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大学生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的关系研究

时间:2015-11-13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770字

  有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首位目的[1 -6],这意味着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譬如自觉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大学生可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认为自己非常健康的大学生可能觉得不需要参加体育运动。大学体育改革不仅需要改善体育运动条件、校园体育文化、大学体育管理机制、体育教育内容等外部要素,还应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于 2014 年 9-10 月随机抽取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600 名) 、华中师范大学( 200 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 名) 、武汉科技大学( 200 名) 、山西大学( 200 名) 、山西财经大学( 200 名) 、云南大学( 200 名)和海南师范大学( 200 名) 在校大学生 2 000 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2 000 份,回收问卷 1 917 份,有效问卷1 83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 57% .其中男生 1 136 名,女生 696 名; 理科学生 556 名,文科学生 340 名,工科学生 844 名,92 名学生未选专业; 大二学生 804 名,大三学生452 名,大四学生676 名( 大一新生尚在适应阶段,因此被排除) .年龄 17 ~ 25 岁,平均年龄( 20. 83± 1. 35) 岁。

  1. 2 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7 -13],编制“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调查表”,除人口学变量外,问卷包含5 个选题,其中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1 ~ 5 分别代表“非常健康”“健康”“一般”“不健康”和“非常不健康”[7,9 -10].体育运动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 过去1 周体育运动频率,分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和每天参加4 个等级; 过去 1 周体育运动强度,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3 个等级; 过去1 周体育运动平均持续时间,分为0. 5 h及以下、0. 5 ~1 h、1 ~1. 5 h、1. 5 ~2 h、2 ~2. 5h、2. 5 ~ 3 h 和 3 h 及以上 7 个等级。

  1. 3 统计学分析 问卷效度由 5 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体育教师进行评判,认为问卷能够满足本研究调查需要。调查数据采用 SPSS 11. 5 软件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频数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 =0. 05.

  2 结果

  2. 1 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和体育运动质量 81. 1%的被试认为自己心理健康,60. 9% 的被试认为自己身体健康。55. 5% 的被试参加小强度的体育运动,72.2% 的被试偶尔或从不参加体育运动,但比较珍惜体育运动的机会,只有 16. 1%的被试平均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低于 0. 5 h.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的比例均超 过 50% ( 大 二 55. 72%、大 三59. 29% 、大四 52. 08% ) ,参加大强度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很低( 大二 4. 48%、大三 2. 65%、大四 2. 08%) .此外43. 75%的大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长0. 5 ~1 h,而类似时长的大二学生比例是 34. 21%,大三学生是36. 54% ; 达到 1 ~ 1. 5 h 的大二和大三学生比例分别为30. 53% 和 30. 77%,而大四学生只有 21. 09%.各年级均有超过 60%的大学生是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大二66. 67%、大三63. 39%、大四60. 42%) ,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在 20% 左右( 大二 20. 9%、大三18. 75% 、大四23. 61% ) .

  男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质量明显优于女生,参加中等强度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有 52. 11%,而女生只有23. 21% ,因为 76. 19% 的女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是 27. 92%,而女生只有 10. 71%; 73. 53%的女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长在1 h 以内,而 59. 61% 的男生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 1 h.

  2. 2 大学生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 由表1 可见,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1. 068,1. 259,0. 441,P 值均 > 0. 05) .提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1. 591,0. 067,P 值均 > 0. 05) ,但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2. 456,P= 0. 045) .

  2. 3 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 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参与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见表 2.
  
  3 讨论

  我国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健康的愿望提示,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之间应该存在重要联系,其中可能性就是主观健康水平会影响体育运动质量,但该假设在本研究中因无充足证据无法证明。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主观身体健康和两种主观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仅主观身体健康水平在体育运动持续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调查显示[1 -6],60% 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但是我国大学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在 30% 左右[14 -16],意味着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为“强身健体”的想法而实际参加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可见体育运动质量没有受到主观健康水平的明显影响,因为缺乏体育运动实践,主观健康水平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比较健康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常不健康和非常健康的大学生。

  提示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较强,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通常会保证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虽然不能有效判断健康和不健康知觉是否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但能够看到非常高的身体健康和不健康知觉会导致大学生减少体育运动时长。

  尽管本研究不能充分阐释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的关系,但依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观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不明显,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之间的连锁反应,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外部动机; ( 2) 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存在潜在影响,自觉非常健康或非常不健康的大学生依然存在不运动或运动质量低的可能。

  4 参考文献
  
  [1] 兰自力,赵克。 我国部分省( 市)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 3) : 22 -23.
  [2] 李海冰,王超英。 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1) : 100 -102.
  [3] 楼兰萍,虞力宏。 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 6) : 78 -80.
  [4] 郝海涛。“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 11) : 108 -110.
  [5] 潘志贤,孙明兴,李犀。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12) : 1636 -1637.
  [6] 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 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 6) : 91 -93.
  [7] MCHUGH J,LAWLOR B.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hours of exercise per week in older adults independent of physical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体育与健康论文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