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开展趣味田径游戏干预学生自卑心理的实验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20 共3894字
论文摘要

  自卑心理(Sel-f abasement)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性格上的欠缺,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自卑心理是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况,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本研究通过开展趣味田径游戏对学生自卑心理进行干预实验研究,探索有效的自卑心理干预措施,降低大学生自卑心理障碍发病率,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专业人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1124人,采用单盲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趣味游戏心理干预实验组124人和一个空白对照组1000人,对干预组给予18周的干预实验。

  研究方法:(1)干预实验:针对心理干预组进行团体干预,通过一个学期的趣味田径游戏的方式,精心设计了12次团体趣味田径游戏活动,包括三向折返跑、两人三足跑、排头抓排尾、/80字追逐、颠乒乓球接力走、太极步走、好伙伴、听号追拍等形式,进行团体辅导,实施心理训练、行为矫正和心理支持,使自卑心理向健康的方向转化,发挥趣味田径游戏对生理的积极影响作用,从而改变原有的心理生理过程。(2)采用经过修订的自卑感量表(TheFeelings ofInadequacy Scale,FIS,亦称为缺陷感量表)。由主试者宣读指导语后,学生独立当场填写,约20分钟内完成交回。其中,从空白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826份,有效率为82.6%;从干预组回收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为99.2%。FIS量表是为了用来定量分析一个人的缺陷感、自卑、自我敏感和社会焦虑,据前人研究,分半系数为0.83,Spearman-Brown系数为0.91,经过了多次修订,本文跟据Janis及Field量表修订的版本,将其5级计分制转换为是非选择题形式,选取208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原量表为效标,计算出它和本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680,p<0.01,说明修订过的量表与原量表相关程度很高。(3)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x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查结果统计

  FIS问卷共有36个问题,其中自我价值感7个、社交自信12个、学习能力7个、外貌自信5个、体能自信5个。本研究通过FIS问卷对干预组与空白组的大学生的自卑心理状况加以对比,统计分析分别列于表1~表5。【表1-5】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2 相关分析
  
  该调查将空白组的学生和干预组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独立四格表法进行统计对比,发现在36个问题中,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有29项,占80.6%,而差异性非常显着的有15项,占41.7%。由此可见,趣味田径游戏无疑对于促进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 趣味田径游戏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在自我价值感类的7项问题中有6项呈现显着差异,占85.7%,尤其第6、7题的差异性非常显着,其差异值(x2值)分别为8.50和8.13(见表1),可见趣味田径对于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自我肯定、自我激励具有积极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趣味田径游戏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大学生坚信自己是有价值的,相信自己有能力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为自己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2.2.2 趣味田径游戏对大学生社交自信的影响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因素中,社交自信占有重要地位,不少自卑感严重的大学生在与陌生人相处或者面对权威的时候会感到紧张、羞怯,在与这些人相处时会时常担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表现是否合适,因此会无法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从社交自信类问题的统计对比不难看出,趣味田径游戏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社交自信状态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社交自信类的12项问题中有8项有显着差异,占66.7%,其中差异非常显着的为第10、14和18题,差异值(x2值)为6.33、7.95和7.03(表2)。趣味田径游戏作为一种团体性项目,有很强的娱乐氛围,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满足交往需要的场所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独感,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自卑心理会转化为自信心,从而表现得从容、大方,并从与别人的交往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2.2.3 趣味田径游戏对大学生学习能力自信的影响在学习能力自信类7项问题的统计对比中,有7项存在显着差异,占100%,其中第22、23、24和26题差异非常显着,其差异值(x2值)分别为7.87、9.43、7.99和9.04(表3)。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由学习能力自信所产生的苦恼和困惑亦显得格外突出。持续一个学期的趣味田径游戏使他们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从而影响到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往往能在课堂上、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2.2.4 趣味田径游戏对大学生外貌自信的影响在外貌自信类5项问题的统计对比中,有4项存在差异,占80%,其中第27、29和30题差异非常显着,其差异值(x2值)分别为7.14、6.90和6.98(表4)。从空白对照组的问卷统计分析可见,超过45%的大学生(尤其女生)认为自己的外貌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会比较强烈地希望能够有所改变或者能够掩盖瑕疵。趣味田径游戏可以改变大学生对外貌的看法,毕竟大部分人的外表都很一般,而健康的体魄和内在的修养能带来更持久的美丽和魅力。

  2.2.5 趣味田径游戏对大学生体能自信的影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使一些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改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从自卑、孤僻、压抑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坚强、充满活力。在体能自信类5项问题的统计对比中,有4项存在显着差异,占80%,其中第33、34和36题差异非常显着,其差异值(x2值)分别为9.81、9.72和8.56(表5)。趣味田径游戏运用大量的形体语言进行自我表现,当大学生在学业上或生活上遭遇挫折与失败时,通过有意识地运用体育锻炼中的表情、动作、肢体等形体语言,可将紧张、忧虑、焦躁、自卑等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得以积极展现自我,从而实现移情效应,减轻心理压力。

  3 趣味田径游戏治疗自卑心理方面的疗效探讨

  3.1 趣味田径游戏的运动性特点

  以运动作为一种干预因素来考察其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治疗影响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早在1954年美国生理学家Karpovish就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使用/运动处方0这一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

  Morgan认为惯常运动(chronic exercise)能降低焦虑与压抑,对患轻度至中度情绪型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运动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Greist第一个用实验性运动疗法成功治疗了抑郁患者;Farmer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预防压抑症状的手段。在国内,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对心理健康外显作用的描述性研究上,如伶立纯、喻坚认为体育活动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并且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

  尽管趣味田径游戏技术要求简单,但是一次活动下来,大部分参加者都有强烈的体力付出的感觉。大多数自卑者平时不喜欢运动,而田径游戏除了活动筋骨、肌肉外,还能分散注意力,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

  所以,锻炼能减缓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3.2 趣味田径游戏的趣味性特点

  田径运动是大学校园最为普及的运动形式,高校一般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而趣味田径游戏来源于朴素的生活和娱乐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吸引力,而不像从事竞技运动项目那样需要很高的运动素质、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对于内心非常封闭的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而言,趣味田径游戏更易为他们接受。在团体治疗中,开始时组员会因为彼此陌生、不信任而不敢放开自己,但随着趣味田径游戏的进行,组员之间坦诚、信任、互助的感觉会在笑声中逐渐增加。

  3.3 趣味田径游戏的团体性特点

  团体心理治疗在自卑心理方面又有很多独特之处。每次活动都分成小组,任命组长,小组成员之间鼓励团结合作、增加信任和建立小组气氛。这些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自卑心理干预。每次活动中都包括活动前的分组与交流、游戏、角色扮演,以及游戏结束后的辅助活动,比如负者唱歌、讲故事等内容,不仅注重组员认识的改变,更注重他们行为习惯的改善。我们力求每次活动都使组员有一些改变。而每次趣味田径游戏结束后,我们都布置作业,让组员写出自己在小组中的感受、收获、意见、建议等。从作业中也可了解组员是否产生了变化。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团体本身就是一个倾吐心事的地方,和其他组员的交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就是对社会退缩的治疗,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参加小组本身就是采取了行动,打破了什么也不做的自卑状态;而且,在趣味田径游戏结束后会安排交流与讨论,对生活的意义、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讨论交流会促使他拓宽思路;另外,小组中的其他组员都像是一面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盲目自卑,组员之间感情的支持是小组产生效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以上这些方面都是个体心理治疗中所无法达到的。所以我们认为对自卑来说团体心理治疗可能是更合适的(一些特殊情况除外)。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趣味田径游戏如何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问题。趣味田径游戏的缺点是,虽然调动了自卑大学生参加团体活动的积极性,但也可能因此无法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如何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个别成员进行个体心理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关于活动结束后的追踪调查。小组中组员做出了一些改变,但这些变化会不会在活动结束后很快消失,组员又会陷入自卑状态?如果出现应该怎么办?三是如何设计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好的趣味田径游戏形式。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雯.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72.
  [2]Martinsen E W. Benefits of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l-fabasement[J]. Sports Medicine,1990,9(6).
  [3]FarmerM E.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the NHANES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88,(2).
  [4]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
  [5]尹军.趣味田径游戏)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79-8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