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体育环境因素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7 共4944字
论文摘要

  前言

  《少年中国说》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1]。青少年是社会新生代的希望,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2010 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第6 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但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各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抽检率继续升高[2]。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交点,成为国家教育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果连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都难以保障,更何谈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呢?

  早在1950 年和1951 年,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理论观念,并语重心长的强调: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3]。时至今日,“革命与建设的底线———体质健康”却频频亮出红灯,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埋下了安全隐患。基于此,笔者立足生态体育环境的视阈,探究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因素,为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方针提供理论参考,促使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向着更加健康、美好、和谐的方向发展。

  1 概念释义

  生态( Eco—) 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现在人们常用“生态”来象征健康、美好、和谐的寓意。

  “生态”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 E. 海克尔( Ernst Haeckel)于1865 年提出的,当时赋予其的定义为: “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有机或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研究的深入,“生态学”一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社会学科,从植物与动物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生态体育环境( 又称生态体育系统) 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强健体魄和健康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5]。关于生态体育的研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才出现,我国对此理论的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初露原型。

  当今社会,生态体育环境的理念被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于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历史性的升华,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运会格言,其所蕴涵的思想与内涵正是生态体育环境理念的真实缩影和写照。

  2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体育环境因素

  2. 1 因素划分

  基于宏观的视角,本文根据不同的划分属性和标准,将生态体育环境分为若干不同层面的体育环境。在此,本研究立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微观视角,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体育环境因素分为: 体育自然环境、体育社会环境、体育学校环境和体育心理环境,并且每个下属体育环境又涵盖成千上万的子单位因素。( 见图1)【1】

论文摘要

  
  2. 2 因素分析

  2. 2. 1 生态体育自然环境生态体育自然环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围绕在人们生活周围的一切与体育元素相关因素的总和[10]。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文明不断进程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破坏。诸如工农业废水、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音污染等体育自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生态体育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青少年无时无刻不担忧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吃、喝、穿、用、行等。生态体育自然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障。

  2. 2. 2 生态体育社会环境生态体育社会环境是指包围在人类生活、生存的周围,与体育元素相关联的一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体育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1) 政治环境因素一方面体现在“举国体制”

  思想在我国体育领域的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体现为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系统与机制的发展滞后,严重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 2) 经济环境因素体现为人口众多基础条件下人均占有体育资源的匮乏; ( 3) 文化环境因素一方面体现在“重文轻武”、“详德智而略于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陈旧思想长期对全社会人们大脑的麻痹和侵蚀; 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中出现诸多严重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的负面产品,如网吧、KTV、娱乐会所等当代社会的衍生产品。

  2. 2. 3 生态体育学校环境生态体育学校环境是指在学校的范畴内,一切与体育相关的物质、制度、文化的总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体育学校环境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规范环境。( 1) 物质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学校拥有的健身场地、健身器材、健身场馆等硬件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偏远贫困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设施陈旧简陋等情况尤为严重; ( 2) 制度环境因素体现在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化、体育教学评价简单化、体育教学目标模糊化、体育教学管理集中化; ( 3) 规范环境是指在学校的范畴内,由学生、教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氛围、观念、风气。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和人格的培养。然而放眼当下,校园暴力事件、抽烟、喝酒、早恋等现象喧嚣承上,犹如“无形的杀手”,逐步吞噬着学校的文化气息与和谐氛围。

  2. 2. 4 生态体育家庭环境生态体育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互动时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与体育相关的文化氛围与气氛。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行、举止、文化水平等一举一动都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家庭环境因素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 1) 硬件环境一方面体现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水平的改善所导致的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的逐年攀升; 另一方面,家庭父母离婚率的日趋增多,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2) 软性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当今社会单身家庭与丁克家族的增多所诱发的父母无限度溺爱和纵容孩子,此种行为无形中造成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破坏和心灵的扭曲。

  2. 2. 5 生态体育心理环境生态体育心理环境是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有关体育的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事实,即对人的体育心理事件产生实际影响的环境。根据组织数量特性,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心理环境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 1) 个体心理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个体抑郁型、强迫型、焦虑型和恐怖型等心理问题的逐年显现; ( 2) 群体心理环境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由于社会群体心理素质水平的下降而导致的诸多社会负面影响。特别进入 21 世纪以来,社会中有关反应青少年群体心理环境问题的事件不绝于耳。

  诸如跳楼、割腕、辍学厌学、打骂师生、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质下降等群体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提高健康的“绊脚石”,是当代青少年群体心理环境问题的真实缩影。

  3 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

  3. 1 路径选择

  针对出现的问题,为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高,找出一条可供政府、社会、学校以及个人选择和借鉴的路径机制,本研究根据生态体育环境因素主体控制能力与时效属性的不同,创新性的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态环境因素划分为“主体可控因素”和“主体不可控因素”,并提出了“可控因素———优先选择”和“不可控因素———逐步推进”等与之匹配的建设理念。【2】

论文摘要

  
  生态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学校环境等“主体不可控因素”的解决周期跨度较长、可控性差,需要协调多方面、多层面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实施,故建议“逐步推进”的思路; 生态家庭环境、生态心理环境等“主体可控因素”的解决通过因素主体思想水平的提高、行为方式的转变以及意志、自控能力的加强亦可实现,无论是在周期跨度和可操作性方面相对容易实施,故采纳“优先选择”的路径机制,最终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协同参与下,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提高( 见图2) 。

  3. 2 策略研究

  1. 组织体系———提高认知觉悟,明确各部门职责,营造健康环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高全社会成员体质健康的认知觉悟首当其冲。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如愿,需要包括政府、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在内的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明确各自的职责,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发现问题,扫除青少年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阻碍因素,把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为全社会的重要工作着实抓起。

  2. 管理体系———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体育理念贯穿于体育教育中。

  强化“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的体育理念,解除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杜绝“务虚不务实,虚报浮夸”等形同虚设的社会现象。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主阵地的学校及各个社会层面应当深刻领悟“健康第一”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切实把“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体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

  3. 实施体系———配备体育教师,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落实“两课”、“两操”双重兼顾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硬件资源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提高的必备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因此,要严格执行《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与引进专业高素质体育人才,特别是要优先解决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三无”状态。同时,认真落实“两课”( 体育课、活动课) 和“两操”( 课间操、眼保健操) ,丰富青少年课间、课余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体育健身锻炼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常态。

  4. 监督体系———社会监督、学校监督、家庭监督统筹完善。社会监督方面,逐步泯灭以往“重智轻体”的传统教育思想,真正把健康素质、思想素质与科学素质等“三大素质”作为青少年未来人生的发展目标,把体质健康观念提高到新的高度重新审视; 学校监督方面,校领导及每位教师要对青少年的课间、课余和校内、校外的生活习惯进行督导,使体育锻炼走向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家庭监督方面,作为孩子“首任导师”的家长在对孩子一言一行进行监督的同时要给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氛围,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灌输积极健康的体育观念。

  5. 评价体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机组成部分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加强青少年薄弱环节的建设。然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非评价和督促学生体质健康的唯一途径,要将自我评价与标准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自我评价、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身体是精神的载体,二者不可臾离也,而对于正值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群体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毫不犹豫的讲,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将关系到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因此,探究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经研究分析得知:

  1.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自然环境、体育社会环境、体育家庭环境、体育学校环境以及体育心理环境。不同制约因素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有着不同程度与方式的影响。

  2. 根据主控能力与时效跨度的不同,本研究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的因素划分为“主体可控因素”和“主体不可控因素”,并实施与其相对应的“优先选择”和“逐步推进”的操作办法。通过此举,促使各项社会实践更具可操作性,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事业的顺利进程。

  3. 为有效解决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分别从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监管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四个层面科学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策略方针,为尽快消除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施路径与操作办法。

  参考文献:

  [1] 岳保柱. 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453 -4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N]. 中国教育报,2007 -03 -01( 3) .
  [3] 陈玉忠. 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 6) :83 -90.
  [4] 李凤梅.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环境的生态学分析[D].开封: 河南大学,2008:13 -19.
  [5] 孙晓伟. 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体育生态环境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 2) :60 -65.
  [6] 吴明深. 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J]. 体育学刊,2004,( 3) :22 -24.

相关标签:体育与健康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