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对微观经济学几个理论的质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03 共7269字
论文摘要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其内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消费动机、效用和价值;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厂商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目标。 其核心是市场理论和价格理论,其主要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其宣扬的观念是自利观念、商品观念、竞争观念。 从其框架结构看,其设计之精巧,编排之严密,可谓匠心独运。 其方法之巧妙,分析之精深,有如魔术,令人叹为观止。 我等学识浅薄之人,难窥其堂奥,看过之后,如入宝山,空手而还。 不过回头想想,有一些疑点和观点,想不知深浅、不晓进退、不避毁誉,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对市场供求理论的质疑

  市场供求理论主要通过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等向人们演示和说明了一些基本关系,如需求的价格和数量是反比例关系;供给的价格和数量是正比例关系;均衡价格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乍一看,有图有真相,很有道理。 但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有一些疑点:

  疑点之一:需求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 需求理论只给出了一个结论,即需求的价格与数量是反比例关系,但没有给出函数关系式。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需求的价格和数量,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需求理论解释: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或者说,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按照这一解释,既可以理解为价格是数量的因变量,也可以理解为数量是价格的因变量。 根据需求曲线图来看,它是以数量作为横坐标,价格作为纵坐标。 如果按照一般数学分析的习惯,横坐标一般表示自变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因变量。 那么,需求曲线说明的是:数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价格是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数量越多,价格越低;数量越少,价格越高。 这就是说,需求的价格是由需求的数量决定的。 这一结论,显然是与关于需求的定义自相矛盾的,也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错误的。 这样就只剩下另一种解释,即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 数量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价格越低,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数量越少。 也就是说,需求的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疑点之二:供给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 供给理论也只给出了一个结论,即供给的价格与数量是正比例关系,但没有给出函数关系式。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供给的价格和数量,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供给理论解释:商品数量越多,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越高;或者说,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越多。按照这一解释,既可以理解为价格是数量的因变量,也可以理解为数量是价格的因变量。根据供给曲线图来看,它是以数量作为横坐标,价格作为纵坐标。 如果按照一般数学分析的习惯,横坐标一般表示自变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因变量。 那么,供给曲线说明的是:数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供给价格是随供给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数量越多,价格越高;数量越少,价格越低。这就是说,供给的价格是由供给的数量决定的。 这一结论, 显然是与关于供给的定义自相矛盾的,也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这样也就只剩下另一种解释,即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 供给的数量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价格越低,数量越少;价格越高,数量越多。 也就是说,供给的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疑点之三:供求理论为什么不给出函数关系式呢?供求理论不给出函数关系式的原因,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一是让人们不好质疑。不给出函数关系式,价格和供求的关系就是模棱两可的,既可以理解为价格是供求的因变量,也可以理解为供求是价格的因变量,这样,人们就不好意思质疑。二是留有退路。

  如果有人提出质疑,他既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也可以说别人理解错了。 三是制造假象。 不给出函数关系式,让人根据供求曲线图产生错误理解,即价格是由供求数量决定的。这样就掩盖了供求的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这一真相。

  疑点之四:均衡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供求理论解释均衡价格的定义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既没有说明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关系,也没有给出函数关系式,只给出了一个曲线图。让人理解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的结果。 这种设计与前面的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是相呼应的。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都没有明确说明,需求数量或供给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如果明确说明了,就与这里的均衡价格由供求决定发生矛盾, 这就是模棱两可的奥妙所在。从供求价格和供求数量一下变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感觉有点突然。“均衡”是什么意思?从古典经济理论到现代经济理论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解释。有人解释在均衡状态下,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 把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解释为最大化时的价格和数量,让人有两种误解。 一是错误地认为,均衡价格是市场供求达到最大时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通过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分析,我们知道,供求的数量是由价格决定的。 而价格是由厂商决定的,厂商主要根据自己的收益预期来定价,虽然理论上讲,供求数量的变化可以引起价格的波动, 但这种波动也是厂商根据供求变化所作的调整,价格的波动并不能改变厂商的价格决定权。 况且供求都是有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的,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价格是稳定的。 二是错误地认为,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并且这种需求量和供应量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饱和状态。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价格决定的,而价格是由厂商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是由厂商决定的。 并且这种需求量和供应量并没有达到最大饱和状态。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需求和供给的定义。 需求的定义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对某种物品或劳务愿意并能够以某种价格购买的数量。 从需求的定义可知,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需求量是由购买意愿和购买力二个因素决定的。 有购买意愿,而没有购买力的需求被排除在外。 因此,均衡数量的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求,是愿意接受均衡价格的需求,是只满足部分人的需求。 例如: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需要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有 10 人,其中 5 人有 1 元,3 人有 2 元,2 人有 3 元,且每人只能单独购买。 如果这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2 元,那么,只有 5 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如果均衡价格提高至 3 元,则只有 2 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而从社会的角度讲,有意愿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求量,是最大的需求量。 均衡数量的需求量没有反映市场真实的最大需求量,它反映的是厂商获取利润最大化的需求量。 均衡数量的需求量决定于购买力,购买力决定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决定于厂商,所以,均衡数量的需求量是由厂商决定的。 供给的定义是:某时某地人们对某种产品愿意并能够以某种价格出售的数量。 从定义可知,供应量是由厂商的意愿和他愿意接受的价格两个因素决定的,而这两个因素都体现了厂商的意志,所以,供应量也是由厂商控制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都不是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自动调节的,而是由厂商的有形之手灵活控制的。

  二、对厂商理论的质疑

  厂商理论是站在厂商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竞争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价格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的均衡价格,厂商自己不能决定,只能接受。 厂商的均衡产量由边际收益线和边际成本线相交点求得(即 MR=MC 决定产量)。 在垄断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先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确定均衡产量,再根据需求曲线确定均衡价格。 通过比较不同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成本、产量发现,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成本最低,产量最大。 垄断竞争的价格、成本比完全垄断的价格、成本低。 并由此得出结论:竞争比垄断优越。 表面上看,好像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但进一步分析,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疑点。

  疑点之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确定。 首先,完全竞争条件是否存在? 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设定了五大假设条件,而要满足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除了劳动力市场比较接近外,消费品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完全竞争这一前提条件很难满足。 既然前提条件很难满足,所得结论就难以令人相信。 其次,均衡价格怎么计算? 厂商理论解释,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厂商只能接受。 但市场供求不可能自动计算价格,价格仍然要由厂商根据自己的成本和收益预期进行计算。 只不过厂商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其他厂商的竞争情况。 所以,即使假设的竞争条件存在,价格竞争也不是在供求双方之间进行,而是在厂商之间进行。 价格主要由商品供应方—厂商决定。

  疑点之二:在垄断和垄断竞争条件下,是先确定产量,还是先确定价格? 厂商理论解释, 先根据 MR=MC 确定均衡产量,再根据需求曲线确定均衡价格。 那这里的边际收益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价格确定之前,边际收益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 所以,这种解释是不能成立的。 真相应该是完全垄断厂商先根据某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和价格需求弹性确定销售价格,再根据成本和收益预期确定产量。 当其他竞争者加入时,再根据供求量的变化,调整价格和产量。

  疑点之三:为什么要强调竞争,反对垄断? 强调竞争,反对垄断,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如降低价格、成本,增加供给数量等,这似乎有点反常。 厂商理论是站在厂商的角度来分析的,是追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也是教厂商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而对厂商来说,竞争比垄断的利润低,为什么他们反而强调竞争,反对垄断呢? 难道是良心发现,变仁慈了?非也!竞争是讲给别人听的,他们是会通过各种手段谋取垄断利润的。 比如技术垄断、市场垄断、贸易保护、反倾销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哪种竞争条件,价格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差别只是价格决定权的自由度,大小不同而已。

  三、对要素理论的质疑

  生产要素理论认为,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其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且劳动的报酬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 表面看,这好像和消费品市场一样,有根有据,但进一步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它的疑点。

  疑点之一:工资和劳动力生产成本是否等值?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真相需要明白,就是厂商在与劳动者或消费者的博弈中,处入非常有利的地位。 因为他连接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熟悉两个市场情况,在价格信息方面有优势。 所以,当厂商与劳动者博弈时,只会买对,不会买错。 且厂商在多数情况下处入垄断或垄断竞争状态,劳动者在多数情况下处入完全竞争状态,厂商在劳动力的定价方面有优势并有最终决定权。 厂商往往会利用他们的优势地位迫使劳动者降低价格,这样,根据劳动边际生产力确定的工资和劳动力的生产成本经常是不等值的,且工资往往低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疑点之二:工资是否和劳动创造的价值相等? 虽然要素理论想用劳动边际生产力来混淆劳动创造的价值,但根据资本逐利的本性,劳动创造的价值一定要大于作为劳动成本的工资,因为只有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成本———工资,厂商才能获利。 劳动只有能给厂商带来利润空间,厂商才会购买,否则不会购买。 至于劳动带来的利润能否实现,就要看厂商能否将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产品销售中实现罢了。

  疑点之三:厂商是怎么从劳动中获利的? 厂商从劳动中获利主要靠三个条件:一是靠资本的权力。 厂商要盈利首先必须要有资本,这里的资本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有了资本就能创建组织,取得法人地位,获取经营权。 在此基础上,才能购买劳动力,从事盈利性经营活动。 二是靠对劳动者的压榨。 理论上,劳动者在市场供求中有选择权,而这种选择权常常因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或信息不对称而趋弱。 实际是厂商在这种供求关系中有决定权,并凭此压低劳动价格。 另外,厂商还可凭借资本权力增加劳动强度,来压榨劳动的剩余价值。

  三是靠产品营销,厂商会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产品销售,以使产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从而提高劳动的利润空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厂商是凭借资本权力,获得劳动力的定价权和产品的定价权,通过两个市场盈利的。

  四、对边际效用理论的质疑

  边际效用理论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虽然用“稀缺性”摆脱了传统效用价值理论的困境,但它自身也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缺陷。

  缺陷之一:用主观评价决定物品价值。边际理论将“效用”与“稀缺性”结合解释物品价值,实质是将物品限定为商品。而用主观评价决定商品价值是一厢情愿, 因为这并不能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 比如一个人吃饭,从第一碗到第五碗,按边际效用理论,它的效用是递减的。 但作为商品,反映效用价值的价格是不会递减的。 卖者不可能第一碗卖 1 元, 第五碗只卖0.6 元。所以,用主观评价决定价值,是为了用物品偷换商品概念,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达到混淆价值与价格的目的。

  缺陷之二:边际指标难以确定。 边际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指标难以确定,主要适用于趋势分析,不适合一般分析计算。在市场活动分析中,边际分析需要用到边际收益这一指标,而边际收益的确定,要以价格的确定为前提,而在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就会有更加简单的方法来代替它。

  缺陷之三:边际递减规律是以偏概全。边际递减规律是通过主观评价物品效用递减概括出来的, 而实际是很多物品的效用并非递减。 如药品对于患者来说,效用是递增的。 边际理论辩解说,当物品量达到一定限度,如饱和点后,它仍然会出现递减。 但作为理性经济人,他们往往会控制物品量,不让它超过饱和点,这样就不会出现递减规律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边际效用理论是将物品混同商品,将价值混同价格,用无限掩盖有限,目的在于以偏概全,有意误导,为厂商谋取利润最大化提供理论依据。

  五、对微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质疑

  微观经济学把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作为经济政策目标,并把社会成员收入均等化解释为平等,把资源有效配置解释为效率。 西方经济学家强调,平等和效率不能兼而有之。从他们对平等如何损害效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极力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不仅是为了维护厂商(资本家)的利益,更是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战略误导。

  误导之一:将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对立。西方经济学家将收入均等化解释为社会成员收入均等化, 将资源有效配置解释为效率是别有用心的。 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把社会成员收入均等化作为其政策目标。 它们的收入均等化是指国民收入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分配的均等化,而不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均等化。它们将收入均等化概念混淆,是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 是为了利用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对平等的不正确理解—平均主义而设计的。 利用人们反平均主义的情绪误导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放弃平等,接受效率。资本主义国家也从来没有把资源有效配置仅仅理解为效率。 他们的有效是指效率和效果的结合,即效益,不仅指企业效益,而且包括社会效益。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源有效配置解释为效率,是为了诱导社会主义国家急躁冒进,粗放发展,加速私有化改造,环境破坏,人民不满,社会动荡等。 以便他们控制和掠夺。

  他们将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目标偷换为平等和效率的对立,也是从单个厂商的角度以偏概全的。西方经济学家站在厂商角度解释平等和效率,两者是无法调和的。 因为,他们的效率仅仅指厂商的效率,而平等涉及整个社会,两者是不可能匹配的。 他们有意造成两者对立,就是要诱导人们认为,计划经济是低效的,市场经济是高效的,要实现高效就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这样就为他们在全球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真正的平等和效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完全可以兼顾的。 首先,从单个企业看,国有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平等和效益兼顾。 平等主要体现为权利的平等,如生产资料所有权、劳动参与权、收入分配权等。 这些方面的平等,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要优越得多。 效益包括投入产出效益、规模效益、管理效益、战略效益、社会效益等。国有企业除了在投入产出效益、管理效益方面(如成本控制、人事制度、绩效评估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等)需要改进外,其规模效益、战略效益、社会效益都比私营企业优越,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更多具有正外部性,而私营企业常常具有负外部性。 所以,国有企业的综合效益比私营企业更高。 其次,从社会整体看,不同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可以兼容的。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长远战略、适合大规模投资协作等的行业,可以实行国有经营,以保障最大限度的平等。 那些竞争性、适合小规模经营的行业,可以由私营企业经营,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

  误导之二:以平等和效率交替关系为基础制定政策。西方经济学家虽然理论上认为平等和效率应该交替, 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极力推行自由市场经济,只讲效率,不提平等。他们强调,实行过高的、累进率过大的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征税办法,就会挫伤工作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财产就会分散和向国外转移,人才也会外流。他们还要求政府不能颁布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允许雇主根据具体情况付给工人报酬,政府再参考最低生活标准给低收入者以工时津贴等, 否则就会影响厂商的积极性。 这些论调似是而非, 实质是打着反平均主义的幌子,将利益向厂商倾斜。 国家如果无原则降低税费,甚至减免税费,则政府收入减少,功能就会弱化。没有最低工资标准,厂商可以任意压低工人工资,民生难以改善。而厂商通过高利润率积累的财富也不一定用于再投资。 特别是在一些小富即安的国家,厂商投资的欲望会随财富的积累而减弱,更多的是把财富转移到他们认为比较安全自由的国家。 故把利润向厂商倾斜,反而会造成大量财富转移国外,而国内人民财富更少。

  更别说国外厂商赚钱就跑了。至于说人才外流,流走的不一定是真正合适的人才。

  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目标到底是什么?他们没敢明说,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暧昧言词中看出一些端倪。 他们的目标是把社会主义国家带入他们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他们认为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也就是帕累托二八法则,即 20%的人占有 80%的社会财富。 在这种状态下,国家的权力就掌握在 20%的利益集团手中(这也是他们吹嘘的民主),他们再暗中控制这些利益集团,这样他们就可以统治全世界,实现他们的霸权野心。

  以上观点可能有些偏颇,但无意激怒任何人。 目的有二:一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争鸣。通过争鸣使西方经济学艰深的理论不再成为“精英人士”的专利,让它成为普通大众的常识。 二是敲一下警钟。 警醒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不能盲目地照搬,而应批判地吸收,以使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更稳重、更扎实。

  参考文献:
  [1] 夏汛鸽.当代西方经济学简编[EB/OL].百度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