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论文写作参考范文10篇之第十篇: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方法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650例, 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5例, 不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325例, 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肤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热、消化道不良反应、寒战等, 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药物不合理应用因素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时, 患者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药物不合理应用因素等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所以临床上一定要加强药学干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药学干预; 实践;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草药内将有效成分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使传统的用药方式发生了改变, 它的利用率高, 药效迅速, 但有不良反应, 引起患者和医生的关注。为了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650例, 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不实施药学干预, 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干预,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650例, 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25例, 男性161例, 女性164例;年龄20~66岁, 平均年龄 (41.5±2.8) 岁;不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325例, 男性163例, 女性162例;年龄22~69岁, 平均年龄 (41.8±2.7) 岁;实施临床药学干预。所有患者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 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不实施药学干预, 观察组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问题实施临床药学干预,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用药治疗, 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告知患者在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让患者了解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热、消化道不良反应、寒战等, 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药物以及药物不合理应用等因素,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与表2.
表1 观察组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n (%) ]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使用中药注射剂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热、消化道不良反应、寒战等, 出现不良反应后, 采取停药或者抢救方式进行处理, 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有效控制了不良反应的蔓延。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药物以及药物不合理应用等因素, 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是在进行中药制剂注射时的溶媒量过少或者药物超剂量使用等, 没有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引起的;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不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混合引起的;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未冲管引起的;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不当引起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时, 采取合理的方式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所以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时, 一定要加强药学干预。
综上所述,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时, 患者自身、药物以及药物不合理应用等因素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所以临床上一定要加强药学干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晟琰, 苏秋平, 李连茂。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 2016, 27 (23) :3298-3300.
[2]赖金华, 王迎春, 陈榕。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药学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3) :222-224.
[3] 邓树琼, 罗学虎, 朱康榕。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6, 6 (29) :334-335.
[3]张美玲。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6 (2)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