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展示性
旅游地文化空间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还在于它将本空间代表性文化以一定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展示性要求旅游地居民与服务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游人展示本空间所具有的特色音乐、舞蹈、传统工艺、生产与生活方式等。比如通过“真环境真人(居民在真实环境中的生产或生活)、真环境假人(演职人员在真实环境中的表演)、假环境真人(居民的舞台化表演)、假环境假人(演职人员的舞台表演)”等四种展示方式来实现。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旅游地文化空间在进行展示时,应该避免失去生产与生活功能的纯粹作秀式的表演,否则会丧失原文化的内涵与生命。
3 旅游地文化空间形成与演化机理
文化空间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系统,其演化是一个时空融合过程,具体表现为系统空间结构和系统功能的历史演变[33],系统空间结构与系统功能相辅相承。一定的文化空间结构决定了文化空间功能,而特定的功能也依赖和反映文化空间系统的结构。
这里,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时间、空间和功能意义三个维度,构建从旅游者介入文化空间到旅游地文化空间内涵、形态、演化路径的结构关系(图1)。
3.1 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形成与时间演变
一定文化空间的形成既依赖于当下的文化创造,更需要从时间的演进中获得支持和培育[17].旅游地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又是当代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与创造过程。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旅游地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生产与生活空间,其演化过程是由服务于生产与生活的文化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文化空间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演化与旅游地发展不同阶段的文化要素变化机理见表1.
实际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维演化对于接待地而言也是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过程。文化自觉是接待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的觉醒与认识,通过生产与生活文化吸引旅游者,从而实现自身文化价值,并树立文化自信。随着旅游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基于旅游发展使接待地的生产与生活文化实现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自强,是旅游地文化空间研究的核心意义所在。
3.2 旅游地文化空间形态及其演化
从空间功能上看,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演化是由当地居民创造的生产与生活景观演变为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景观的过程。因此,根据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理论,借鉴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旅游节点、旅游轴线、旅游域面等的观点[34-35],结合文化空间的特性,将旅游地文化空间结构形态分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和文化域面。旅游地文化空间形态与演化见表2.
3.2.1 旅游地文化节点。文化节点是旅游地文化空间结构中最基本的空间形态,它既指旅游地主要文化景观(如建筑景观),也包括举行旅游节庆活动的文化广场与文化表演中心等。文化节点是为旅游者提供文化体验与服务的最小空间单元,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呈散点分布。其中的文化景观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了生产与生活文化内涵与特色的文化节点,它是旅游者产生旅游感官刺激最为重要的物质要素。根据旅游节点吸引力大小、重要程度的差异,在空间上也具有等级层次性。同时,不同的文化节点在区内服务于旅游者不同时段、不同心理需求而使其在功能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旅游节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等同关系、从属关系、互补关系、依附关系、松散关系乃至排斥关系等。另外,也可以用文化节点的分布频度来说明其空间关系,包括分布密度、节点间距、离散程度、均匀程度等指标。
3.2.2 旅游地文化轴线。文化轴线是为旅游者获取文化体验、感受与领悟而由旅游地文化节点连接而成的具有一定文化主题的通道与线索,也是旅游地向外进行文化传播与辐射的通道。文化轴线的形成源于旅游节点的分布以及文化内涵表达与展示的需要,同时考虑旅游者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审美过程的要求。旅游者通过文化轴线渐次获取“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递进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享受[36],是旅游文化轴线形成的基本美学规律。旅游文化轴线有等级与类型之分,如根据为旅游地主题服务的功能大小以及所连接节点的等级与规模可以分为文化主轴与文化辅助轴线。根据旅游地不同文化内涵与文化形式,可以分为生产文化轴、生活文化轴、艺术文化轴等。当然,随着旅游地的发展,新的旅游节点出现,旅游文化轴线的等级、形式与内容也会发展变化。
3.2.3 旅游地文化场。文化场是人们在文化节点和文化轴线上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等活动而形成的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的氛围与场景,是文化空间活态性和意义空间的具体体现。正是人们在文化场中从事生产、生活与服务才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景观,因而它反映了人与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没有文化场,旅游地文化就会因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而慢慢沉寂或消失,或变为静态的文化景观。因此,传承与发展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围绕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开展旅游服务是保持旅游地文化活力与生命的关键所在。文化场既是居民生产与生活的活动场,也是旅游地特色文化展示与表演场。它是文化空间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形态,是文化空间存在的根本与前提。文化场根据表演活动的场景,在空间上表现为节点文化场、轴线文化场等。根据其活动强度与影响力,可以分为强文化场和弱文化场。
3.2.4 旅游地文化域面。文化域面是旅游地文化节点、文化轴线和文化场依托和覆盖的区域,是受旅游文化节点、文化轴线和文化场吸引或辐射影响而形成的腹地。它是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等要素赖以存在的空间基础,是旅游地文化空间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背景,也是旅游者感观所及的地理区域。一个或多个文化域面的空间范围通常指旅游地的范围,但由于文化空间的内涵与意义空间的性质也常常使其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旅游地文化域面最初是人们从事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区域,但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成为旅游活动区域。其空间范围和内部要素的集聚程度都会随着旅游地文化节点、文化轴线和文化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呈现出不同形状的文化域面。相同的旅游文化节点集合,不同的文化轴线连接方式以及文化场的强度差异,往往会形成不同结构的旅游地文化域面,可以呈放射状、圆形、扇形、带状、环状等。
4 结语
旅游活动的文化本质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实际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有利于解决旅游地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研究表明:①活态性是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了空间中文化的生存与活动状态,体现了空间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因而,居民生产与生活文化的活态性是旅游地文化空间存在的根本与前提。②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文化内涵演化,是一个由生产与生活文化演变为基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旅游地文化认知过程看,则是从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与自信,进而为旅游地文化自强寻求合理的发展路径的过程。因此,旅游地文化空间首先是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空间,它的形成既依赖于当代人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更在于空间的时间和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③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形态包括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其中,文化场是文化空间活态性的具体体现,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场景,反映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揭示了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它是旅游地文化空间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因此,那些脱离文化场而缺乏活态性与真实性、为迎合旅游者的“人造景观”注定不会成功。当然,限于篇幅,对于旅游地文化场而言,因为它试图揭示人与景观的关系,是文化景观成因的解释,因而还有待做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星明,曾菊新,LIU Juanita C.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J]. 人文地理,2014,29(1):129 - 133.
[2] 于光远,马惠娣。 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J]. 清华大学学报,2002,17(5):13 - 17.
[3] 魏小安。 研究新的旅游发展观[N]. 中国旅游报,2004 - 06 -14(3)。
[4] UNESCO. Culture,Tourism,Development:Crucial Issues for the21st Century[R]. Paris:Proceedings of a Round Table,1996:6- 8.
[5] 龚胜生,何小芊。 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3):450 - 454.
[6] 李蕾蕾。 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 地理研究,2004,23(1):125 - 134.
[7] 侯斌英。 绘制文化空间的新地图--读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J]. 中国图书评论,2007(2):114 - 115.
[8] Lefebvre H,Translated by D. Nicholson Smith. The Productionof Space[M]. Oxford:Blackwe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1991.
[9] [法]亨利·列斐伏尔。 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C]//包亚民。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1 -57.
[10] 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 经济地理,2011,31(3):409 - 413.
[11] 乌丙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05(1):102 - 106.
[12] 陈虹。 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 文物世界,2006(1):44- 46.
[13] 张晓萍,李鑫。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J]. 学术探索,2010(6):105 - 109.
[14] 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民俗研究,2007(2):265 - 271.
[15] 刘朝辉。 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24 - 29.
[16]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 - 88.
[17] 苗伟。 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J]. 思想战线,2010,36(1):101 - 106.
[18] Fiske John. Heading the Popular[M]. London:Routledge,1995:43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