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冀州的“十大”特色习俗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2757字
论文摘要

  河北省冀州市是一个建市刚刚 21 年的县级市,但历史悠久,公元前 201 年建县,距今已经 2 210 多年。冀州历史上有一大特点,就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在外地经商者颇多,且业绩颇丰。民国十二年(1923 年)出版的《冀县(今冀州市)新乡土志》中载:“几于全国二十二个省,无一处无冀人行踪。”1947 年,全县 264 323人中,有 40 289 人在外经商、谋生,约占人口总数的 1/6 左右。当时,户均 1 人以上在外经商的村庄,在冀州比比皆是。且在外经商较有名望者也不在少数。今官道李镇羡家庄村羡希三家,民国时在南宫有商号 13 家。

  今北漳淮乡北内漳村巩家在京、津、蒙古、南宫有商号 30 多个。今北漳淮乡南小寨村在外经商当经理的有20-30 人。今徐家庄乡淄村人的商号,在北京 14 个、天津 6 个、江苏 16 个、保定 7 个、河南 5 个、山东 5个、张家口 4 个。有名望的还有,西南王村崔家、燕庄村李家、黄村王家,等等。冀州人在外经商的有许多佼佼者。天津当时有布匹行、五金行、文具行的“冀州帮”。今官道李镇傅家庄村人傅秀山是“金鸡”牌鞋油的创始人。今北漳淮乡南漳淮村人史东初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肥皂厂和第一个独资搪瓷厂,还是“大前门”牌香烟商标的设计者。北京琉璃厂当时 237 家书铺中,冀州、南宫人开的 111 家。冀州人创办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曹记驴肉”、“冀州焖饼”等,至今仍名声遐迩,还被记入北京、天津的史志之中。

  因为冀州在外经商的人多,故大都市的一些习俗,逐渐流入冀州乡村;大都市的一些东西,逐渐渗入冀州的乡野百姓中,改变了冀州乡野百姓的思维、行为和为人处世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冀州农村的社会生活,悄悄改变了冀州农村的风俗习惯。历经百年,逐渐形成了冀州的“十大”特色习俗。这“十大”特色习俗,有许多东西,从清朝一直延续到今天。

  一、重教

  经商者,起码必须能识字、会算数。因为冀州经商的多,他们为了后代传承,所以,冀州人普遍十分重视教育。

  “民间幼童,年 l5 岁以下者送社学读书”“子女皆送之师,读书修业,不限贫富”。明、清时,冀州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办学风气甚浓,州学、社学、义学“三学”鼎立,“每堡立社学一所”。民国时,县城就设立有高、初两级女子小学校、中学、师范学校。据现健在的老人回忆,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今南午村镇田村就有 20 多名大学、中等院校、师范毕业生。

  二、善言

  经商者,与人打交道,必须善于言谈。受在外经商者影响,冀州的普通乡野百姓,俗称“大老粗”们,也就不同于其他地方,他们比较善言,而且,语言也比较文明、“时髦”。如:问、答对方姓名,问:“贵姓?”答:“免贵,姓 x(张、李)。”问对方年龄:“贵庚?”“高寿?”向对方打听事或求对方办事前说:“对不起,打扰了。”“添麻烦了。”后说:“谢谢!”俩人见面后分手时说:“再见!”“后会有期。”等。

  三、懂礼

  经商者讲究礼貌待人。受在外经商者影响,冀州农村的“大老粗”们,也比较讲礼貌,长幼有序,上下有别,谨慎恭让。如:吃饭时,先给上辈人盛饭;盛好饭,上辈人不动筷子(吃饭),下辈人不动。多人在一起时,一定让上辈人、年龄大的人坐“上座”。住房(卧室),上辈人住“上房”,即北屋的东里间,下辈人住“下房”“偏房”,即北屋的西里间、西屋、东屋、南屋。多人一起走路、进门时,“长者先,幼者后”,一定让上辈人、年龄大的人在前。说话、打招呼时,下辈人、年龄小的人,对于上辈人、年龄大的人,“称尊长,勿呼名”,等等。

  四、讲睦

  经商者讲“和为贵”。冀州的在外经商者把这一好的品德带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冀州乡间,“崇亲睦。

  贼盗相防,疾病相问,庆吊相来,岁时相馈,词讼相保诉”。《冀县新乡土志》中载:冀民“闾阎之家,礼让是崇”。人们以和为贵,相亲相睦,相敬相让,相助相帮。新中国建国前,乡村没有专业的建筑队,人们修房盖屋,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忙,不要工钱,最多上樑的那天主家管一顿饭。夏、秋“打场”(麦、谷等作物脱粒)是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都是邻里互助。遇有红白大事,一般是同姓同族来帮办,但同姓同族户小人少,一样也能办好,由异姓邻里帮办。冀州人还特别“重宾客。客至,必备物,款留。惧以简亵见鄙”。

  五、听话

  冀州的在外经商者,无论买卖、业务规模多么大,当的“老板”多么气派,无一是一开始就是“老板”,无一不是从学徒开始,无一不是听命于人若干年。因此,造就“听话”的秉性,即服从性强,少叛逆性。因经商者多的影响,形成冀州乡民的“听话”、 具服从性。新中国建国前后在冀县(今冀州市)工作的老领导们,在回顾当初的印象时,大都谈道:“冀县人老实,好管理。”因此,冀县从建国前至今,经常成为省、地区(今市)的“示范县(市)”“实验县(市)”“模范县(市)”“先进县(市)”。但,可悲的是,抗日时期,因少数冀州人汉奸掌权、投敌叛国,冀县还一度成为日本鬼子的“模范县”。

  六、嗜茶

  因冀州经商者大部分在北京、天津、保定,有饮茶的习惯,所以,影响的冀州农民也都嗜茶。即便是建国前或建国初,生活水平不高时,农民们从地里干活回来后,大都要喝上一壶酽酽的茶水。当然,茶叶是低档的。对于客人、来吃“派饭”的国家工作人员、来串门的乡邻等,定要茶水相待。据“老商业”讲,20 世纪50-70 年代,冀县的茶叶销售量,占到衡水地区(今衡水市)11 个县的 1/3 以上。

  七、求新

  冀州在外的人多,使冀州人接触的新鲜事物就比较早、比较快、比较多。这就使得冀州人逐渐养成敏捷的思维,养成求新的习惯。20 世纪初,今小寨乡南良村人就盖起一座欧式楼房,且是外墙水刷石、门窗安玻璃、楼房前后有花园。据《县志》载,冀县人使用煤炭、“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布”(机器织的布)等,均比周边地方时间早。今徐家庄乡徐家庄村,早在 1932 年,就从南京农科院请来专家,指导种植优种棉花。1933 年,今南午村镇田村人陈云生家大门口外安了个喇叭,接上线,让人们听戏。1935 年,田村就办过女学,有女学生 10 来名。建国后,冀县多次争得“全国第一”“全国最大”“全国一流”,就是冀州人求新的最好例证。

  八、喜乐

  乡下人与城里人一样,除物质享受外,还要精神享受。当时,许多在外经商的冀州人,经常将城市的剧团、曲艺队引到故乡;许多在外经商的、爱好文艺的冀州人,因种种原因返家,在家乡组织剧团、曲艺队。所以,冀州乡村人喜爱娱乐的比较多。“合作化”“四清”“文革”时,冀县 400 多个村庄中,有俱乐部、剧团、文艺宣传队 100 多个。当时,水平较高、在全县名列前茅的,如今徐家庄乡徐家庄村、冯家庄村的文艺演出团队,都是因为有城市回乡的“高人”指导。

  九、摆谱

  商人爱面子,讲“派儿”,好摆谱。这也影响了冀州的乡村人。据 1993 年版《冀县志》载:冀州人“嫁娶送奢靡”。“兢奢侈。为婚礼、服器、女红之买,至有破产者,酒席多丰。丧葬多做纸揭、彩幢等物,备至精巧,劳数日而火于一时。以此相竞浪费,暴殄莫此为甚”。

  十、出轨

  冀州的在外经商人员,大多数为青年学徒工,一般学满 3 年后,1 年才回一次家。青年学徒工的妻子,有的耐不住寂寞,就要“出轨”,俗称“靠人儿”。据老人们讲,清朝、民国时,哪个村在外人员多,那个村青年妇女“出轨”的就较多。冀州的“十大”特色习俗,主流是积极的东西,但也存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在今天及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予以扬弃:发扬积极的,摒弃消极的,借古鉴今,承先启后,开创更好的未来,培育文明、健康、高雅、节俭的习俗。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