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东北二人转中蕴含的满族民俗文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24 共4399字
论文摘要

  东北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明代末期,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诞生,从而揭开了东北地域文化崭新的一页.满族与东北的汉民族,在近代以来,一直相邻而居,从物资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到生活习俗,彼此之间相互吸收与相互融合.今天,虽然汉文化在东北地域文化中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满族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仍然是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满族的民风民俗,在东北民间的主要艺术形式---二人转中有充分体现.

  一、满族的饮食民俗

  ( 一) 在饮食方面

  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饽饽"一词在二人转戏词中频繁出现.

  如:一箱子饽饽全给吃净.( 《董家庙》)"饽饽": 满语称为"额分"( efen[1]38) ,是一种满族人喜用的方便食品,用黏米做成,既便于携带,又耐饿.满族饽饽有很多种,春天有豆面饽饽( 用黄米面加豆面蒸制而成,其色金黄,满语名 turga efen[1]123) ,夏天有苏叶饽饽( 用紫苏叶包裹蒸制,有苏子的特殊香味) ,秋冬则有粘糕饽饽( 满语名"佛恩痕额分") .此外,还有一种子孙饽饽,是洞房花烛之时新婚夫妇食用的小点心,蕴含子孙满堂的美好祝福,如: "小姑们耍笑扬长去,又来了罗章我那小哥哥.他左手拿着一壶酒,右手拿着俩饽饽.迈步就把洞房进,叫我吃来叫我喝."( 《洪月娥做梦》)

  ( 二) 在物产方面

  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发现了保健食疗的佳品---哈什蚂油,如:有人捉到了哈什蚂,有人捉到了肥野鸡.( 《丁兰刻像》)哈什蚂: 这是一个满语音译词,又写作"哈什玛"、"哈什蟆",这是产于满族聚集的东北各省主要是吉林省的一种蛙类,雌性的体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什玛油",清代以其作为贡品,可见,在过去,这是一种贵族主要是皇家才能享用的一种食品和营养品,而在现代,它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二、满族的服饰民俗

  在服饰方面,满族服饰( 旗装) 是对我国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显着的少数民族服饰之一,旗袍、坎肩、马褂等至今仍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人们喜爱的服饰.在二人转中,对旗装的描写十分详细.包括:

  ( 一) 发式

  姐俩去上庙,一对搭拉梳.( 《回杯记》)搭拉梳: 又叫"大拉翅"、"达拉翅",是满族贵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复杂的发式.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留"燕尾".[2]57这种发式清末流行于北京,后传入东北,在东北一些地区又称为"京头".这种发式显得女子身材修长,稳重端庄、雍容华贵.

  ( 二) 冠履

  她问我这么大的袜子何人能用,我就说懒得裹脚又放旗装.( 《大西厢》)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因此,满人又称"旗人".满族的服饰着装又称为"旗装",广义的旗装包括了满族衣着服饰的各个方面,从头到脚.满族妇女皆天足,不裹脚,这使她们可以像男子一样从事骑射打猎等生产活动而不感到拘束.

  一只乌拉脚踩得我火出燎.( 《看秧歌》)乌拉: 又写作""( 满语名 foji[1]613) ,《中华全国风俗志》载: "土人着履曰乌拉,制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淖中,不损不湿,且耐冻耐久,市有专肆,力食者,入冬皆倚赖之,价亦不昂."[3]368这种鞋,多用牛、鹿等兽皮缝制而成,前尖后圆、方口,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制作简单,物美价廉,轻便耐用,既防寒,又防滑,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后成为东北地区贫苦的劳动人民冬天主要穿着的鞋.

  翠绿的旗袍金边镶,三寸金莲马蹄底.( 《百合仙子》)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是满族先民文化中"削木为履"现象在近代满族服饰习俗中的遗留.满族女鞋多为高底,鞋底的形状最为常见的是"马蹄底",即鞋底前平后圆,踏地时印痕若马蹄.[2]46穿上这种鞋子,再配上旗袍,使满族妇女更显得身材修长,体态婀娜、身姿优美.

  缎子帽头八块瓦,脑瓜顶钉的是丝线疙瘩.( 《浔阳楼》)帽身用八块缎子缝合而成的帽子,俗称"八块瓦".帽顶多缀以用丝线编成的"结子",俗称"算盘结".这种帽子属于满族男子便帽的一种,但是这种"八块瓦"帽较之"四块瓦"、"六块瓦"不太多见.

  掌柜的端然里边坐,头戴凉帽身穿纱衫.( 《浔阳楼》)由于东北地区四季气候分明,春夏炎热,秋冬严寒,因此,满族男子的冠服也随季节有所变化.单就满族男子所戴的礼帽而言,就因为季节而分为暖帽和凉帽两种.其中,凉帽( 满语名 boro[1]343) 是春夏季节戴的礼帽,多以草、藤或竹子编成,外面裹以浅色纱罗,里衬红色纱绸.

  那天来那个小伙,头戴马莲坡草帽,身穿串绸大衫,手拿沙金扇,他是何人? ( 《沙金扇》)草帽( 满语名 sekiyeku[1]51) 是满族民间服饰中比较有民族特色的.草帽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藤丝、竹丝、麦秸等.其中,马艹廉草( 满语称"得勒苏") 是制作草帽最常用的材料.马艹廉草叶长、有韧性,中空,最适宜编制草帽,被满族人视为吉祥之物.因此,用马艹廉草编制的"马莲坡草帽"制作精良,装饰华贵,多为贵族佩戴.

  ( 三) 衣着

  小妹妹的兜兜本是银锁链,情郎哥的兜兜八宝镀金钩.( 《江南送情郎》)兜兜: 又叫"兜肚",是一种内衣.《奉天通志》载满族男女喜贴身穿兜兜,"裁布为长圆形,齐其上端,以带缀腹际,男女多御之."[3]368兜兜多以银链、金钩为装饰,兜兜上的金钩和银链,包含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如: "你穿的兜兜为娘绣,绣兜兜用工夫整半年.绣上金钩银锁链,后来我儿坐江山.绣不上金钩银锁链,我儿后来做状元."( 《白蛇诉功》)反穿着马褂露胸膛.( 《董家庙》)马褂,顾名思义,是由于经常在马上穿着而得名.

  马褂本是女真族的传统服装,《金史 舆服志》: "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3]367"盘领衣",后世逐渐演变为马褂( 满语名 olbo[1]365) .马褂身长较普通外衣短,仅到脐部,袖长仅及肘部,四面开衩,更便于骑马时穿着.满族是一个长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马褂就是为了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而产生的服饰习俗.清代以后,这种形制简便、穿着舒适的服饰逐渐流行起来,不论是崇尚武功的八旗子弟,还是一般的汉族读书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喜欢穿着马褂.

  翠绿的旗袍金边镶,三寸金莲马蹄底.( 《百合仙子》)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因此,满人又称"旗人",旗人穿的袍服,被称为"旗袍",满语叫做 camci[1]435.17 世纪初叶,满族的先祖在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和长年不断的频繁征战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装束---旗袍.

  旗袍最初的形制为直筒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大襟,左衽,两腋收紧,上身紧窄适体,下部开衩,下摆宽大,既便于骑射,又能够保暖御寒.清代后期,穿着旗袍的风尚亦在汉族贵妇中流行开来.此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面料愈加考究,装饰花纹愈加精美,最终演变成为独具东方特色的女性服装,至今流传不衰,并享有"国服"的美誉.

  一更里绣云肩,绣在正东.( 《绣云肩》)小妹妹的衣裳本是花挽袖,情郎哥的衣裳马蹄袖儿长.( 《江南送情郎》)男女旗装的袖子式样不同,各有特点.女式旗袍流行"大挽袖",这种袖子袖筒比较宽松,可达一尺多宽,袖长过手半尺左右,里绣各种花卉,精巧别致,色与袖面截然不同,穿着时将袖挽起,以露出里面的精美刺绣,因其绣花色彩鲜艳、图案纤细,故又称"花挽袖".男式袍褂多带有"箭袖",满语叫做"哇哈"[2]18,就是在本来比较狭窄的袖口前边,再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它形似马蹄,故又称为"马蹄袖".马蹄袖是适应东北地区冬季严寒的气候而产生的服饰习俗,满族人将马蹄袖覆盖在手背上,无论是催马驰骋,还是弯弓搭箭,都可以保护手背不致冻伤.入关以后,马蹄袖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仍然保留在贵族的礼服中.平时将袖头挽起,一旦遇到行礼之时,便迅速将袖口弹下,行半礼或全礼,满语称为"放哇哈",成为一种礼节.

  三、满族的婚姻民俗

  一个民族的婚礼,总是同这个民族的历史紧密联系着的,并且多方面的反映着这个民族的习俗,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这个民族的特性.满族的婚礼,虽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民族婚礼的影响,但是仍然鲜明地表现了满族的民族特色.

  ( 一) 憋性之俗

  门前放了三声炮,婆母娘走上前她急忙把门关.她关大门为何事? 她说是新过门的媳妇,憋憋性省得脾气蛮.三吹三打大门开放,轿车停到院子里边.( 《蓝桥》)"憋性",又叫"别性"、"扳性",指新娘乘坐花轿到夫家后,夫家将大门关闭,花轿在大门外停留片刻,这样做是因为满族女子多个性骄纵,因此要磨磨新娘的个性,使其在婚后能够温柔顺从.《呼兰府志》载: "( 满洲婚礼) 彩舆至门,迟久而纳之,谓之扳性( 齐齐哈尔城谓之憋性) ,扳性者,谓屈抑其性,使就柔和也."[3]318

    ( 二) 掀盖头之俗

  大红的"喜喜"字儿贴门上,抄起马鞭套全羊.( 《百合仙子》)此句唱词后的一段说口,展现了满族婚俗中独具民族特色的一项,即"以我们满族的风俗,结婚时要用马鞭子掀盖头,就像骑马套全羊."盖头是新娘梳妆完毕后在上轿前罩在头上的,在入洞房之前一直戴着,直到拜完天地入洞房后才能揭去.因此,掀盖头就成了中国传统婚礼中最富情趣的一个环节.汉族婚礼,新娘的盖头一般是由新郎用秤杆挑去的,而满族新娘的盖头则是由新郎用马鞭挑去,体现了满族人民好骑射的民族特点.

  ( 三) 跨马鞍之俗

  ( 男) 我在马上虚射三箭,( 女) 我跨过马鞍进了房.

  ( 《百合仙子》)满族新娘进门时有一种射箭风俗,花轿来到男家门前后,新郎向挂着帘子的轿门虚射三箭.这是满族特有的一项婚俗仪式,后入旗籍的汉族人婚嫁中也添加了这一充满地域色彩的习俗,清徐珂《清稗类钞 满洲婚嫁》

  载: "( 八旗) 新妇舆至门,新郎抽矢三射,云以去煞神."[4]

  跨马鞍是指新人拜完天地后,进入新房时,在门槛上覆马鞍一具,新娘跨过马鞍,始能进入新房."覆鞍子者,取与安子同音."( 《瑷珲县志》)[3]325跨马鞍习俗不是满族人的发明,在我国各地皆有存在,这一习俗在唐代初年即已出现,是从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传入的一种风俗.因其符合了满族人性好骑射的特点,故此在满族婚礼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四) 行嫁月

  过年是我兴嫁月.( 《捡棉花》)兴嫁月,又称行嫁月,满语名( tusu biya[1]650) ,指待嫁女到了所谓吉利、兴旺的结婚时间.

  满族的婚俗,体现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敬奉天神、怀恋骑射、缅怀祖先的性格特征.

  四、满族的称谓民俗

  满族的称谓,能够体现其民族特点,很多满语称谓词被汉语吸收,如:

  这是谁家的格格长的强? ( 《百合仙子》)格格,满语称谓词,最初用以称呼皇帝或亲王、郡王之女,后凡满洲贵族青年女子皆可称"格格",再后来成为对同辈年长女子的尊称.

  有什么能让阿哥帮一帮? ( 《百合仙子》)"阿哥"( 满语 ābe) ,满族人用以称兄长、哥哥,《柳边纪略》: "呼年长者阿哥."[3]372后来成为对同辈而年长于己者的通称.

  东北地区既是二人转兴起与广泛流行的地区,也是满族人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因此,在传统的二人转剧目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的内容,特别是满族独特的喜好: 粘凉的饮食民俗、对近现代服饰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服饰民俗、体现骑射民族豪爽泼辣的民族性格婚姻民俗,以及称谓习俗.这些民俗事象既有与汉族民俗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点,体现了两个民族民俗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可以说,东北二人转所反映的满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刘厚生,李乐营. 汉满词典[K].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

  [2]徐海燕. 满族服饰[M]. 沈阳: 沈阳出版社,2004.

  [3]陈见微. 东北民俗新编[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4]吴存浩. 中国民俗通志: 婚嫁志[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2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