误读。以比较思维的历史出场为例,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研究范式系列: 以原始辩证思维和古典辨证统一论为表征的前现代范式; 以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比较语言学、比较人类学、比较解剖学、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为表征的现代范式; 以解释学影响下的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为表征的后现代范式。如果比较仅仅作为方法,一般诗学并未改变它的学科特性,比较仅仅是其学术方法的一种; 然而当比较既作为内在的思维范式,又衍化为一般比较规则和外在的差异性现实的时候,比较文学才真正出现。显然,两个研究领域的任意碰撞有助于产生比较思维的特例,而只有跨文化研究领域内的有意图的碰撞才会把比较思维置入一个特殊学科的规则框架之内; 而将此理论附诸实践的规范化操作,则将具体比较思维进化为一般比较范式。比较文学的历史主体生成以及现代本体生成取决于三大条件: 一是物质条件,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工业技术使得跨文化传递成为可能; 二是思维条件,自发的有关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古典辩证论开始向自为的现代辩证法转变; 三是学科条件,在学科外部条件上,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都体现出比较的学理特点,并以差异性作为比较原则,而在学科内部条件上,比较思维从方法个案上升为本体论范式。
比较一词用在比较文学中确实容易引起缪想,导致对跨文化双方的平衡对待和同一性考量。
然而此处的比较恰恰不是平等的观照,而是以差异性的方式进行偏离式观照。因此,跨文化和跨文明作为比较文学术语的启用,也许确实能避免这一因比较而引起的同一缪想,有效地替换约定俗成的学科命名。这样来看曹顺庆的变异学及其相应的异质性和跨文明概念,其对比较文学命名的求证,就有了极其深刻的学理意义。
②异质性,重在揭露差异性在跨文化并置和跨文化传递过程中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不利,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有限适配的认同性不利。由此而看异质性运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意义,正在于借此搜寻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诗学在现代化进程中迷失的华夏文明本源,它本应贯穿于因被全盘西化甚或政治化而惨遭遮蔽的现代文学艺术的全部语言媒介形式中。以此看待曹顺庆相应的针对“和而不同”论所进行的反思,也显示出深刻的现实意义来。
③“和而不同”作为古代文化资源,尽管包含了不同文化思想的必要关联,然而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却是以平等、平均、平衡这样的同一取向表述的,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凝滞不前、完全缺乏思想革命的逆动力,并以牺牲差异性个性为必要条件;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言,作为不同的差异,显然比作为同一的和更为重要。比较文学如果以解释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的主体价值优先为出发点,又以“和而不同”的“和同”为导向,将使比较文学不可避免地最终导向以建立同一性规律为旨归的同一诗学,从而陷入以美国学派为代表的以民族诗学替代普遍诗学的理论陷阱。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表明,中国比较文学要以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差异性诗学为己任,并以此作为参与跨文化诗学对话的起点。
二、跨文化
当其它跨文化研究学科并未大张旗鼓地进行学科运作时,比较文学却日益以其大范围的传播速度冲击着传统的文学研究学科,而多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在比较文学中也得到多方面展现。这是因为,文学作为文化的精品,可以通过跨文化场域折射出多层次的社会、历史、人文现象。二十世纪由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注社会、历史、人文现象在文学中的显现的学术景观,正是文学的文化魅力驱动。比较文学所面对的跨文化问题和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跨文化问题并无二致,当整个人文社会学科已将文化话语还原为学科交谈工具时,文化话语的文本性使其与文学文本构成了天然的联系。文学文本作为传统精英文化文本和现代大众文化文本,和整个人文社会学科话语密切相关,其多面性、复杂性远甚于其它比较学科,比较文学因此具备了多学科、跨学科特征,这也是比较文学远较其它人文社会学科的比较研究更为火爆也久遭质疑的根本原因,并促使比较文学时时警醒自己的学科性质,以担当得起自己时时要越俎代庖地跨越到其它学科领域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跨学科和跨文化是二十世纪人文学科的共同学术实践,不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专属。比较文学的重大理论突破大多来自于广泛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比较研究,而并非来自于专门的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完全可以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比较研究一样划归一类,但其他比较研究却无从具备比较文学研究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比较文学既是历史的如传递研究和文学史批评,又是现实的如并置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如果说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还尊重事实材料的重述的话,那么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则套上了同一性先验定式。其实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应以传递研究和并置研究( Transmission Study,JuxtapositionStudy) 替代为好。传递研究关注发生实际影响行为的文学、诗学差异性的本土化和认同化,并置研究关注未发生实际影响的文学、诗学的差异性围绕共同语的可能性传递,为总体文学即文学理论提供量化的同一性求证实例。比较文学的跨文化和理论批评姿态使其堪与文学理论携手,差别在于文学理论追求同一性,而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
在比较文学内部,还存在着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内部关系,比较文学多关注文本与现实的事实关系,既可以体现为传递研究,也可以体现为并置研究; 比较诗学多关注文本与现实、文本与诗学、诗学与哲学、诗学与美学之间的观念关系; 跨文化诗学核心概念之间不可同约,诗学外围命题可以互相影响,一般体现为并置研究。文学理论本来只是本文化圈的文学理论,但在跨文化乃至跨文明的全球化时代,一种仅仅局限于本文化圈的文学理论,难以避免跨文化批评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文学理论的内在普遍性本性,要求它必须以追求跨文化乃至跨文明的解释有效性为旨归,比较文学的出现为这种作为文学哲学的元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题域和话语参照。
世界文学作为总体现身时,是文学理论的例证来源,是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规律的外在表象。比较文学的目标不是把世界文学作为总体的表象,而是处于跨文化传递中的国别文学---国别文学处于跨文化传递时的差异性表象和特质。比较文学可以比国别文学更能凸显其原创性即差异性,或在传递研究中凸显差异性的认同化和本土化。国别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科,与各民族文学一起,一体两面地构成了世界文学的历时态和共时态,只有在其处于跨文化传递时,才具备了向比较文学转化的学理可能性。作为各个国别文学集合的世界文学批评,恰恰不能陷入一种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文学体系的实存观念,因为世界文学的展现,恰恰是以作为差异性实存的国别文学的共时展现为前提的,本来就是并不具备同一文化基础的文学和审美集合体。特别在以全球化带动的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物质化、同一化趋势愈演愈烈之时,比较文学恰恰就是要以直面国别文学的文化特殊性及其跨文化解释的普遍性的姿态,以差异性形成对全球化的制衡之局,在全球化和差异性之间保持一种必须的差异性和有限的普遍性。
三、差异性
差异性范式是异质性的基础主义、“和同”论的相对主义以及同一性的普遍主义,在认识论进程上的理论扬弃。差异性自身要求与相似性一体两面地处于跨文化场中,构成家族类似的世界图景上的网络结点,差异性以具体实在的亲历性现身,相似性以一定程度的自然语共名现身; 差异性的认同化和本土化所显示的相似性结点可以如生命基因研究一样,通过考察其随机组配的有限定律来解释差异性的生命进化样态。比较文学的差异性范式理论要义有三: 一是差异诗学本体概念之间不可同约,如果改变就是整体的革命性改变;二是意义分析框架的共守规则,分为自我解释规则和他者理解规则; 三是面向共同问题的跨文化概念和命题,表现为核心概念的异质性和有限普遍性,在倾向性表达上通过与跨文化诗学发生交差传递而改变诗学系统的外观,并导致诗学系统的核心发生内在质量的调整。
运用差异性范式进行具体比较文学研究,首先要从概念和知识的划界开始,使研究对象的差异诗学性质凸立,以差异性话语姿态为跨文化的元理论共同语提供确凿的跨文化材料。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性质和包容性概念系统; 而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状态下的民族文学特性的变异和传递,处理同一性规律和包容性概念的区域性变异。其次要注意共同语的跨文化趋向。以关键词表征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共同语涵盖力,采用接近实地形象的非抽象话语,描述区域文化差异性的特征、动态、趋向和变化。由此看来,比较文学研究更像是翻译学研究。由于翻译学处理的是所有类型的交际语,而比较文学处理的是语言的精华---文学语言,因而,比较文学的翻译学特性可以表达为比较文学的传递研究,重在单向的输出或输入行为; 而面向交际语的翻译与交流经常被外语界称为跨文化交际或语际交流,重在双向交流和认同。再次要注意比较文学的整体结构。同一性体现出总体理论有赖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认识对象的扩大,差异性体现出比较研究是人类构建知识系统的不可或缺的层次。逻辑学把差异和同一表述为逻辑学中的两个不确定变相,比较文学把差异和相似也视为两个难以确定的游移变相。当要对概念内涵进行界定时,概念的边界趋于确定; 当概念内涵漂移时,概念的边界开始模糊; 当概念的外延伸展时,概念的边界就发生漂移。同一文化系统内的两个对象,属于同一性概念的分述和例证; 相近文化系统内的两个对象,属于分述和例证同一性概念的区域变异; 二者都是总体理论研究或元理论研究的对象。跨文明对象,属于跨文化差异概念的外延伸展,结果会使差异概念的边界出现不同程度的漂移,属于跨文化比较研究。国别文学可以同时作为同一性诗学和差异性诗学的例证,比较文学可以同时既对差异性诗学进行跨文化对话,又对总体诗学进行同一性反思。比较文学上接艺术哲学、诗学、美学等元理论,下接国别文学。这一知识结构表明,对象的理论定义和国别文学描述,二者双向展开的结果就是比较文学。
四、比什么? 不比什么?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把跨文化和跨学科观念牢固地输入到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中。然而,二者显然都是对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样式的存在领域或存在特征的描述而已,而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即比较文学到底比什么的问题,却因此而被掩盖。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建制的一百多年,对于其学科合法性的争议从来就没有断过,这种争议也促使比较文学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实践,梳理自己与时代学术思潮的关联。比较文学有史以来形成研究范式的学科理论,公认有三种。十九世纪学科伊始,比较文学是文学史学的一个分支,关注本文化圈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一般局限于事实关系的历史发掘,为文学史提供特定时代的文学背景资料,具有实证主义的材料归纳特性,局限于文学本科研究,是文学史的从属学科,这就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范式。二十世纪中期,文学研究从本文化圈扩大至国际文学关系,同时又将文学与其它学科参照,将比较文学扩展到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注重一般文学规律的析出和一般审美原则的归纳,这就是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范式。比较文学与文学史分道扬镳后,又作为总体文学的替身出现,从文学材料出发,验证文学的总体概念和规律,是总体文学暨文学理论的材料支撑学科,充当着狭义比较诗学的功用。二十世纪后期,随着面向多民族、多学科、多观念、多群体的多向度的文学批评的涌现,比较文学又转向与总体文学相反的路向,文学材料与局部理论相结合而置于研究的前台,而置总体文学于研究的后台,或者欲以局部理论取代总体理论,体现出差异性内质和后殖民外形的研究风潮。欧美当代文学理论的历史性和多样性存在,使之既解构着总是以差异化身总体的传统总体文学理论,又与比较文学关于文学材料的广泛性相遇,试图建构作为总体的对抗的少数、边缘的差异性话语; 注重一般文学规律和审美规律的国际文学综合研究取向,开始调转为注重一般文学规律和审美规律的跨文化寻根研究取向,美国华裔批评家叶维廉最先将其归纳为寻根研究法④,中国大陆批评家曹顺庆又继之将其整合为为变异学理论体系。
比较文学前两种研究范式: 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其实质在于跨国家和跨文化的文学和审美同一性关系的归纳,所谓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转向,实际上只是将跨国家扩展到跨国际和跨学科,将事实性同一关系扩展到原则性同一关系而已,同属于同一性研究范式。后一种研究范式: 寻根研究包括变异学研究,对这两种自称不一实则一致的同一性研究范式进行根本性反思,将研究方向给予颠覆性倒置,在文学研究领域内部实现了非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等诸种文化思潮的转向,这就是以差异性而非同一性来处理跨文化乃至跨文明的文学和审美个案、以相似性为基础并以差异性为旨归的中国学派的差异性研究范式。以叶维廉、曹顺庆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包括海外华人比较文学表明,比较文学的主流已经不再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同一性研究,而是中国学派的差异性研究,这就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第一次明确解决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什么、不比什么的问题。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范式,是以原典国别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其他国别文学或文化现象为参照,对原典国别文学的共时性批评,从而与对该原典国别文学的历时性研究相区别。这种比较文学研究,实际上实现了对国别文学的丰富性、多面性、被遮蔽性、普遍可传达性、地域性,等诸种文化或文明差异性的广泛、深入、综合的观照,同时以这种观照为一种蓝图中的世界文学体系和普遍性美学理论提供例证和参照。在原典国别文学平台上出现的比较文学,内含了研究者内置的文学理论和美学观念,但是该文学理论和美学观念却在与其他国别文学或文化现象的参照中,在原典国别文学差异性的渐次揭示过程中,得到修正的文学理论和美学观念,从而为世界文学体系和普遍性美学理论提供具体的解构途径和建构方案。
相对于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其他文学研究分支学科,其长期的学科史沉淀了相对固定的学科规范、知识基础和研究样式,比较文学却因其边缘学科特质和较短的学科史,在诸方面缺乏普遍认同的科学尺度或标准。因此,比较文学,首先要建立一种反思的、自我批判的良性学科风气,严肃追究自己的适度存在理由; 然后要在严格遵守学科规范、知识基础和研究样式的尺度下,明确应该比什么,不应该比什么,明确哪些是典范的比较文学,哪些不是典范的比较文学,二者对于自诞生以来就被不断质疑、毁誉参半的比较文学来说,显然都同等重要。
五、全球化学术共同体
二十世纪后半叶,伴随着西方和世界民族国家先后进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快车道,传统阶级政治让位给以社会整体生活平等为目标的文化政治,传统意识形态政治让位给以多元文明普世性共存为导向的国际文化政治。在这一整体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学批评视角迅速转向到文化批评和文化政治继而转向到国际文化政治,同时促成了传统文学理论向综合性批评理论的生成。文学批评的文化政治转向,影响波及文学、文化、艺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文化政治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多样化存在,使面对广泛社会现实的具有综合性解释功能的批评理论,成为以文化政治学为标志性特征的人文社会科学批评共同体。批评理论及其文化政治学强调了批评的社会现实价值,通过关键词互阐和现代性重构,对西方发起的现代化运动和全球化经验教训给予梳理,并借助文化政治的历史主义视角,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生长与世界主流文明的现代性过程给予比较研究,给多元文化、文明圈的振兴目标提供现代性方案,并以此切实参与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精神建构。批评理论及其文化政治学,扩大了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的批评范围,体现了民族国家文化层面的文化角力和知识角力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国家学术对世界学术的推动性知识建构,成为理论和实践的中介。
当代批评理论与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共名,甚至有取代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之势,是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比较研究取向在符号文本的价值批评领域的合流、互补、深化和升华,比较文学因此而成为诸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和批评理论的集成。曾经以普世性、全球化标明的比较文学已经热点不再,而文化政治以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跨地域的研究姿态,形成了新的比较研究共同语,给比较文学发展史上多次出现的学科取向变化以及学科危机论画上了一个句号。传统比较文学范式,已经从法国比较文学范式指称的法国文化同一性,先后转向到美国比较文学范式指称的欧美文化同一性,再转向到后殖民比较文学包括中国比较文学范式指称的少数族裔和第三世界民族文化差异性。在最近几十年风起云涌的国际批评话语综合化过程中,区域话语越来越起到解构普世话语同时建构普世话语的重要作用。这深刻地表明,比较文学的研究趣味,正在从理论转向现实、从文学艺术审美转向文化政治审美、从原典转向价值、从形式转向内容、从文学文本转向符号文本等既注重差异性又注重综合化的新的研究范式。比较文学与批评理论的合流,也同时构成了对前此比较文学三阶段的同一性研究取向和差异性研究取向的扬弃。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动态的、历史性变化,恰恰既表明了其同时作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多重学科特性,又表明了其同时作为个人知识趣味和国家文化政治战略的多重学术使命。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后殖民时代,比较文学已经渐趋消弭了自己孤立的文学学科特性,而成长为带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意趣的全球化学术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张志林、陈少明: 《反本质主义和知识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 曹顺庆: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3. 曹顺庆: 《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4. 叶维廉: 《比较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