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是惊人的,地震席卷之地通常都是房屋坍塌、交通通信瘫痪,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地震发生,而我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的多发地,但地震具有不可预知性,在地震不知何时会爆发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防范并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应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方法,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使得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再显得如此渺小。
1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近些年发生的特大地震中有河北的唐山地震以及四川的汶川地震,而除了这些引发世界关注的地震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地震,有台湾南投、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辽宁沈阳等多地发生的地震。这些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已是数以万计,房屋建筑的损毁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些地区,深入研究会发现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并未得到推广应用,因而地震一旦发生,房屋基本是毫无抵抗力的,而房屋倒塌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人们经济财产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人口的密集区,地震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受技术的限制,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还不能实现,有效地预防地震的方法还有待发现,因此人们在面对地震时只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就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
2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地震既然是一种不确定的自然灾害,我们能做的只有面对它,积极寻找方法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一些地震灾害频发的发达国家地区,地震所造成的危害较之经济落后地区会减轻许多,究其原因各种公共设施的防震设计自然必不可少,而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应注重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具体解决房屋抗震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
2.1选择建筑场地。
建筑场地的选择是房屋抗震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做好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是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第一步。地震实际上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不规则的地质运动,房屋在这种剧烈的地质运动下,地基会首先受到影响,发生不规则的运动,使得房屋的上部结构也随之发生倾斜破坏。而要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应注重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首先,在场地选择上应注意选择地势开阔平坦并且土质坚硬的区域用于房屋的建造,因为地基土的坚硬性能有效防止地基沉降的发生,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在地震运动下轻易发生位移,预防由于地震作用发生的地基沉降、位移造成的房屋建筑上部结构的破坏从而为房屋建筑增加一层保护。其次,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应避开一些地震多发地段以及地基软弱的区域,若房屋建筑规划设计一定要在这些地段建造房屋,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减轻这些地段建造房屋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可以利用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或一些抗震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从建筑的根部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除了要避开地震多发地段等危险区域还应避开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的地段,因为在这些地段建造房屋,地震发生后很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二次灾害的形成,给房屋的建筑结构造成更大的威胁,增加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并且房屋建筑场地土层的厚度以及坚硬程度会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而泥石流等多发地,土层较薄又极易冲刷,因此十分不利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2.2地基和基础的设计。
首先,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应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和刚性,换句话说,在设计房屋建筑结构时,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刚性,建筑内不同的单元应建立在性质相同的地基之上,并且结构相同的房屋建筑在选择地基的处理方式上应采用相同的标准即同一种地基的处理方式。其次,在房屋建筑基础的填埋深度上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深度的填埋,尽量地增加基础填埋的深度,以保障地震发生时,基础不会由于填埋过浅使得房屋建筑的嵌固不深,导致房屋建筑在灾害中振幅加大,严重损坏房屋的建筑结构。因此,为了让房屋建筑能够发挥抗震的性能,应在规定下进行基础的深度填埋,并做好基坑的回填夯实处理,以使房屋建筑的基础能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最后,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和上部结构两部分,要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应避免在基础室外的地坪下设置内外交圈的基础圈梁;并且要保证整体性应在房屋建筑上部结构以及基础部分间设置构造柱,用于连接房屋上部结构以及基础的圈梁;而在房屋建筑基础刚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基底设置圈梁,以增加房屋建筑基础的刚度,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3房屋的高度和宽度设计。
随着房屋建筑的高度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会随之降低,而房屋建筑的高度和宽度比也对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房屋建筑高度和宽度比值的增加,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侧移和倾斜的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也会越大。所以,为了保证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提升,减轻地震对建筑造成的破坏,应根据相关的要求,限制房屋建筑的高度与宽度,并具体分析房屋建筑的具体用途,合理地设计房屋建筑的高度与宽度之比。
2.4房屋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中,为了增加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应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均匀情况进行研究,尽量在设计中将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设计成规则状。因为房屋建筑的平面结构一旦过于复杂、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与质量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会加重房屋建筑结构的扭曲现象,从而不但不能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反而增加了地震的破坏。
2.5防震缝的合理设计。
由于一些房屋建筑是不规则的,因而为了保障房屋建筑的抗震功能,应对一些房屋建筑进行防震缝的处理。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防震缝的处理应将房屋建筑进行划分,将其分为规则并且独立的小单位,并且防震缝的宽度应在建筑抗震要求下,完全地与上部结构分离,依据具体的房屋建筑高度,设置与建筑高度相同的防震缝。
2.6纵横墙的分布设计。
墙体在房屋建筑结构中起着承重的作用,又因极易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应而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格外重视这部分的设计。在设计纵横墙时,应遵循分布均匀的原则,使得不同的纵墙与横墙能够承担上部结构的重量;而在纵横墙设计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应根据具体的房屋建筑进行分析,纵横墙的数量过少,墙体与墙体间的间距也相应增加,因此,墙体所承担的结构重量也就越大,房屋刚度也就越不稳定,越容易在地震发生时造成坍塌。所以在纵横墙设计时,为了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均匀布置还应合理设置纵横墙的数量,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随着地震灾害的增加,建筑行业也加大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从建筑建造的各方面进行抗震设计的研究,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志文。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3,(14):52.
[2]罗永忠。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1008-1008.
[3]张映超。浅谈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J].科技风,2011,(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