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土壤污染论文

土壤检测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作者:朱玉丽
发布于:2020-03-26 共5809字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对土壤进行检测可以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施肥生产,从而有效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作物肥料的利用效率。本文推选了8篇“土壤检测论文范文”,供该专业的学者参考。

土壤检测论文

  土壤检测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之第一篇:提高土壤检测准确性的途径踏进

  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基础的宝贵养分资源,检测人员高效、准确检测土壤中的成分含量,依据土壤检测结果指导施肥生产,可以有效增加农业产量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肥料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土壤检测准确性检测方法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可以为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种植经济效率和生产品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壤检测,准确效果,生产质量

  土壤营养成分的高效、准确、快速的测定,可以为不同农产品的种植和耕作方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能够有效为农民的科学平衡施肥提供数据支持,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耕作水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含量和品质,检测人员应科学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均匀设置土壤采样点,精准配制各种土壤样品的试剂溶液,严格控制各个检测环节,全面的做好检测记录,并通过质控样的合理添加校准,确保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1 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必要价值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营养基础,更是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不同土壤的成分和物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只有对土壤各种养分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才能为农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但在土壤实际检测过程中,极易出现土壤实际值与检测值的偏差问题。因此,检测人员必须要进行严格、严谨、细致的检测工作,才能确保土壤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种植产量和质量。

  2 土壤检测准确性的提高途径

  2.1 土壤样品科学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检测人员采集样品的过程中,要依据等量、随机、路线、分散等采集标准,在一定的采样范围内,均匀的设计10个以上的土壤取样点,采样点的分布要均匀分散,上下层比例。采样深度要保持一致,同时检测人员要严禁在沟渠、肥堆等部位取样,避免土壤成分含量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土壤样品采集完成,进行处理的环节过程中,要规范采取自然风干,并在风干时要均匀的翻动,防止碱性和酸性物质的污染,土壤样品风干后依据标准要求磨碎、过筛,应用不同的目数孔径进行筛选、混匀、检测备用。

  2.2 土壤溶液试剂的精准调配

  土壤样品的溶液试剂要进行精准的配制,并对溶液试剂进行称量,详细记录称重数据,为了避免在称重时出现数据误差,检测人员要在电子天平显示器归零后,分别细致的对称量瓶和供试品进行称量记录,并在详细数值换算后,得出供试品精准数值。土壤样品溶液的选取,必须要用纯净水进行配制,同时样品容器需要用纯净水进行彻底洗净,避免溶液受到污染,溶液试剂配置完成后装入试瓶中,并用标签详细标明试剂的浓度、名称、配置日期等相关日期,溶剂进行转移时要盖好瓶塞,防止溶液溅出。

  2.3 土壤质量控制样的合理添加

  质量控制样是土壤样品检测的标准参考物,主要用于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校准测量器具,通过标准样的合理添加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因为,质量控制样具有高稳定性的计量学与物理学特点,将质量标准参考样与样品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可以确保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值,有效避免仪器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数值误差,所以,在开展土壤检测时要合理添加质量控制样,确保检验测试结果的精准。

  2.4 实验室仪器质量的严格把控

  土壤样品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严格把控实验室土样检测质量,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土样检验在实验室中完成,所以,实验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技能,合格持证上岗,保证实验仪器的质量水平以及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各项条件达到检测实验标准条件,试验人员要始终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试验室内的容器进行维护和清洗,定期对实验仪器等各项器具进行检验校对,检测人员要严格的把控每一个检测环节,土壤样品检测数值受到影响,确保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 全面做好土壤原始记录检验

  土壤样品检测过程中,要全面做好原始记录检验,主要目的是对样品的检验结果信息和检测过程准确信息进行校对,确保土壤样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原始记录是追溯检测数值信息的主要依据,检测人员要确保原始记录的完整、清晰、整洁、真实、全面,详细标注样品的检验项目、名称、计算公式、仪器湿度、时间等详细数据,为后续的检测结果确认、查验提供资料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是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为了有效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检测误差,检测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阻碍因素,在采集样本时依据土壤面积进行划分和细化,并应用一定等级的纯水配置溶液,确保样本采集的科学化和溶液配置的精准化,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室的质量,优化实验室检测环境,通过合理添加质量控制标准样,校准测量器具,有效提升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吕宁,石磊,刘海燕,等.生物药剂滴施对棉花黄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02):246-258.
  [2]邹新波.现场填土条件对SDG土壤密度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福建建材,2019,213(01):21-23.
  [3]安雪丽,武建军,周洪奎,等.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7(5).

土壤检测论文

  土壤检测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之第二篇: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建议

  摘要:土壤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涉及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有机、放射性元素等组分的检测。由于环保、农业和林业各部门制定的土壤检测方法标准不一致, 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缺少检测方法, 科学鉴别、检测特定场所的特征污染物难度大。本文对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 以期提高土壤检测方法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

  关键词:土壤,环境检测,污染物,方法标准,现状,建议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水、空气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 明确提出完成土壤环境检测等技术规范修订、提高土壤环境检测能力、建设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定期开展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检测等工作[1,2,3]。环境检测方法是检测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检测方法标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4]。只有完善土壤环境检测方法体系, 提高土壤环境检测技术水平, 才能保障检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从而掌握土壤环境的真实状况, 进一步推进对土壤环境的监管[5]。

  环境检测应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对土壤进行分析, 不同行业侧重各异, 环保行业侧重土壤环境污染检测, 农业、林业则侧重土壤营养及有效态检测。现就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情况进行研究,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土壤污染物种类及检测方法

  土壤污染物可大致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两大类。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物及氰化物、农药、合成洗涤剂、酚类、石油等;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盐类、酸、碱、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近年来,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溴系阻燃剂、抗生素等污染物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 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针对的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检测。无机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AF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 (ICP-MS)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电化学法和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等;有机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HPLC-MS) , 大部分方法用于实验室分析。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用于土壤现场检测和快速分析。

  2 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

  环境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至今已有近40 a。近年来, 环保标准主管部门按照改革和加强环保标准工作的要求, 加大了环保标准工作力度, 全面加强了水质、环境空气、土壤及沉积物、固体废物等的标准立项工作, 加大了采用先进技术和引入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6]。

  土壤环境污染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方法是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迄今为止, 共有150多个涉及土壤检测的国家和行业方法标准, 涉及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有机、放射性元素组分的检测等方面[7]。农业、林业也有土壤检测方法标准, 主要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以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农业方法标准涉及无机元素及其有效态测定的方法, 而林业方法标准针对的是森林土壤的检测。

  3 现行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

  3.1 各部门制定的土壤相关方法标准不统一

  土壤环境检测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生态环保部、农村与农业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起草, 管理体系较松散, 国家标准之间不统一, 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3.2 缺少新增标准规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正在修订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中, 虽然规定了酞酸酯类、石油烃类、毒杀酚、灭蚁灵等污染物的风险指导值, 但缺少检测方法, 导致无法落地实施。

  3.3 科学鉴别、检测特定场所特征污染物难度大

  目前仍存在建设用地类型多样, 人类活动强度大,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迁移转化机理很难掌握, 各种化学品和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 污染源类型复杂, 且因污染场地而异等问题。《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 (三次征求意见稿) 中, 结合行业生产特征、污染物理化和毒性性质, 将污染物项目分为金属与无机物、脂肪烃及其衍生物、单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多环芳烃 (PAHs) 、多氯联苯 (PCBs) 与二恶英、有机农药、石油烃和邻苯二甲酸酯 (PAEs) , 共计9类121项土壤污染因子。但实际污染场地中, 污染因子不限于此, 因而合理筛选并科学监测特征污染物以达到有效管控环境风险存在很大困难。

  3.4 方法标准亟待更新

  据统计, 我国现有标准中, 有50%左右的标准具有5 a以上标龄, 25%左右的标准具有10 a以上标龄, 还有一些甚至超过20 a没有修订。现有的方法标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土壤方面也不例外, 如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方法, 色谱柱采用的是填充柱, 而现实是通过购买商品化毛细管柱进行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 分析样品的几种元素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频繁更换元素灯, 人员效率低, 检测成本高。

  3.5 土壤检测方法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有待提高

  土壤样品测定时, 不同方法涉及的土壤样品消解体系存在差异, 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体系、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等由于前处理体系不同, 检测结果各异, 无法准确判定检测结果。另外, 土壤检测中不同参数要求的粒径不同, 使得制样时效性、可比性差, 同时土壤粒径严重影响土壤光谱分析, 导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有机物分析使用的是新鲜样品, 分析方法标准对过筛要求不同, 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8]。再者在不同的标准环境中同一元素含量分析概念不明确, 有的是有效态, 有的是水溶态, 有的是全量, 较为混乱, 给土壤环境管理带来困扰。

  3.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有待完善

  在早期的标准方法中, 涉及质量控制的内容很少, 近年来颁布的方法标准增加了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质控指标, 但在实际检测分析中难以操作。因此, 亟需制订有效的质控方法, 尤其是不同土壤基质下参数的量化评价指标。

  4 建议

  4.1 增加土壤污染物控制指标

  在土壤污染物的选择方面, 针对不同性质的用地, 将与其活动相关、对人体健康和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有可能对土壤及地下水产生污染的高风险污染物定为控制污染物。

  4.2 简化标准变更程序, 加快标准更新速度

  在实际工作中, 使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土壤质量的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用时短、多参数同时检测的仪器分析和仪器联用分析。因此, 应尽快出台多组分且可同时检测的高效方法, 简化标准审批程序, 满足土壤检测的需要。

  4.3 加强方法标准的系统性、一致性、可行性

  加强对土壤基础性及环境污染相关领域的研究, 为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土壤检测方法标准要与土壤质量判定标准相匹配, 明确元素总量作为国家土壤评价标准体系, 排除同一元素不同状态的干扰, 吸收国外先进标准的精髓, 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法标准体系。

  4.4 鼓励制定地方标准, 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管理的需求

  土壤环境具有地域性强、差异性大的特点, 推动制定地方土壤环境标准, 明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各自的定位与关系, 完善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 土壤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 农业和林业行业标准侧重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态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在现行方法标准中, 检测污染物的数量不足, 方法标准修订滞后, 新的方法标准无法落实。土壤环境检测的基础性研究偏少, 对标准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支持不足, 在方法的标准化、系统化方面尚有许多工作待开展。建议加强土壤检测方法标准整体设计, 合理增加控制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加快方法标准的更新速度, 尽快出台相关高效检测方法;加强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胡冠九, 陈素兰, 王光.中国土壤环境监测方法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 2018, 34 (2) :10-19.
  [2]顾列铭.哭泣的大地:中国土壤污染警示录[J].上海经济, 2010 (12) :33-35.
  [3]边超, 蔡五田, 刘金巍, 等.FPXRF用于污染场地铬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 40 (12) :126-132.
  [4]吴文晖, 于勇, 雷晶, 等.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J].中国环境监测, 2016, 32 (1) :18-22.
  [5]陆泗进, 王业耀, 何立环.中国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 2014, 30 (6) :19-26.

土壤检测论文(期刊编辑推荐8篇)
第一篇:提高土壤检测准确性的途径踏进 第二篇: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建议
第三篇:离心机在土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篇:传感器技术在土壤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第五篇:原子吸收方法在土壤检测中的运用 第六篇:土壤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第七篇:便携式XRF仪在土壤检测中的应用 第八篇:浅谈土壤肥料检测技术要点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原文出处:朱玉丽.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01):183-1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