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方式转型

来源:商业观察 作者:陈琳
发布于:2021-09-14 共4354字

  摘    要: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属于当前经济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信息化时代客观上转变了微观与宏观两种经济模式的运行方式,有力支撑经济体系原有运行模式实现全面创新与转变。文章旨在探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连接方式转型,构建宏微观两种经济体系协调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     信息化时代;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连接;协调;

  从当前经济运行与发展状况来看,信息化手段正在全面融入经济发展领域。社会各领域受到网络化以及信息化背景的影响,整体表现出经济运行与管理模式创新的趋势。建立在企业主体基础上的微观经济运行模式发生转变,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运用信息化方法收集获取市场信息资源。同时,政府部门针对宏观经济体系,通过网络智能化的途径渠道实施全面调控,充分展现了政府部门机构职能转型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现代经济体系、政府管理调控手段以及企业组织形态都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宏微观经济由此达成紧密衔接的状态。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信息化时代的基本运行特征

  (一)经济高效运行

  经济高效运行模式的产生根源,在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网络数据共享与传播的全新技术平台客观上允许现代经济体系达到更高效的运行状况。人工手段传递数据信息时,实现各社会领域行业数据信息共享需要较多时间成本。而依靠网络智能化的全新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更有益于市场经济信息实现快速高效传递,切实保证社会各个领域市场主体都能拥有充足的信息数据资源,显着节省了市场主体在获取数据资源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例如,市场消费者能依靠虚拟化购物软件平台进行快捷购物操作,确保消费者以及市场主体企业将更多资源与精力投入其他实践领域。

  (二)经济均衡运行

  传统的市场经济体系运行框架无法保证不同领域市场主体得到对等性的数据信息资源,造成不均衡的市场经济体系运行发展缺陷。目前,市场经济主体开拓了网络信息化的资源获取渠道,可以通过快捷简便的途径来获取信息技术资源,切实维护与保证了市场主体,加快了经济均衡运行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经济均衡运行的保障技术手段为信息化方式,网络技术手段客观上保障了市场主体平等获得资源与数据。

  (三)经济可持续增长

  社会资本与土地等属于第一资源要素,社会经济传统发展体系框架必须依赖第一资源要素的保障支撑作用。从社会资源的基本属性角度来讲,社会发展不可避免会消耗第一资源要素,最终使第一资源濒临枯竭,阻碍了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政府部门以及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依靠精确与完整的社会资源要素统计数据结论改进相关决策,合理优化当前阶段社会第一要素的资源分配使用过程,规避经济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安全威胁隐患。

1.png

  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发展演变趋势

  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重要主体应为政府机构部门,其关键职责就是通过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市场平稳可靠运行,进而运用合理科学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早期资本主义时代,宏观经济体系运行、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自由主义,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被动消极角色。但在信息化平台的发展与支撑下,政府宏观调控有了全新思路,重点表现为政府以及企业的联合互动模式,确保将协同合作的实践举措融入各经济运行调控领域,从根本上实现针对原有政府管理哲学理论的调整与转变。

  宏观调控举措目前不仅体现为协同合作创新转型趋势,同时也表现为网络化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取代集中化政府管理控制手段。在社会契约全新背景下,针对资源配置实施统一计划管理的思路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亟待得到全方位的创新与优化。全体社会公民对公认的社会契约能做到共同遵守,现代企业以及政府机构部门也能更多依赖虚拟化的网络经济运行支撑手段来实现协同配合,进而诞生了远程购货、电子货币与虚拟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

  例如,政府对农村经济应当实施宏观调控举措。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宗旨目标,关键的措施就是依靠城镇化建设资源。稳步推进与带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根本举措在于构建集约型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体系,合理控制与调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外来资本以及民间资本,通过吸纳更多资金与资源的方式支撑农村经济,实现城镇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包含多个层面经济创新发展举措实施要点,农村主管部门必须要着眼于提供资源扶持与保障,运用科学手段全面盘活资源与资产,创新农村集体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思路。农村经济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设施体系应当逐步得到优化与健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与物质保障,运用多种渠道与方法筹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资源。现阶段,农村各地区都在致力于特色化产业培育与发展,以带动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实现共同富裕。这样的举措本质上与城镇化高质量建设的思路相吻合,值得农村经济主管部门给予重视。

  三、微观经济的发展演变趋势

  信息化手段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推广运用有力支撑了微观经济发展,转变了企业作为微观市场主体的原有管理思路与方法。对多数现代企业来讲,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可以依赖网络平台实现协同联合目标,深刻展现了协同自序的企业发展路径与目标。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体系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要拥有适宜自身生存发展的单元空间。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创新转型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思路来构建企业内部组织框架,达到有力支撑企业各岗位人员协同联合的效果。

  除此以外,现代企业及市场消费群体能充分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平台展开联系与互动。企业营销人员能准确跟踪掌握特定领域市场消费群体需求,结合网络数据传递共享的技术手段来获取消费需求动态。微观经济体系中的传统物流模式目前也在实现全面创新转型,关键体现为虚拟化的网购模式以及跨境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交流过程。物流企业为确保货物配送环节、货物供应环节与货物出入库环节能共同完成,结合虚拟化现代物流体系运行支撑平台来创建交互式的企业沟通模式。

  现代企业应当引进办公自动化模式,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办公自动化软件设有专门存储企业各项数据与信息的资源库。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设置数据库的访问加密手段、身份验证手段以及网络防火墙手段,能切实保护企业数据信息完整与安全。企业业务办公人员必须熟悉企业各类制图软件、自动化检索软件以及数据信息汇总统计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确保有能力妥善处理海量的企业数据信息。企业岗位业务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善用自动化制图软件,取代传统人工绘图方式。企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企业制图软件可以保证某些关键性项目工程图纸绘制结果的精准性,有效避免绘图人工错误。办公自动化模式具有交互传递企业办公数据信息的特征,现代企业通过构建交互式企业办公业务处理平台,能够确保企业现有的各项数据信息得到完整与准确传输。

  四、信息化时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与协调对策

  社会经济体系重点包含微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两种关键经济发展主体,社会经济发展一旦缺少了以上两种经济主体的保障支撑,整体框架结构将会明显失去平衡。信息化手段依靠网络平台的支撑,其融入经济体系各运行领域有益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进宏微观市场主体的协同与配合。具体在促进宏微观市场主体实现全面协调连接实践中,基本思路体现为如下要点。

  (一)促进经济体系平稳高效运行

  高效与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运行必须依赖网络信息资源,同样具有宏观调控职能作用的政府部门主体同样不可缺少网络资源的保障支撑。为了支撑经济体系平稳与高效的运行,关键在于信息化手段主导,转变宏观调控中的传统思路做法。政府部门人员应当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化资源,有序促进经济体系高效平稳运转,优化分配市场中现有的各种基本资源要素。随着消费经济的增长,政府部门应当着眼于信息化调节控制,引导消费者运用更理性的思路和做法完成消费过程,达到紧密对接宏微观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效果。

  (二)构建协同发展框架

  目前,政府部门以及微观市场主体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能达到协同配合的最佳互动效果。协同发展的全新市场经济框架需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建立,宏观把握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变量。在构建协同发展的全新市场体系框架实践中,宏微观两种类型市场主体应当运用网络工具手段促进互动沟通,全面着眼于经济体系的协同发展。

  (三)完善信息处理系统

  现阶段,市场体系运行数据的规模迅速扩大,政府部门机构具体负责人员如果仍然局限于依靠人工统计汇总市场运行数据,就无法确保海量的市场经济数据信息资源得到精确记录。因此,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市场主体亟待完善信息数据处理系统,依靠智能化数据处理工具统计汇总各种信息资源,据此提供支撑宏微观经济发展决策的可靠资料。

  除此以外,宏微观市场参与主体对于网络信息资料必须确保达到完整性与安全性标准,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关键信息资料以及企业数据资源。完善与健全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举措就是要严格确保信息数据安全,积极构建安全性能更好的网络数据库。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人员应当积极更新网络数据库的加密管理手段,确保设立完整程度更高的数据资源管理保障机制。

  (四)增强微观与宏观经济的连接性

  宏微观两种经济运行手段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应当密切开展协同配合工作,共同致力于维护与保障经济运行安全。政府部门人员应当收集市场经济主体反馈建议数据,依靠网络化工具来获取政府决策改进的可靠建议。宏微观经济参与主体都要转变现有认识,深刻认识到两类不同经济参与主体的协同配合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联系。

  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协调连接要点如表1所示。

  表1 宏微观经济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协调连接具体实践措施

GetImg (2).jpg

  五、结语

  分析可见,宏微观经济之间的协调与连接要想根本实现,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辅助支撑。进入信息化全新转型时期,政府部门日益转变宏观经济体系运行调控模式,旨在构建协同式的经济运行管理全新框架,增进政府机构以及企业主体之间的联系互动。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市场主体都要积极转变原有认识,共同致力于经济协同发展的体系框架构建,不断健全与完善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处理安全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迎春习近平经济思想增强经济运行规律话语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02-106.

  [2]王明胜微观经济视角下企业的科学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9)-:120-121.

  [3]符瑞女.信息化时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与协调[J]营销界2019(51):176+183.

  [4]李琳,王立非.论经济话语的理论体系与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2019(6):7-13.

  [5]王昊民浅析宏观经济学中微观基础问题的若干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1-2+15.

  [6]徐文洁.浅谈如何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大众投资指南,2019(13):112.

  [7]张丽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作者单位:上海安琦华迪资产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陈琳.刍议信息化时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与协调[J].商业观察,2021(11):20-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