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广州市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发展情况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0 共7635字
论文摘要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并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安置形式. 它是中国大陆地区吸纳现代 "融合教育" 理念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 目前, 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共同构成中国特殊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

  2003年 , 广 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 《关于大力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穗府办 〔2003〕 30号) (以下简称 "30号文"), 对随班就读的生均经费标准、 教研人员配备、 招生政策等均做了具体规定. 2007年, 广州市根据国家及省市的相关要求, 在广东省率先出台了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两份指导性文件, 即 《关于加强广州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 (穗教发 〔2007〕51号) (以下简称 "51号文") 和 《广州市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 (穗教发 〔2007〕 50号)(以下简称 "50号文"). 文件在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 经费保障、 人员配备、 师资培训、 资源配置以及资源教室建设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具体规定. 为了解广州市随班就读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落实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随班就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根据现有特殊教育、 随班就读的政策文件, 采用文献研究、 问卷调查、 座谈会、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广州市随班就读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一、 广州市随班就读发展现状分析

  (一) 学校及随班就读学生分布

  1. 随班就读中小学生约占特殊教育中小学 生总数的一半. 2011年, 广州市共有随班就读中小学生2117人, 占全市特殊教育中小学在校学生的47%. 全市12个区、 县级市平均有随班就读学生176人.

  2. 小 学 、 中学随班就读学生各占一半 . 2011年 , 全 市中小学共有随班就读学生2117人, 其中小学1056人, 中学1061人 (初中849人, 高中212人), 各约占50%.

  3. 小学的校均随班就读学生规模低于中学 . 2011年 ,全市2117名随班就读学生在全市586所学校就读. 其中, 小学406所, 初中134所, 高中46所. 校均分布情况为: 小学2.6人, 初中6.3人, 高中4.6人.

  4. 海 珠 、 荔湾 、 越秀三区的随班就读中小学生规模在全市12个区、 县级市中位居前三位, 均超过300人.2011年 , 海 珠 、 荔湾 、 越秀三区的随班就读中小学生规模均超过300人, 白云区、 番禺区、 增城市的随班就读中小学生规模介于200至300人之间, 从化市和天河区均高于100人, 其他四区县则不满100人.

  5. 全市近半随班就读学生在省市一级中小 学就读 , 其中, 越秀区最高. 2011年, 全市2117名随班就读学生中,有1042人在省市一级学校就读, 优质学位比例为49.22%.

  在全市12个区、 县级市中, 随班就读学生入读省市一级学校的比例超过50%的区有越秀 (86.36%)、 天河 (75.37%)、荔湾 (61.15%)、 黄埔 (55.56%)、 番禺 (50.00%) 五区.

  (二) 政府战略定位

  51号 文规定 , "各区 、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 整体规划随班就读工作". 调查显示, 全市有十个区 (占83.33%)、县级市近三年制订了包括随班就读工作在内的区域特殊教育发展规划. 这说明绝大多数区、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特殊教育工作, 并能够以战略的高度定位和规划本区域的随班就读工作, 但仍需进一步督促未做规划的两个区域.

  (三) 机构及人员配备

  1. 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 . 51号文规定 , "各区 、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本区随班就读学校布点规划工作, 力求教育资源分配均衡、 合理"; "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 51号文的附件3 《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规定, "对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 调查显示, 广州市仅有4个区、 县级市(占33.33%) 设置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 与文件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而在设置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的越秀、海珠、 萝岗、 黄埔四区样本学校中, 接受过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支持与服务的比例仅为50%、 40%、 40%、 33%.可见, 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在数量的设置和功能的实现上均不乐观.

  2. 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教师 . 30号 文规定 : "10个 班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 可增加编制配备2名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教师, 协助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 调查显示, 全市仅有5个区、 县级市 (占41.67%) 有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教师,他们能够在本区的随班就读学校定期开展指导工作. 但是,按照现有政策要求, 巡回辅导教师的配备要依赖于本区域特殊学校的数量和规模, 由于各区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客观上会造成巡回辅导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不够均衡, 部分区域的随班就读学校得不到巡回辅导教师的指导.

  3. 特殊教育专职管理干部和专职教研人员 . 51号 文规定, "各区、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及随班就读学校必须建立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 并有专人分管辖内的随班就读工作"; "教研部门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 调查显示: 有8个区、 县级市 (占66.67%)配备了特殊教育专职干部; 有5个区、 县级市 (占41.67%)教研部门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

  虽然多数区、 县级市按文件要求配备了特殊教育专职干部,但专职教研人员配备情况不容乐观, 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力度仍有待加强.

  4.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 . 51号 文规定 : "划片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随班就读学校, 建立资源教室, 打造为随班就读基地学校, 辐射全区的随班就读学校工作."50号 文规定 : "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区基地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 并逐步完善各资源教室的资源配置与管理. 城区应划片选点建设好随班就读基地学校的资源教室, 每片以5-6所学校为基准; 郊区以各镇中心学校为基地学校建设好资源教室, 并以之辐射全区的随班就读学校工作." 30号文规定, "连续三年随班就读学生数在20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可增加编制配备1名特殊教育资源教师". 调查显示: 全市共有随班就读基地学校240所,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34个, 特殊教育资源教师158人. 其中, 22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集中在荔湾区、 海珠区, 其他各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数量少之又少, 呈现出数量少且分布不够均衡的状况.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并不高. 调查显示:

  全市67.51%的样本学校 "没有使用"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6.80%的样本学校认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 "很高"或 "较高", 16.66%的样本学校认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 "低" 和 "一般".

  5. 特殊教育教研组 . 51号 文的附件一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职责》 规定, "组织专门的教研组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进行校本研究, 积极开展有关随班就读工作的科研课题研究". 调查显示: 全市25%的样本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教研组, 其中, 番禺区样本学校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教研组的比例最高, 达到77%; 其次是荔湾区, 达到60%. 总体而言, 随班就读学校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教研组的比例偏低, 不利于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四) 经费支持

  1. 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 广 州市从1993年起设立了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30号文规定: "各区、 县级市应参照市的做法, 在教育费附加中安排本地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 特教班、 随班就读点的办学条件, 资助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特殊教育科研活动." 调查显示: 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的11个区、 县级市中, 除黄埔区之外的其他10个区、 县级市 (占90.91%)均安排了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这一政策要求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另外, 全市还有6个区、 县级市 (50.00%) 安排了随班就读专项经费. 可见, 部分区的经费预算安排工作认真细致, 体现了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和倾斜.

  2. 生 均公用经费 . 30号 文规定 : "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使随班就读学生人均预算经费达到本地同阶段普通学生的2倍". 调查显示: 全市只有荔湾 、番禺 、白云、增 城4个区 、县级市 (占33.33%) 随班就读学生人均预算经费达到本区同 阶段普通学生的2倍, 其他区域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均经费的现实情况与政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 特殊教育补贴. 51号文规定: "各区、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有关规定按时足额给随班就读教师发放特殊教育补贴, 有条件的应适当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殊教 育 补 贴 ." 调 查 显 示 : 全 市 仅 有6个 区 、 县 级 市 (占50.00%) 为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级教师安 排了特殊教育津贴. 对随班就读学校校长及特殊教育管理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 全市样本学校40.25%的随班就读班主任和38.36%的任课教师享受了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其中, 全市仅有荔湾区做到100%的随班就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享受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由此可见, 全市除荔湾区外的其他区、 县级市仍未完全落实对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级教师的特殊教育补贴.

  (五) 学生管理

  51号 文规定 : "各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必须为所辖随班就读学生建立档案, 并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进行跟踪管理." 鉴于广州市尚有8个区、 县级市并未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 课题组选择以学校为调查对象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情况. 数据显示: 全市77.50%的样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了档案, 其中, 除花都区样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档案的比例为30%外, 其他11个区、 县级市该比例均不低于50%. 全市52.56%的样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 其中, 50%的区、 县级市样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比例不低于60%. 可见, 多数学校承担了为学生建立档案和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工作.

  (六) 教师队伍建设

  1. 持 证上岗 . 30号 文规定 : "我市特殊教育教师实行持双证 (教师资格证、 特殊教育培训证) 上岗制度." 51号文规定: "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逐步推行专职教师必须持有广州市特殊教育培训证书的上岗制度." 调查显示: 全市样本学校共有随班就读任课教师2317人, 其中持有特殊教育教师双证的人数为56人, 占随班就读任课教师总数的2.42%. 相对而言, 天河区、 海珠区、 荔湾区随班就读学校任课教师持双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位居全市前三位.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广州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尚未具备推进双证上岗的基础, 特殊教育上岗证的培训途径也需进一步拓展.

  另外, 全市样本学校共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师280人, 其中, 持有特殊教育教师双证的人数为11人, 特殊教育资源教师持双证的比例为3.93%. 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应该属于特殊教育专职教师之列, 但持双证的比例仍然非常低. 可见,广州市 "特殊教育教师实行持双证上岗制度" 的落实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在 职轮训 . 51号 文规定 : "各区 、 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在职轮训." 调查显示: 2012学年, 全市12个区、 县级市共组织了49次随班就读教师在职轮训, 其中, 海珠区、 白云区教育局的轮训次数最多,达到13次. 但是, 仍有天河、 黄埔、 花都、 南沙四区未开展随班就读教师的在职轮训.

  3. 特 殊教育培训 . 30号 文规定 : "全市普通幼儿园 、小学、 中学的在职教师接受特殊教育培训不少于24学时."各区、 县级市师资培训部门要将随班就读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纳入计划. 调查显示: 全市样本学校专任教师中受过24学时以上特殊教育培训的人数有398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4%. 其中, 番禺、 越秀、 白云、 海珠四区受过24学时以上特殊教育培训的 专任教师比例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番禺区更是高达96.05%, 位居全市之首.

  (七) 教育教学实践

  1. 个别化教育方案 . 30号 文明确规定 : "学校为每位特殊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定期检查个别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调查显示: 全市65.22%的样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了个别化教育方案; 60.87%的样本学校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得到了监督、 落实. 可见, 全市近三分之二的样本学校落实了该项政策, 但仍需加强管理和监督, 督促学校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全面落实, 保障随班就读教育质量.

  2. 个别辅导和训练 . 51号 文规定 : "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半小时的个别辅导和训练." 调查显示: 全市样本学校每天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训练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占66.46%, 其中荔湾区所有样本学校均未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训练. 另外, 调查发现: 全市样本学校每天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训练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占3.80%, 其中天河区为12.5%, 居于全市之首. 全市样本学校每天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的个别辅导和训练的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的占29.11%, 其中, 海珠区、 白云区、 黄埔区、 越秀区、 增城市均超过40%. 可见, 在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训练的时间上, 全市约三分之二的样本学校未能达到政策文件要求, 但也有一些学校能够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训练时间, 表现相当突出.

  (八) 教育效果

  1. 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 . 影 响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 评价也存在一定难度. 但是通过学校校长及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观察和直观感受能够从某一个侧面体现出教育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 对 "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 这一问题, 全市接受调查的校长及管理人员有74.84%认为不明显, 有23.27%认为比较明显, 有0.63%认为非常明显. 可见,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 随班就读学生对班内其他学生课堂学习的 影响 . 在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中, 随班就读学生几乎占总量的一半.那么, 随班就读这种特殊教育安置方式对班内其他学生课堂学习有何影响呢? 调查显示: 全市5.70%的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学生对班内其他正常学生的课堂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 37.34%认为会产生消极影响, 56.96%认为没有影响.

  可见,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学生并未对班内其他正常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也有多于三分之一有多的调查对象认为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全市随班就读中小学生规模较大、 学段学位分布相对均匀; 不同区域随班就读工作各有特色; 现有随班就读政策目标执行情况不乐观;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不明显;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学生并未对班内其他正常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也有多于三分之一的样本调查对象认为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 建议

  1. 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现有政策文件的落实执行情况,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 纵观近十年广州市先后出台的随班就读政策文件及随班就读的现实状况, 我们发现,在随班就读区域规划的制定, 机构和人员配备要求的落实,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的设置及人员津贴的提供, 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 特教师资的资质、 培训及教科研管理等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政策目标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有法不依" 或发展滞后的现象? 是相关部门执行不力 , 还是文件中确定的目标过高和缺乏操作性? 我们认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定期检查、 评估现有政策的执行情况,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工作进行整改, 同时也要对不切实际的政策规定予以调整.

  2. 各 区 、 县级市应加大随班就读经费投入 , 保障教师的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并逐步提高津贴补助标准, 确保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足额拨付. 全市各区、 县级市在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的落实方面情况良好, 部分区域还安排了随班就读的专项经费. 但是, 在随班就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特殊岗位补助津贴的发放以及学生公用经费拨付方面, 与政策要求差距甚远. 建议各区、 县级市应更加重视对随班就读教育的经费支持, 确保教师的特殊岗位补助津贴能够按照政策要求足额发放, 同时随班就读学生公用经费也应按照普通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的两倍足额拨付.

  3. 根据政策要求建设更多的特殊教育资源 教室 , 提高现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可以弥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不足, 满足各类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进而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现有政策文件规定:

  "城区应划片选点建设好随班就读基地学校的资源教室 , 每片以5-6所学校为基准; 郊区以各镇中心学校为基地学校建设好资源教室, 并以之辐射全区的随班就读学校工作." 调查发现: 广州市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严重不足和使用率不高并存. 全市67.51%的样本学校 "没有使用"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不足1%的样本学校认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很 高 ". 什么原因导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使用率不高 ?

  这是比增加及加快建设资源教室更加重要的问题.

  4. 各 区 、 县级市要建立随班就读指导中心 , 足额配备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教师及特殊教育专职管理人员, 统筹随班就读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 全市12个区、县级市中仅有四个区按政策规定建立了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五个区设置了巡回指导教师岗位, 八个区配备了特殊教育专职管理人员, 随班就读工作的统筹和管理力度因机构和人员配备的不到位而受到影响. 建议各区、 县级市要落实机构的建立和人员的配备, 切实做好随班就读的教育工作,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建议补充巡回辅导教师配备的相关政策, 在巡回辅导教师的配备上,除了要考虑特殊教育学校的规模外, 还应该关注区域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需要, 做到每个区都配备足够的巡回辅导教师.

  5.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 推 进特殊教育教师持双证上岗制度的落实, 有效提升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 教育实践与政策目标距离最大的指标是特殊教育教师持双证上岗制度的落实. 30号文规定"我市特殊教育教师实行持双证 (教师资格证、 特殊教育培训证) 上岗制度", 但现实情况是, 全市样本学校随班就读任课教师持双证的比例仅为2.42%, 特殊教育资源教师持双证的比例仅为3.93%, 与政策要求差距甚远. 座谈中与会人员反映本市能发放特殊教育培训证的培训机构非常有限,特殊教育教师缺乏适当的途径去获取特殊教育培训证. 建议有关部门关注这个问题, 拓展培训渠道, 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

  6. 强化教科研制度建设 , 区一级教研部门要 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 校一级建立特殊教育教研组. 随班就读作为特殊儿童的重要教育安置方式,并不是 "随班就坐", 而应该更多地考虑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融合, 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得到健康发展. 但是,调查发现广州市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并不乐观, 有74.84%的调查对象认为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 "不明显", 提高随班就读教育的质量刻不容缓. 我们认为, 教科研工作力度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应强化教科研制度建设, 保障人力投入, 推进随班就读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①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与监测中心. 2011年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 〔S〕 .2012.

  ②刘全礼. 随班就读教育学---资源教师的理念与实践 〔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③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 〔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④刘春玲, 江琴娣. 特殊教育概论 〔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⑤邓猛. 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 中国特殊教育, 2003 (4) .

  ⑥刘赛君, 许晓明. 加强随班就读管理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J〕 . 现代特殊教育, 2004 (7-8) .

  ⑦陈光华, 等. 我国大陆随班就读态度研究综述 〔J〕 . 中国特殊教育, 2006 (12) .

  ⑧李天顺. 让随班就读在特教事业中承载更重要的责任 〔J〕 .现代特殊教育, 2011 (1)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