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人格培育的生产性投资功能及其经济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07 共3144字
论文摘要

  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这里所说的制度,包括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由此可以作出判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个体品格,也能产生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一、人格因素的经济价值
  
  人格是个体关于世界的一套信息,包括个体的认识、思想、道德、信仰、价值等。它在个人与周围世界,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上提供了整体性解释与合理性辩护,同时也是对个人行为的一套约束。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意识形态功能所作的分析,人格因素主要有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合作效益、激励经济努力、克服“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等社会经济功能.

  首先,人格是个人与其环境达到一致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式出现,简化决策过程,从而减少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若干价值判断与行为判断达到“一致同意”的信息费用与谈判费用。

  其次,通过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成本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人格能够修正个人行为从而减少或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成功的人格教育有利于提高对诚实、信任、勤俭、责任、良心等的评价,从而使个人搭便车或违犯规则的行为减少,阻止不诚实、投机取巧、背信弃义等行为的发生。成功的人格教育还能使人们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的费用。人格品质还会影响个体或群体间的合约协定的成本,维护团体的团结与生存,从而通过加强合作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再次,人格具有激励功能。人格因素能够对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激励,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在分工和专业化已成普遍现实的社会条件下,人格教育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信心与热情,坚定实现行动目标的决心,通过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人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精神取向和工作态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素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的自觉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明确并确定崇高生存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人才能树立一种进取精神,才有可能以创造性劳动去改造、发展和充分利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人格培育的生产性投资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各种关系都隐含着某种契约。任何市场规范的制订、遵守和维护不仅依靠法律,而且有赖于人们的认可、自觉和努力。

  马克思的文献曾强调过美国社会教育制度对于价值观念的灌输是不遗余力的。韦伯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与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这种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保加利亚哲学博士瓦维切夫在《经济与道德》一文中提出:“在当前改革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下,经济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影响尤为强烈,尤为直接。劳动的成果既取决于工人的业务素质和知识,也取决于他的道德潜力。”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很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各种精神、思想素质,才有可能把经济引到现代化的方向.

  承认人格培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把人格的培育费用视作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生产性投资,这对于我们认识人格培育和经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格培育价值观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里·贝克尔在其《人力资本》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与心理收入的活动,被称为人力资本投资。正是因为人格是能够产生极大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人力资本,因此任何政府都乐意向人格教育进行投资以便对个体人格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如果将公平、诚实、虔诚、信赖、良知、道德看作是一个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物品的话,而人格教育又能使这些物品增殖,那政府进行人格教育投资,就不仅是一种社会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三、人格教育与人格经济资源开发
  
  人格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法纪观念及个性心理素质施加影响,包括影响人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品质等,而这些正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人格品质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人格教育的特殊任务之一就是要形成人的内部动力系统。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产品日益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对象化。它要求每一个生产者由简单的执行者变成创造过程的积极参加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主动精神和知识水平.通过人格教育培养劳动者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等,都直接制约和规范着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

  第一,重视培育个体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既以承认主体利益的存在和独立经营为前提,又以主体承担经营后果、经营责任为归宿。决策正确、管理得当、经营有方,可以赢利,反之则会亏损。这就不断地强化着主体的自主观念、利益观念、效益观念、责任观念,成为独立利益、独立目标、独立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体,离开人的个性、创造性、市场经济的本质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就难以彰显。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是分工细化的经济,有交换、有分工,就必然要求有协作。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经济,竞争的程度越激烈、越广泛,越需要高质量、多方位的协作。在竞争中求协作,在合作中图强大。同时,生产力内部各结构要素的协调,并不是简单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协调,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的协调。从经济运行过程来看,在生产环节中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能否做到协调和谐,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协作能产生一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产生规模经济。

  第二,加强法纪和社会公德教育。诺思认为:“制度就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它建构了人类的交往行为。制度是由正式约束(如规则、法律等)、非正式约束(如社会规范、习俗、道德伦理等)以及它们的实施特点构成的。它们共同确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制度内化后的个人法纪素质,会直接影响个体与社会合约协定的成本。加强法纪教育,基本内容是了解法制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帮助个体形成科学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节约用于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的社会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人格教育还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教育个体爱护社会公益设施,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以有效避免自然经济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第三,敬业教育。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所有的就业者都恪尽职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钻研业务,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工作,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格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人格教育要培养勤奋、负责任、勇于创新的职业品质,激发从事生产的信心与热情,唤起对于职业劳动的荣誉感和积极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塑造诚实守信的个性品质。理性经济要求交易者做到诚实守信,减少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虚假信息、侵权盗版等非道德行为,人们也就不敢进入市场,这样的市场也难以发挥真正的市场作用。欺忤、弄虚作假这种不道德行为,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浪费性使用。人们为防止被骗,就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了解交易对象的信誉,鉴定商品的质量与真伪,签订更加详细的交易合同,在被骗之后去打官司等等。

  如果商业主体的道德素质较高,这方面的费用就可以大大减少。所以,一个道德水准很低的社会,也就是一个交易成本较高、社会资源浪费性使用较多的社会;而一个道德状况良好的社会,则可大量节约社会成本,使有限社会资源获得节约而用于可以增进社会福利的其他方面。

  参考文献:

  [1] 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钟正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59.
  [2] 许金声。走向人格新大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8:113.
  [3]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63.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72.
  [5] 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