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指的是受到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等因素的影响 , 患者的胫骨越短与距骨远端等部位的增生软组织或者是骨性组织受到撞击 , 以踝关节功能受限、肿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 属于临床治疗中多发的一种疾病[1].文献[2]指出 :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的发病率为 30%, 运动员的发病率略高为 40%.2013 年 1 月 ~2015 年 6 月本院救治的 50 例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患者为研究对象 , 给予关节镜微创治疗 , 以统计分析关节镜微创在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治疗中的疗效 , 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1 月 ~2015 年 6 月本院诊治的50 例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患者 , 其中男 34 例 , 女 16 例 , 年龄最大59岁, 最小15岁, 平均年龄(27.5±5.5)岁, 18例左踝,32例右踝, 病程6个月~5年, 平均病程(1.9±0.8)年。患者中,34 例患者存在踝关节扭伤史 , 均存在踝关节疼痛 , 在活动后呈现加重趋势。36 例患者存在踝关节肿胀现象 , 且踝关节背伸挤压试验结果是阳性。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 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 2方法 患者均实施关节镜微创进行治疗。术前 , 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胫骨前肌腱、内外踝、血管神经束走向等进行标记 , 选择由美国施乐辉公司提供的关节镜系统实施手术 ,角度为 30°, 直径为 4 mm, 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 +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进行手术 , 取仰卧位 , 以患者踝关节前外侧为入路 , 并在伸趾肌腱外侧进行穿刺 , 注入生理盐水 (20 ml), 以保证患者关节腔的充盈度。纵向切开患者皮肤 , 钝性分离 , 以充分暴露患者的关节腔 , 在出现流水现象后 , 置入关节镜进行探查。依次探查患者的三角韧带、胫距关节前部、距腓韧带等 , 避免损伤患者的隐神经与大隐静脉。
通过关节镜可观察患者的瘢痕组织、增生滑膜等 , 活动患者踝关节 , 并对撞击事件进行模拟 , 观察与估算患者的撞击范围与撞击部位。通过离子刀修整患者的关节软骨 , 并于软骨下骨外露部位使用克氏针以进行钻孔 , 磨去骨赘。术后 , 需使用弹性绷带对患者足踝部进行包扎, 同时冰敷24 h, 术后1 d,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开展踝关节背伸、股四头肌等训练 , 术后7 d, 患者拄拐下床活动 ;术后 17 d 负重训练 ;术后 1 个月 ,运动量恢复正常 ;术后 6 个月即可恢复体育活动。
1. 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术后 , 患者的踝关节不存在疼痛感 , 且活动无限制 , 步态正常 , 踝 - 后足的对线良好 , 为优 ;术后 , 患者踝关节疼痛偶有出现 , 步态较为正常 , 但在行走过程中存在轻微肿胀 , 运动活动中不适感明显 , 为良 ;术后 , 患者步态异常 , 且日常生活活动中存在关节肿痛现象 , 无法参与运动 , 为中 ;术后 , 患者在行走或者是静息状态时 , 均存在疼痛感 , 关节活动受到限制 , 为差。优良率 =( 优 + 良 )/ 总例数×100%.
2结果
50 例患者中 , 优 35 例 , 良 10 例 , 中 5 例 , 治疗优良率为 90%.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3讨论
踝关节属于人体日常活动中承受最大负重量的屈戍关节, 行走过程中, 负荷量是机体重量的5倍[3], 极易受到损伤。
踝关节在受到扭伤或撞击后 , 踝关节的部分功能仍存在 , 未受到患者重视 , 极易发生漏诊 ,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 , 如果患者在 MRI 诊断中为阴性 , 但仍存在体征与临床症状 , 需再行关节镜检查 , 以降低漏诊率 , 保证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内接受治疗[4].
此次探究中 , 50 例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患者 , 实施关节镜微创治疗 , 优良率为 90%.术后未见并发症。
综上所述 , 关节镜微创在踝关节前方骨性撞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手术创口较小 , 术后恢复快 , 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 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周玉成 , 陈志伟 , 戴祝 , 等 .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 中国骨伤 , 2009, 22(4):303-304.
[2] 欧阳侃 , 王大平 , 陆伟 , 等 .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 .中国内镜杂志 , 2011, 17(2):145-150.
[3] 蔡旻 , 李颖 , 傅庭斌 , 等 . 关节镜治疗空勤人员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12 例 .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2012, 23(9):1053-1055.
[4] 杨家骥 , 刘云鹏 , 王星亮 , 等 . 关节镜技术治疗前外侧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15, 23(8):69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