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随着大豆产业和经济的繁荣,大豆的多重文化价值也逐步显现。在文学作品范畴,大豆同田园、故乡等意象联结,展现出醉心山水的浪漫主义情怀、甘于清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奉养双亲的孝道文化传统。在俗语成语范畴,大豆及其制品的外形特征和内涵特质被充分挖掘,出现在生活用语的多个方面。在文化风俗范畴,围绕大豆及其制品有一系列的节日和习俗,建立了一批博物馆、文化村,逐渐形成不同国家的大豆文化。
关键词 : 大豆;文化形象;文化价值;
Abstract: With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ybean industry and related economy,the multicultural values of soybeans are increasingly noticed.In literary works,soybean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mages of the countryside and hometown,showing the romantic feelings of enjoying being close to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optimistic spirit of being willing to be poor,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supporting parents with filial piety.In idioms,the appearance and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s and related products have been fully explored,appearing in many aspects of daily expressions.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custom,a series of festivals and customs have been developed out of soybeans and related products,a number of museums and cultural count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and different soybean cultures have appear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Keyword: soybean; cultural image; cultural value;
大豆是原产于中国的重要农作物,数千年前华夏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对野生大豆的驯化。此后,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作物到栽培作物、主食到副食、区域种植到广泛种植的历史变迁[1],在当今社会,大豆已经跻身全球重要作物之列,形成了门类繁多、牵涉广泛的大豆产业链。在大豆产业不断繁荣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豆文化也逐步形成,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1 、文学作品中的大豆形象
大豆在古代的常用名称是“豆”或“菽”,其中豆字被用来指代大豆,但并不专用于大豆,有时指包括绿豆、豌豆、蚕豆等在内的豆科植物,古时还指盘形青铜器皿。大豆古时称“菽”,在古代菽与黍、稷、麦、稻并称为五谷。因此,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既有使用豆也有使用菽来称呼大豆。
大豆的食用方式多样,煮煎炒烹炸皆宜,还可制成豆芽、豆粥、豆酱、豆腐、豆浆等品种繁多的豆制品,因此大豆已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自然出现在了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之中,被文人墨客们吟咏歌颂。文人墨客们的作品中,大豆也表现出多元的文化意象。如曹植在《七步诗》中,用煮豆燃萁的情境来寓意兄弟亲情;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种豆南山的场景来寄托田园之乐;苏轼在《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中,用煮豆作乳的工艺来称赞民众之巧……纵览历代文学作品,大豆的文学形象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大豆展现了醉心于山水田园的浪漫主义情怀。大豆的浪漫主义情怀缘起于《诗经》之中。《诗经》成书的年代在春秋中期,那时的大豆种植情况还处于半野生半栽培阶段,采菽的地点多是在山野之中,人们在山野中劳作,面对碧水青山,心旷神怡,不禁放声高歌。这些歌声有的是歌颂祖先,如《诗经·大雅·生民》中有:“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2]525感谢祖先后稷发明了种植大豆的方法,泽被后世。有的是歌唱国家繁荣,如《诗经·小雅·采菽》中的:“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2]460这是在采菽时兴奋地讨论国家昌盛诸侯来朝的盛况。有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歌,如《诗经·小雅·小明》中有:“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2]421这是临近年末,想起家乡的亲人们都在收获豆子,而自己却独处异乡。总之,在《诗经》中大豆寄托的是浪漫的精神情怀。
这种浪漫情怀也被后世的文学作品继承下来并且不断深化。如元代诗人缪鉴在《春题》中所写:“来时杨柳阴连阳,归路菽花雪满州。”想象一下道路两旁都是盛开的大豆花,如同白雪一样覆盖田野的美丽景象,实在是令人神往。大豆的浪漫意境,不仅表现在菽田的景色浪漫、菽花的颜色浪漫,甚至是豆制品的制作过程也充满美感。明代初年的诗人孙作,在《菽乳》一诗中将这种浪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回顾了豆腐的发明过程,盛赞了豆腐的美味,更是将豆腐的制作浪漫化,用流膏、雪花、白玉等美好事物来形容豆腐,是形神兼备的绝妙好辞。颇为有趣的是,诗人在诗名“菽乳”旁还专门批注,嫌豆腐的名称不雅观,改名为菽乳。可见在古人的语言中,称呼大豆所用的“菽”字,是浪漫而美好的字眼。
其次,大豆表现君子清贫而乐,啜菽自足的乐观主义精神。除了浪漫色彩之外,大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另一层精神寓意就是代表着文人甘于贫贱,不移本心的高洁操守和乐观态度。大豆的这一层精神内涵体现于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作品中,在《天论》中有:“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3]将楚王声势浩大的奢靡出行队伍和君子食大豆饮清水的贫贱生活对比。虽然荀子在此并无褒贬,但是后世士人自有取舍,在文人心中,君子啜菽饮水,是安贫乐道的表现,并不需要对贫困的生活有什么抱怨。
大豆,体现出文人们乐观和操守。唐末的着名学者徐寅在《自咏十韵》中的“粗支菽粟防饥歉,薄有杯盘备送迎”就是表达这种安贫乐道的情操。徐寅屡试不中,在梁开平元年终于高中状元,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二个状元。但是梁太祖朱温不喜欢徐在文章中的一句话,让徐寅改写。徐寅直接回答道:“臣宁无官,赋不可改。”因此被削籍不得为官。士大夫宁折不屈,能够不违本心即使是食豆饮水的清贫生活也是充满着乐趣。徐寅诗中展现的是坚守本心的操守,而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中,则表现的是看破功名的洒脱,他在《侧溪解缆》中写到:“莫笑一蔬兼半菽,饱餐万岳与千岩。”全诗潇洒豪迈,不苦恼于生活贫困,乐观地享受生活感悟自然,此种气魄不愧一代文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豆所蕴含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八百年后被发挥到了极致。1959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写下了《七律·到韶山》的动人诗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4]在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大豆的精神内涵是属于文人的,文人啜菽饮水是高贵操守,而劳动人民吃大豆是因为吃不起更好的食物。但毛主席在诗作中突破了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指出辛苦种豆的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遍地的英雄用勤劳双手创造了大豆千重浪的盛世,他们才是真正配得上稻菽丰收喜悦的人。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正是大豆蕴含的乐观精神的深刻内涵。
再次,大豆被赋予了奉养双亲孝顺父母的中华孝道文化精神。大豆的文化意象同孝道联系在一起可见于《礼记·檀弓下》,当中记载:“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5]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对孝道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因为贫穷而无法给父母富足的物质生活,甚至只能让父母食豆饮水,但是能做到让父母开心愉快就可以说是孝顺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对于孝的此番解读立刻成为后世尽孝的规范。菽和水也成为表现孝道的固定搭配在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比如苏轼在《留别叔通元弼坦夫》中夸赞朋友时,就写道:“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宦游甑生尘,菽水媚翁媪。”用菽水的文化寓意来表现同乡友人石坦夫孝顺父母。同为宋代诗人的陆游,更是多次使用了菽水的表述,如在《湖堤暮归》中写道:“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意思是民俗淳朴重视孝道,每家每户都用大豆和清水来赡养老人。又在《寓叹》中有:“故国鸡豚社,贫家菽水欢。至今清夜梦,犹觉畏涛澜。”用以形容普通人家虽然贫寒但是子女孝顺的境况。还在《子遹入城三宿而归独坐凄然示以此篇》中也有:“得禄宁甚远,惧违菽水欢。”充分地展现了陆游之子在为国尽忠和为父尽孝之间的纠结。菽水承欢的典故,直到现代还出现在诗词之中,现代着名爱国主义文学家郁达夫在诗作《再游高庄偶感续成》中就有:“只愁母老群儿幼,菽水蒲编供不周。”菽水指代奉养母亲,蒲编指代养育儿女,十五年后再游高庄,诗人已由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为家庭而奔波劳碌的沧桑中年。
菽水承欢的用法不仅出现在诗词之中,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如明代戏曲家高明在其作品《琵琶记·高堂称寿》中有:“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又如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其名着《儒林外史》中有:“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这充分说明大豆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广泛用来表现孝道精神了。
2、 歇后语成语中的大豆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语言使用中,也创造了大量与大豆相关的成语、俗语,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成语、俗语更加鲜活生动,与大众文化的关联也更加密切,值得深入研究。大豆相关的成语、俗语难以尽数,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构词模式,就是针对大豆的一种或几种特质而创造词汇,因此也可以遵循大豆的特质来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
事物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其外形特征,很多大豆的成语、俗语也都是根据大豆的外形特征而创造出来的。相比于南瓜、茄子、冬瓜等常见蔬果,大豆虽然名中有“大”字,但只是小小一粒,一些成语就抓住了“小”的特点。如成语“胆小如豆”是形容人没有胆色,胆子小得像豆子一样。又如成语“箪豆见色”是形容人计较小利。成语“目光如豆”形容人的目光短浅,和豆子一样小,缺乏远见。成语“两豆塞耳”常常同一叶障目连用,都是形容被小小的局部现象迷惑而无法认清全局。另外,大豆在泡水之后会胀开,据此特点而创的歇后语“泡水的大豆———自我膨胀”,生动而形象。大豆从豆荚里裂出来的样子也被人用来形容国土分裂,创出了“豆分瓜剖”的成语。大豆的外形和小麦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一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却连大豆和小麦都区分不出来,成语“不辨菽麦”就用来形容人愚笨和不事劳动。
除了大豆的外形特征之外,还有很多和豆制品外形特征相关的成语、俗语。比如豆芽的外形特征是弯曲,由此产生了“豆芽拌粉条———里勾外连”的歇后语,用豆芽和粉条的形态来形容内外勾结。还有歇后语“豆芽炒虾米———两不值(直)”,利用谐音形象地形容了两头受气的状态。又如歇后语“豆豉悯豆腐———黑白分明”,巧妙地利用了豆豉的黑色和豆腐的白色来构词。“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也是抓住了豆腐的颜色特点。
外形特征只是成语、俗语关注到的大豆特征的一部分,除外形特征之外,大豆的一些内涵特征也被成语、俗语所反映。比如“冷灰爆豆”一词,在冷灰之中炒豆子当然炒不熟,因此用来形容不尊重客观规律做了无用功。还有歇后语“八月十五种豆子———晚了三秋”,大豆本应在春夏播种,等到秋天才种豆当然为时已晚。种大豆的适宜时间在俗语中也有反映,“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概括了种植大豆的时间要点。关于种豆的俗语,最经典的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将付出与收获、行为和结果的关系清晰道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短短八个字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大豆制品的内涵特质也反映在了成语、俗语之中。比如豆腐最重要的内涵特征就是软,而与软的特征相关的就有“豆腐做门墩———难负重任”,“豆腐做匕首———软刀子”,“刀子嘴,豆腐心”,“豆腐打根基———底子软”等各种俗语。还有经常被人使用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
这些成语和俗语取材于现实生活,集中反映了大豆、豆制品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特质,既是大豆贴近民生、立足生活的结果,又是大豆特点多样、可塑性强的表现,丰富了大豆文化的内涵也扩展了大豆文化的外延,值得人们继承发扬。
3、 大豆的文化风俗
无论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化修辞,还是成语俗语的通俗化表达,都从语言文字方面展现了人们对大豆的喜爱。而热情勤劳的劳动人民,还有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围绕大豆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风俗。风俗,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6]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都会有不同的风俗,考察这些风俗习惯对于研究民生民情、体察施政得失、传承文化精髓都有着重要作用。大豆的文化风俗,也是各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形成的文化习惯,既是民生民情的指南针,反映了大众的文化诉求,也是大豆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节日是风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喜爱、思念、缅怀等情绪情感在时间维度的强烈集中表达,当人们为某件事物举办节日时,说明对这件事物有着强烈深厚的感情。相应的,以大豆为主题节日的出现,也表现出了人们对大豆的热爱。以大豆节为名的节日在各地都有,这也从侧面证明大豆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大豆节中是较有代表性的是“北大荒大豆节”,该节庆活动自2010年在大豆的重要产地黑龙江省首次举办,到2019年已举办六届,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节日。“北大荒大豆节”的举办宗旨是为了弘扬大豆文化、振兴大豆产业、建设绿色豆城,历届大豆节的主题也都是围绕这一宗旨。如第一届的主题是“天气民族产业脊梁,打造绿色大豆之都”,第二届的主题是“绿色北大荒,金色大豆节”,第五届的主题是“传承大豆文化,畅享豆都美食”。可以发现,通过多年的摸索,人们已经认识到大豆经济、大豆文化、大豆生态是和谐共生的系统,需要的是文化、经济、城市多元协同发展。
同样,在大豆的重要产地黑龙江省海伦市也举办了大豆节。与“北大荒大豆节”的主题稍有不同,该地以庆祝“农民丰收节”为主题,期间举办了征选“十大种豆能手”“十佳豆腐工匠”“十佳豆宴名菜”等丰富活动。评选不但有着严格规范的标准,还聘请了专家来指导监督评选流程。最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还是“十佳豆宴名菜”的活动,种类繁多、花样百出、色香味俱全的大豆菜品让人大开眼界同时还大饱口福。
除了大豆节之外,豆腐等大豆食品也有着自己的节日。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居民们每年正月十三都会过盛大的豆腐节。有趣的是,豆腐节的豆腐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相互投掷、打“豆腐仗”的。据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风俗是因为四百年前正月十三那天,有一位村民在祠堂吃斋时不小心把豆腐弄到另一位村民的衣服上,从而引发了互扔豆腐的争端。结果到了第二年,被扔了豆腐的村民家里喜添新丁,大家都认为豆腐给他带来了好运,自此,每年正月十三都会在祠堂打豆腐仗,希望村里能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这一风俗传承四百多年,成为当地的着名节日。此外,在豆腐的故乡淮南市,还有影响力更大的“中国豆腐文化节”,据说淮南王刘安当年在此偶然间发明了豆腐,后又流传千古,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淮南的“中国豆腐文化节”定于淮南王刘安的诞辰日,每年9月15日举行,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文化厅承办,旨在弘扬豆腐文化等为一体的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活动。[7]从1990年至今共举办了二十届,成为食品节日的一大盛事。后因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豆腐文化节改成了豆制品展销会的形式,在新的时代用新的形式继续发扬豆腐文化、大豆文化。
除了围绕大豆的节日之外,还有各种习俗展现了人们对大豆的喜爱。大豆作为一种食物,人们最直接的风俗表达就是做成具有特色的大豆食品。历史最为悠久的大豆特色食品应当是豆粥。南北朝时期记载古代楚地节令风物的笔记《荆楚岁时记》,描述了从元旦到除夕24个节令的各种风俗,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重要的风俗参考资料。根据《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条目的记载:“正月十五曰,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8]每年正月十五要制作豆粥,还要用油覆盖在粥上,用来祭祀神灵。既然是祭祀之物,当然是当时人心目中的珍馐美味,不然会冲撞了神灵。到了南宋,都城南迁到了杭州,也吸收了当地的一些风俗,其中的一个重要风俗就是在春节期间吃豆粥。如范成大在《爆竹行》中写道:“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该诗是反应春节期间燃放爆竹的风俗,同时食残豆粥扫罢尘的句子,说明在春节期间的重要节令食物就是豆粥,人们在吃完美味的豆粥、打扫完家中的尘土之后,燃放爆竹欢庆新春的到来。除豆粥外,豆酱、豆豉、豆腐等各类大豆制品也深受人们喜爱。豆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率先发明的,在人们日常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自古以来不同地区也都有着特色的酱文化。豆豉是整粒的大豆,经过筛选、清洗、浸泡、蒸煮、冷却、制曲、洗曲、拌曲、发酵等工序制作而成,味道鲜美又营养丰富,可作调味品,也可入药。豆豉古时还被称为幽菽,意味幽闭豆菽,形象地反映了将大豆封闭在罐子中的样子。豆腐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中国大豆制品的代名词和重要文化符号,关于豆腐的民俗也多种多样。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句俗语“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讲的就是在这一天,百姓们有泡黄豆、磨豆子、做豆腐的习俗。读音上“豆腐”又与“头富”“都福”相近,也体现了人们在新的一年祈求幸福富贵的美好心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在家做豆腐了,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些豆腐菜肴,“青菜豆腐保平安”就体现了人们对豆腐所寄予的朴实愿景。到了现代,大豆的特色食物品种繁多,而是发展出了琳琅满目的菜品小吃,如陕西特色小吃“钱钱饭”、湖北特色美食“合渣”等,种类之多、品类之盛足以组成豆菜宴、豆腐宴等以豆为主题的宴席。在歌谣《中国娃》中都有“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的歌词,可见大豆食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
在大豆风俗浓郁、大豆文化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也适时地建起了大豆博物馆、大豆文化村、大豆文化城等。如在我国大豆重要产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就建立了寒地大豆博物馆,该馆分为大豆历史、大豆文化、沃野豆乡、上膳智慧等展区,全方位地向游人展示了大豆的历史文化和未来价值。黑河的嫩江县以及与黑河相邻近的海伦市,也围绕大豆文化建立起了大豆城。又如作为传说中豆腐的发明地,安徽淮南寿县也积极打造中国豆腐第一村,利用历史传说和当前风俗相结合,围绕淮南王发明豆腐的故事就行挖掘。另外,各种地方特色豆腐也都有相应的豆腐村、豆腐城,如白水豆腐第一村、鲁南豆腐第一村等。这些都是对大豆文化风俗的集中挖掘和展示,是实现大豆文化和大豆经济联动发展的有益尝试。
大豆的故乡在中国,随着大豆在世界各地的引种和传播,大豆的影响力早已遍及全球,甚至在海外也有了不同的大豆文化风俗。在东亚地区,自鉴真东渡之后,豆豉就传入了日本,并演化发展成日本特色的大豆发酵食品———纳豆。纳豆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食品,它独特的味道,让一部分人敬而远之,但是纳豆丰富的营养,又使它广受欢迎。日本人对纳豆非常喜爱,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爱吃的必备食品,每年的7月10日就是日本的纳豆节。另一种深受日本人欢迎的调味料是味噌,它也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材料发酵制作而成的。味噌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制作和发展历史,根据原料使用的多少、用曲比例的高低、手法操作的各异,做出的味噌不仅颜色不同、口感也有差异。在日本,味噌汤是一道特别的家常料理,人们认为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熬制味噌的味道不同,在享用味噌汤的时候可以让人回忆起往事,一碗豆腐味噌汤更是一道“精神料理”。在东南亚地区,天贝是印尼人发明的一种特色大豆食品,当地人们将大豆脱皮、浸泡、接种根瘤菌,再用阔叶树的叶子包裹,利用特定种类真菌进行发酵而制得。经过发酵后的豆饼既营养丰富又口味独特,可适用于煎炒炖蒸炸等各种烹饪方式,备受当地人喜爱,也受到天然食品爱好者、素食主义者的广泛欢迎。在北美地区,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就一直占据着世界大豆产量第一的宝座,通过多年的文化习惯培养,大豆也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出现了相关的美式大豆文化。为了在美国内推广大豆种植,并不断拓展海外消费市场,美国大豆协会积极组织并在大豆主产州中开展全国“大豆公主”(Princess Soya)的选举。所谓大豆公主,简单地可以被理解大豆的形象代言人,协会期望通过选拔出容貌姣好、姿态优雅、富有个人魅力,并且还能很好诠释美国大豆故事的年轻人,成为美国的“大豆公主”,从而代表美国的广大豆农,参加国内外各类型的美国大豆推广活动,促进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此外,大豆还被制作成袖扣、耳环等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产品[9],大豆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4 . 结语
广袤的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物产、科技、发明如繁星汇聚,共同构成了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大豆正是这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星,数千年来照耀着神州沃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豆被华夏先民不断驯化、栽培、改良、创新和利用,已融入先民的生活之中,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在不同时期,大豆又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被多次地引种传播至世界各地。大豆作为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之一,[10]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豆的文化价值也应被继续挖掘,让古老的大豆在新时代闪烁耀眼光华。
参考文献
[1]石慧,王思明.大短在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其动因探究[J] .农业考古, 2019(3):32-39.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荀况.荀子[M] .杨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8.
[4]郑广瑾,杨宇郑.毛泽东诗话([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25.
[5]礼记[M] .鲁同群,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1:55.
[6]施立学.努力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N].吉林日报, 2015-01-13(005).
[7]王新亮.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研究[D]..上海:复胆大学, 2011.
[8]宗懔.荆楚岁时记[M] .宋金龙,校注.太原:西人民出版社, 1987:23.
[9] 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 Soybean Jewelry[J] Soybean Digest, 1969(2):31.
[10]王思明. 丝绸之路农业交流对世界农业文明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