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从言语行为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作者:陈希东
发布于:2020-03-16 共2975字

  摘要:言语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而人类行为因文化差异而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英汉双语中日常会话进行的方式, 我们将会对这两种语言与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的文化差异。在本文中, 我们将从日常会话的诸多方面一起探讨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如果我们不顾及文化含义而选择自己的措辞, 那么这样是不利于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甚至是会传达错误的信息的。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西不同文化的差异在日常会话中又是体现得尤为明显的。下面,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在人名、问候语和告别辞、称赞及其回应、致谢及其回应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中西体育差异

  一、人名

  父母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往往是受到其所在的文化当中的道德、美学、政治的、哲学的等等多方面的不同概念的影响。在讲英语国家, 通常有三种名字是非常容易见到的, 第一种便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名字。其次, 植物, 特别是各种花的名称通常也被广泛地用作女孩的名字。最后, 在西方男孩的名字当中, 我们也可能见到各种武器的名称, 那是因为在古代那些英语国家的很多人是士兵, 而对于他们而言武器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以下名字通常会成为男名:Barry、Edgar、Gerald、Oscar、Ge rtrude、Gile s、Bre nda.

  在中国, 依据孩子出生的季节或日期给孩子取名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例如,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元春, 就是因为其在春节出生而得此名。"春""夏""秋""冬"这些四季的名称都可能出现在孩子的名字中。另一种常见的方法便是根据孩子出生的具体日期来给孩子取名。

  二、问候语和告别词

  (一) 问候语

  在英语中有一些固定的表达被用作问候语。"How do you do?"可以用于刚刚被介绍给彼此的两个人。"How are you?"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候语, 而且只是作为一般性的问候, 问话人实际上并不太在意对方的身体状况。所以, 作为礼节性的答语, 人们一般回答"Fine, thank you.".就像"How are you?", "How is e ve rything?"也只是一种常规的问候方式。因而, 其答语一般也为"Fine, thank you."."Good m orning""Good afte rnoon""Good e ve ning"这些表达则是根据一天当中人们遇见的不同时间而做出的选择。另外, "Hello""Hi"也是比较常见的简短问候语, 但是这两种表达往往只限于同事、同学、朋友、家庭成员等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员之间。

  与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是, 中国人的问候方式通常为"你好""吃饭了吗""去哪儿呀""去哪儿了""去上班啊""忙着哪"等等。如果我们将此直译给外国友人作为问候语, 他们会觉得很奇怪, 甚至会产生不愉快的误解。他们往往会对这些表达进行字面理解, 因而产生你在窥探其个人隐私的误解。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 这些表达作为问候语再正常不过。

  例如对话"去哪儿呀?""哦, 出去一趟。"听起来并未传达任何实际信息, 但是在我们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 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公认为一种问候语了。

  (二) 告别词

  当大多数讲英语国家的人第一次相遇的时候, 他们经常这样说:I'm pleased to m e e t you或者It's nice to m e e t/know you.而当他们分别的时候, 他们倾向于说"It's nice to have met you".尤其是他们分别时的表达,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 是非常陌生甚至奇怪的。当英美人士分别的时候, 他们也经常说"Good-bye""Bye-bye""So long""See you late r/tom orrow/ne xt Monday"等等。其对应的汉语"再见""再会""一会儿见""明天见""下周一见"也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告别词。

  但是"Good-bye"和"再见"之间有一点有趣的区别。"Good-bye"是"God be w ith you"的缩写形式, 因而其带有一定的宗教含义, 而"再见"却没有这一层含义, 更多的是表达了希望再次见到对方的这种愿望。在中国, 当拜访结束的时候, 主人一般会将客人热情地送到门口, 并说"请慢走""请走好", 而此时客人一般则回复"请留步", 这也是体现中国人热情好客的具体表现。但是如果将上述表达直译给外国友人, 他们会觉得非常荒唐。

  三、称赞及其回应

  首先, 至于谁可以被称赞, 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是有区别的。在讲英语国家, 人们可以称赞自己的家庭成员。一个西方女人会称赞其丈夫工作是如何的努力或者其孩子学习是多么的认真, 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但是, 这种行为在中国却是不常见的, 因为中国人并不太习惯在他人面前称赞其家庭成员。他们讲求为人谦卑, 因而不管是对于自身的成就还是其家庭成员的成就, 都保持谦虚的态度。如果我们从文化的根源性上分析这个问题, 我们会将其归结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在具体称赞什么这一点上也有一定差异。在英美国家, 一位男士称赞一位女士的美貌,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文化里, 这几乎是一种禁忌。人们如何看待异性、如何理解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层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得益于文艺复兴, 西方人开始了对一切真善美事物的美好追求, 因而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现象。但是近代中国由于受到"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等等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人们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谨慎。

  对于如何回应别人给出的称赞,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可谓有着天壤之别。在英语文化中, 大多数情况下, 被称赞者都会欣然接受他人给予的称赞。所以他们一般以"Thank you"作为对他人给出的称赞的答复。但是中国人面对他人给出的称赞, 往往会保持谦虚的态度, 并且试图将称赞降到最小的尺度。所以类似"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这样的表达也就很容易从一个中国人的口中脱口而出。

  四、致谢及其回应

  不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 都有很多表达谢意的句子, 例如英语中有"Many thanks""Thank you""Thank you ve ry m uch""Thank you all the s am e""I'm re ally appre ciative of your tim e""It's ve ry kind of you to offe r he lp""I'm grate ful for w hat you have done for m e""I can't thank you e nough", 汉语中有"谢谢""谢谢你""非常感谢""万分感谢""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谢谢你的好意""多谢了"等等。尽管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 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文化差异的。

  差异首先体现在为了什么而感谢他人。对于中国人而言, 一些小恩小惠诸如借铅笔、问路、要人捎口信、叫某人接电话等等, 他们往往会忽略了表达谢意。尤其是在关系较为亲密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 这一点就体现的尤为明显。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 在我们看来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同样也值得一句起码的"Thank you".所以在很多情况下, "Thank you"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致谢, 而成为了一种出于礼貌的表达方式。

  另外一点不同则是"感谢谁"的问题。在西方国家, 一个男人可能会因为其妻子为其冲了一杯咖啡而感谢她, 或者一个女人可能会感谢其丈夫为其拎包, 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却并不常见, 中国人似乎更愿意对陌生人表达谢意, 而对于熟人确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朋友之间, 不用客气""跟咱哥们儿还用谢""说谢就见外了""一家人何需客套"这样的表达。

  关于致谢的回应, 英语中最常见的是"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You're w e lcom e""It's m y ple as ure""It's OK"等等, 而汉语中最常见的则是"没什么""不用谢""不客气"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中国, 机关公职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也可能选择"没什么, 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这是我的职责"这样的表达来回应他人的致谢。

  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在人名、问候语和告别辞、称赞及其回应、致谢及其回应等方面的探讨, 我们对中西文化在这些日常会话中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了解, 相信这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 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文出处:陈希东.从日常会话看中西文化差异[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94-19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