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微创TLIF技术的运用

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路开义
发布于:2020-05-18 共2135字

  摘    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TLIF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TLIF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腰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用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较好,能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下床用时,提升腰椎功能。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 腰椎功能;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的老化蜕变而形成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各不相同,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案为手术治疗。既往,实施的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创伤性较大,对患者机体的损伤性较强。当前,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TLIF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微创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中女22例,男23例;年龄35~67岁,平均(41.83±2.66)岁;病程1~6年,平均(3.09±0.25)年。对照组中女21例,男24例;年龄36~68岁,平均(42.03±2.56)岁;病程1~5年,平均(3.11±0.35)年。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X线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耐受力弱;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传染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微创TLIF技术的运用
 

  1.3、 方法

  两组均全麻后取俯卧位,对照组行传统TLIF手术治疗:辅助C型臂X机进行透视,明确手术节段后作正中切口6~8cm,分离骨膜,将双侧椎旁肌剥离到关节突外侧,充分暴露关节突与椎板。经C型臂X机引导在上、下椎体的椎弓根放入4枚螺钉。咬除上、下关节突与部分椎板,切掉黄韧带,扩大侧隐窝,暴露椎间盘组织、硬膜囊以及神经根,松解并牵开神经根后,切除髓核组织,处理软骨终板,置1枚自体骨粒融合器后,将两侧连接棒放好并加压固定。透视下确保融合器和内固定完好,冲洗切口,放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观察组行微创TLIF手术治疗:在病灶侧脊柱中线旁2 cm作纵切口3~4 cm,经多裂肌间隙放定位导针,以针尖至减压侧关节突为宜,将扩张套管插入并撑开,构建工作通道后连接冷光源。切除关节囊,凿除下关节突,将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咬除,扩大侧隐窝,松解并牵开神经根后,切开纤维环,钳取髓核组织,刮除软骨终板,置1枚自体骨粒融合器后,撤除工作通道。在手术节段上、下椎体的椎弓根按次序经皮放入螺钉4枚,放好连接棒后加压固定,透视下确保融合器和内固定完好,冲洗切口,放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两组进行预防感染、康复训练等。术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评估手术效果。

  1.4 、评价指标

  手术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用时。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2]评价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总分为29分,分数越高,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用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对比
表1 手术指标对比

  2.2、 腰椎功能

  术后3个月,观察组JOA评分为(21.93±2.46)分高于对照组(18.83±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2,P=0.000)。

  3、 讨论

  TLIF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椎板切除量,减弱牵拉损伤神经根的程度,主要包括开放以及微创TLIF两种术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用时均小于对照组,且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微创TLIF技术治疗可减少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出血量,缩短下床用时,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开放TLIF切除单侧关节突,要把椎旁肌群从棘突剥离到关节突外侧,术中出血量大且创伤性较高,术后要进行长时间的休养,延缓康复锻炼进程,不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与开放TLIF术式比较,微创TLIF术式创伤性较小,在术中放入撑开器能高效扩展手术视野,增强手术清晰度,减少手术操作难度,且使用内镜工作通道连接撑开器能灵活调整操作位置、高度,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3]。微创操作能有效减弱损伤椎旁肌肉内侧神经起点的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翻修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3):137-144.
  [2] 陈敬忠,张东,肖伟,等.两种TLIF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对比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4):40-43.
  [3] 陈诚,浩洁,张烽,等.MIS-TLIF与开放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5):506-508.

作者单位:淄博张店圣诺医院
原文出处:路开义.微创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09):1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