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的。培智学校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段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估,确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符合个别化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来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进而促进培智学校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培智学校;数学课堂;
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中明确要求,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大,导致他们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差距很大,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在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依据课标要求和课程内容,确定学段目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版)(以下简称《培智新课标》)将生活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学段,分别为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和第三学段(7~9年级),每个学段包含三个年级,三个学段的目标都涵盖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每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包括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与实践五个部分。课标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是宏观的要求,不能直接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内学生的情况,对课标要求进行逐条逐级分解,来确定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和学期目标。在分解课标的时候,要将课标要求分解成一级级难度不同的若干小目标,能力好的学生课标分解的级数少,能力差的学生课标分解的级数多。这一个个分解的小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生活数学《数的认识》领域中,1~3年级的课程内容第二条要求是“通过动手操作,了解10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依据培智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和难易程度,首先要将10以内数的组成分成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数的排序和数的位置四个方面。同时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将10以内的数分解成了3以内的数、5以内的数和10以内的数三个层次,将四方面内容和三个层次相结合,共计生成了12个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将通过1~3年级六个学期的教学来实现。
二、对学生进行评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培智学校的学生除了都有智力方面的障碍外,还伴有自闭症、脑瘫、言语障碍、肢体障碍等多种残疾。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个体间不仅智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在数学学习能力上也有很大差别。唐氏综合征的学生对数学概念有较好的理解能力,但是,他们的计算能力却比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不进位、不退位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自闭症的学生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都很难理解,更无法进行复杂的应用题列式计算,但很多学生却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脑瘫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语言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却相对较好,虽然他们书写速度非常缓慢,但是他们作业的正确率却往往很高,对于复杂的知识常常能够较快理解。教师对培智学校学生进行评估的时候,除了进行数学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估外,还要进行身体障碍评估,了解学生身体障碍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全面地掌握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数学学习的优势和劣势。
课程本位评估是一种非标准化评估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评估的方法,课程本位评估简单易操作,对评估者的要求不高,在培智学校中应用非常广泛。课程本位评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掌握学生在数学学科各个领域中的能力和水平状况,还能够找出学生数学学习各个领域的优势和劣势[1]。教师在进行课程本位评估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估的维度要和课标一致,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课程本位评估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同一障碍类型的学生,障碍程度不同,数学学习能力就不同。唐氏综合征的学生,有的发音非常清晰和标准,有的发音非常不清楚,别人几乎难以听懂他们说的话,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语言。轻度自闭的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好的数学学习体验,重度自闭的学生不仅无法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况。障碍程度评估主要是评估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认知沟通能力、大运动能力以及情绪行为。障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分析学生身体障碍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障碍需要采取的措施。自闭症的学生难以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和题目要求,教师可以将应用题转化成图片或图示,帮助他们理解。对于复杂的计算题,教师可以为唐氏综合征的学生提供计数器帮助他们计算;脑瘫的学生难以进行精细的动作,书写速度非常缓慢,常常将数字写出格,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大字格,降低他们书写的难度。对于有严重情绪行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度,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2]。
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满足培智学校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制定的时候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只有科学、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才能帮助培智学校学生在现有能力水平上进行发展。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时候要以知识技能评估过程中学生完全达成项目为起点,部分达成的项目为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也就是下一步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评估过程中,学生完全达不到的技能或者受自身障碍影响难以达成的技能,尽量不要作为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否则不仅会影响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还会降低培智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影响个别化教育效果。
教师在制定数学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时候,可以围绕常见的量、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和数学应用几个领域制定。这几个领域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学生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学生每月的学习目标,也可以是每周或者每天的学习目标。短期目标既是长期目标的分解,也是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或者达成的目标。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在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计划达成情况,对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调整。对于学生长期未能达成的目标,教师要对该目标进行调整,通过降低难度和要求来帮助学生达成;对于学生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目标,教师要通过提高目标的要求和难度,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可通过学期中和学期末的课程本位评估,来评估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校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有效性,并对下一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调整。
四、设计基于个别化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培智学校班级内学生的障碍程度和障碍类型,造成个体之间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别很大,因此,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个别化教育目标相差很多。例如,在数的运算方面,有的学生能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只能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能力最弱的学生可能仅仅处于20以内的数量的点数和数字书写阶段。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不仅增加了教师制定班级教学目标的难度,也为设计符合全部学生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多困难。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在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出他们共性的地方。
首先,依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评估结果确定他们数学学科所处的学段,再根据学段目标和数学学科五个领域的目标,确定班级内每个学生数学课程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细化成学生的课时学习目标。
其次,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班级教学目标,对于能力差的学生,可通过教师辅助或者降低要求来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五年级《20以内的连加》一课中,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能根据图示的题意列连加算式,并进行正确计算”。针对班级内学生的状况,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学生的要求是可以独自根据题意列连加算式,并进行正确计算;第二类学生的要求是可以在教师讲解图示题意的基础上,列连加算式,并借助计数器或计算器进行正确计算;第三类学生的要求则是能跟随老师复述图示的含义,正确读出连加算式。
最后,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时,一定要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应,确保不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并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3]。同时,对于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具或者辅助器具学生才可以达成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教学支持,确保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五、多元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培智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生活数学课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过程是确定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的时候要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相匹配,不仅要关注全体学生要达成的共同学习目标,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的学习目标。在评价的时候要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在课堂观察、课堂评价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作业评价、活动评价、诊断性评价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变化。在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数学简单应用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或者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技能变化比较缓慢,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活动参与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就十分的重要。这些方面的评价不仅可以动态记录他们的变化,还可以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设计评价任务的时候,不仅要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相一致,还要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水平、障碍程度和障碍类型,要以学生能够明白的方式进行评价。培智学校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于多部指令难以理解和执行的,教师可以将多部指令的评价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小任务,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会逐渐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大,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可以引入对培智学校学生非常有吸引力的代币激励系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他们各自的代币获取规则,低年级和能力差的学生可以用实物作为代币,在达成目标的时候直接发放实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年级和能力好的学生可以用其他卡片或物品作为代币,课后学生根据学校代币换购规则换取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代币换购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购物能力和计算能力。在代币的激励作用下,培智学校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也都有了提升。
参考文献
[1]乔秀梅,宋京昱.课程本位评估在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3):54-58.
[2]王云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数学教学[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49-56.
[3]刘勇.探索“教学评-致性' 有效落地的路径分析[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3):3-7.
[4]陈霞.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J] .外国教育研究, 201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