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外科学论文

从风邪致病视角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0 共3761字
摘要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为粉刺性乳痈,临床特点多为非哺乳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亦可单发无痛肿块,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1].传统中医多认为本病素由乳头内陷,致乳络不畅,加之七情内伤,冲任失调,脾虚失运,气血瘀滞,凝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成脓,溃后而成[2],故将其分为 2 型: 肝经蕴热型、正虚邪滞型[3].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占乳房疾病的 4% ~ 5%[4],历年来关于本病的研究很多,但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笔者在临证中发现,本病患者多数具有过敏史,如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或接触性过敏史。甚至有些典型患者在致敏因素作用下,使原有症状、体征加重的现象。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经过分析后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中医风湿夹杂侵及肌肤有关。

  1 风邪致病特点

  《黄帝内经》有“风”“邪风”“露风”的记载。风邪致病极为广泛,在病因中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并能与其他邪气相兼成病,可夹热、夹寒、夹湿、夹燥等[5].《黄帝内经》中说: “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临床指南医案》说“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疾之长也,其余五气则不能全兼,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多也。”风邪实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风邪致病常具有病位游走不定、发病速、变化快的特点。如风疹,皮肤上突然出现疹块,瘙痒不已,此起彼伏,发无定处,中医认为此属风邪所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最容易侵犯人体的高位和肌表,如头面部、胸腹、腰背等部位。风邪常经口鼻或肌表而入,多先犯于肺系,除常见肺卫表证外,亦常见皮肤黏膜瘙痒、瘾疹等过敏症状,风邪经肌表而入者,多由经络内传脏腑,风之兼邪,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形成风热、风湿、风燥、风寒等邪,侵袭肌肤,引起瘙痒等过敏症状。如中医称风疹为“瘾疹”,本病的发生或由风热淫于皮表,郁于血分; 或由风湿郁于肠胃,化热郁于肌表; 或食生风之食物发病,中医称过敏性紫癜为“紫癜风”,多因风湿热毒,淫于肌肤,迫血妄行,泛溢肌表而成。

  2 风邪致病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的原因之一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症状及特点与风证相类似,如该病常突然发病,形成后或出现肿块,或形成脓肿,或脓水淋漓,缠绵难愈,或形成瘘管,病情反复。这些都与风邪“发病急,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符;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于人体胸部,位于人体上部,这与“风邪为阳邪,易袭阳位”相符; 风邪常与湿邪、热邪相兼作用,使该病复杂难治。因此,笔者认为风邪致病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的原因之一。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初期,风邪外侵,居于半表半里之间,如《素问·风论》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膜理闭则热而闷”,邪气不得外出,阻于肌肤而聚集成块,郁热于内而见皮肤瘙痒并发红肿; 乳络通过乳头而与外界相通,邪气由乳络出乳头,可见乳头乳孔内溢出分泌物,或白色乳汁样,或黄色脓液样,或红色血样; 脾胃功能失调,又为风邪所乘,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风湿夹杂郁久发热,风湿、风热相兼为病,故常脓肿溃破,脓水淋漓,浸淫肌肤,瘘管形成,难以愈合。

  3 风邪致病与变态反应的关系

  变态反应是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因异常免疫作用导致的对机体不利的病理生理反应。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某些过敏因素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也能归为中医所认为的“风邪致病”的范畴内[6],而程丑夫认为过敏性疾病在病变特点上与中医学风证相类[7].

  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来看,其过敏反应的症状与风邪致病的特点类似。如过敏性鼻炎具有与过敏原接触即发、起病急、发病快、传变迅速、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与风邪的致病性质和特点相似。《素问·玉机真脏论》曰: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伤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日肺痹,发咳上气。”故认为风对于哮病的发作有重要作用。过敏性哮喘发病前,大多会出现鼻部、咽部及气道刺痒不适,并伴发干咳或咳痰、打喷嚏、胸闷不适等先兆症状,这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的特点相符; 瘾疹的特点为皮肤上突现风团,并迅速消退,来去无踪,瘙痒异常,这体现了“风善行而数变”“风无定体”的特点,中医认为当属典型风证。《金匮要略》指出: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本病的发生或由风热淫于皮表,郁于血分,或由风湿郁于肠,化热郁于肌表,或食生风之食物发病,因此,对血虚风热者应凉血消风,对风迫肌表血热妄行者,则取疏风凉血。中医称过敏性紫癜为“紫癜风”,多因风湿热毒,淫于肌肤,迫血妄行,泛溢肌表而成,用活血祛风之法辨证论治,可见过敏性疾病从风论治之一斑。风邪侵袭,常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研究认为,所谓“风邪”,其涵义非常广泛,如人类环境中存在多种外在致敏原,如草、树之花粉,可由鼻吸入、由口食入、皮肤接触等,与气候、环境因素关系较为密切[8-10].“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具有相兼性,六淫中的寒、暑、湿、燥、火多依附于风,侵袭人体,相兼为病。综上可见,过敏性疾病具有中医“风邪致病”的特点,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与风邪的侵袭具有密切关系。

  4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变态反应的关系

  历年来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很多,但具体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经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本病的发病原因可大致总结为: ①乳头先天畸形、发育不良、凹陷,乳房的炎症、外伤、乳晕区手术; ②乳房退行性变; ③与生育哺乳有关; ④厌氧菌在乳管内滋生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⑤内分泌失调,尤以泌乳素的升高有关; ⑥国外资料提出吸烟是本病复发及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⑦与结核菌 L 型感染相关。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紊乱存在一定的关系,而部分学者对此已作出了初步研究。

  1972 年 Kessl 提出此病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1].Bani-Hani[12]认为本病是在一定的致病原因作用下所引起的局部免疫反应。宋爱莉等[13]认为本病细菌、真菌培养或染色均为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提示本病的发生与病原体无关,可能是人体自身免疫所致。郭双平等[14]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性乳腺病,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都不同于一般乳腺炎或乳腺腺病。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 7 例患者的乳腺小叶内、小叶周边、乳腺间质和导管周围均有 CD20、CD45RO 阳性的淋巴细胞浸润,也有少量呈 CD68 阳性的巨大巨噬细胞弥漫浸润。故推测认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T、B 淋巴细胞分别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苏莉[15] 以 36 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得出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由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B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共同参与。杨小红[16]研究49 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病理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 表达水平,结果认为,本病的演变过程是机体免疫平衡紊乱的一种体现。有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可合并结节性红斑甚至同时伴发关节炎,而给予类固醇类激素治疗有效,故推测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一定的相关性[17-19].任兴昌等[20]将 16 例肉芽肿性小叶炎石蜡制片,进行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发现 T、B 淋巴细胞同时存在于病灶内,并通过过碘酸雪夫染色,可见乳腺腺腔内存在有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的均质物质,推测本病的发病可能是积聚的乳腺分泌物在某种细胞介导下发生的超敏反应。黄斌等[21]以 20 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石蜡标本为对象,进行特殊染色,然后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可见T、B 淋巴细胞弥散分布,并且发现以 T 细胞为多数,由此推测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以 T、B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牛海鸥[22]以 18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口服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取得一定效果,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给予内分泌调控,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夏亚茹等[23]以 72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以 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其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后认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并且紊乱程度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生育状况及乳房炎性结块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5 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目前乳腺病治疗中的难点,明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其作用机制成为该病治疗的关键。笔者从中医“风邪致病”理论研究出发,结合风邪致病的特点、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特点以及风邪与致敏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风邪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致病原因及其作用机制,各家观点众说纷纭,由于本文水平有限,准备匆忙,故论点理论阐述尚不充足,存在主观化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文,何山,郑轲,等。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 11) : 810 -811.

  [2]陆德明,路金银。 实用中医外科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8.

  [3]李曰庆。 中医外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出版社,2002: 116.

  [4]Thomas WG,Williamson RCN,Davies JD,et al. The clinical syndromeof mammary duct ectasia[J]. Brit J Surg,1982,69( 7) : 423 - 425.

  [5]刘丽娟。 风邪致病的临床证候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5,3( 1) : 89 -9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