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生产方式、生存技能和社会形态经赫哲族语言文化及赫哲说唱文学依玛堪史诗广为流传。赫哲族潜水具有浓厚的赫哲民族遗风,体现了赫哲族渔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民族特色,访谈调研中,赫哲史诗依玛堪传人吴明新等详细地讲述了赫哲族潜水的发展状况、多种功用及其竞技比赛方式,为探讨赫哲族潜水等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赫哲族潜水是人们应该掌握的一种水域活动特殊技能。
1 赫哲族潜水的释义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1],赫哲族潜水,是赫哲民族一项传统的生产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是赫哲人在江、河、湖、泡的水域中,不依赖于辅助物品,屏住呼吸后,靠自身能力潜入水中从事一定的渔业生产活动或游动,直到屏不住气息时,再浮出水面的一种水中技术和能力。赫哲族潜水的原功用是,赫哲人屏住呼吸潜入水中,进行摸箔作业,检查或修补水中的鱼簗子及拦鱼网,捞取水底的蚌类、蟹类、龟类或抓摸住水草丛中的鱼类等渔业生产活动,还可以从陆地跳入水中潜游到远处,逃离陆地野兽的追咬或敌人的追捕。
演化到现代的功用是,赫哲人既可以利用潜水技能捞取或抓摸住水中的蚌类、蟹类、龟类、鱼类等水生可食用动物,也可以作为休闲娱乐时的潜水游戏活动,还可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比赛项目,进行各种水中技能竞赛活动[2]。
2 赫哲族潜水的产生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三江流域及完达山余脉的佳木斯市、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等地。赫哲先民由于生存生活的需要,聚居于我国北方的江边水畔和山野荒原,成为渔猎民族。
赫哲先民主要以渔猎技能获取生存食物,繁衍生息,过着原始式、土着式的生活。赫哲先民们在渔猎生产活动中逐渐学会了游泳,但漂浮在水面上游泳,无法直接捞取水中的动植物等生活用品,即使是在清澈见底的水中看到蚌类、蟹类、龟类、鱼类等水生可食用动物,也难以直接捕获。当赫哲先民们看到各种水鸟潜入水中捉鱼,各种动物潜入水中游动时,深受启发,便开始了尝试潜水活动,最初是在浅水区练习,屏住呼吸后,先将头浸入水中,适应水性,再试探着屏息后蹲入水中,这样就能够在浅水区域中用脚踩住水下的蚌类、蟹类、龟类等不动或游动缓慢的水生动物,再蹲身潜入水中将其捞抓上来。
赫哲先民们世代传承和发展潜水技能,由蹲身入水到头向下屏息扎猛子潜入水中,由捞抓脚下的水生动物到能够在水下屏息潜游,摸抓到深水中蚌类、蟹类、龟类等不动或游动缓慢的水生动物。赫哲族潜水就这样在赫哲先民的渔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并形成了。
3 赫哲族潜水的社会功用及其嬗变
赫哲先民们在不断总结潜水经验中提高了潜水技能,能够在浅水区域内或深水区域内潜入水中游动摸抓住水生动物,当先民们抵挡不住岸边猛兽的扑咬时,就会从岸边直接扎猛子进入水中潜游至远处脱离危险。赫哲族潜水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多种社会功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潜游、娱乐、竞技、教育、健身等各个方面,各种功用主次地位的增强或减弱,都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嬗变。
3.1 赫哲族潜水的生产功用
赫哲族潜水改善了赫哲人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赫哲人利用水流适宜的河段修筑小堤,用柳条或芦苇等编织成鱼簗子,再潜入水中安装和检查鱼簗子,利用潜水技能从事摸箔作业,确保其接鱼的效果。有了渔网之后,赫哲人又潜入深水中安装拦网兜,在深水中检查或修补拦网兜,利用拦网兜截获水生动物。长期的摸箔作业锻炼了赫哲人屏息潜水的生理功能和耗氧耐力,有了渔船之后,赫哲人能够划船至任何水域及河段,能够从船上直接扎猛子入水,凭借扎猛子的惯性潜入更深的水中,或潜游至更远,完成深水摸箔作业,捞取或摸抓住更大更多的水生动物,满足生存的需要。
赫哲族潜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不怕千难万险,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是对当代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美德修养再教育的良好题材。
3.2赫哲族潜水的特殊潜游功用
赫哲族潜水在赫哲人民抵御外夷入侵时发挥了重要的特殊潜游功用,赫哲人民在明崇祯至清鸦片战争期间曾多次组织武装打击沙俄入侵者[4]。抗日战争时期,曾有 83 名赫哲族勇士先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和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5]。
当赫哲人民发现入侵者乘船持枪入侵自己的家园时,便立即在密林草丛的掩护下隐藏得无影无踪,待到夕阳西下,入侵者抛锚扎营,进入梦乡时,赫哲勇士们就会自发组织起来,手持激打和鱼叉,身背弩箭、弓箭、猎刀和防水火药包等易燃易爆物,乘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游近入侵者的船队,游到一定的距离后,即凭借高超的潜水技能,迅速从水中潜游到敌船之下,再浮出水面后,立即把点燃的防水火药包等易燃易爆物一齐投入到敌船之中,当敌人在爆炸和火焰中惊惶逃窜时,赫哲勇士们就用弓箭或弩箭射杀敌人,用鱼叉或激打投扎敌人,当敌人跳入水中逃命时,赫哲勇士们即潜水至敌人身前,用鱼叉或激打插刺敌人,用猎刀砍杀敌人,消灭入侵者,保护自己的家园。赫哲族潜水的特殊御敌功用,谱写了中华民族不畏列强,不怕牺牲,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精忠报国的传统美德,是对当代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再教育的良好题材。
3.3 赫哲族潜水的娱乐与竞技功用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新村逐步改善了赫哲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日趋富裕,赫哲族潜水的渔猎功用逐渐嬗变,赫哲族潜水的生产功用弱化后,其休闲娱乐功用和竞技比赛功用随之增强。赫哲族青少年们在嬉水玩耍时或打水仗娱乐活动时,潜水是在水中隐蔽接近对方突发进攻,或在水中隐蔽脱离对方攻击距离的有效方法。进攻对方时,先锁定目标,再潜游水中,突然出现在对方面前,暴雨般地泼水突袭对方,待对方缓过神来欲反攻时,已潜游脱离了被对方攻击的距离,赫哲族潜水为青少年们嬉水游戏活动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赫哲族争强好胜的小伙子们,经常通过约定俗成的潜水方式,选择水质清新,流速平稳,水深适宜,平坦硬沙底的江、河、湖、泡水域进行赫哲族潜水活动,互比潜水的各种技术技能或潜水的时间耐力,拓展了赫哲族潜水多种技术技能和竞技比赛的方式,并在族人中不断普及和推广,促使赫哲族潜水成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目前,赫哲族潜水已经开发了原地计时潜水、原地潜水捞物、计时潜游距离、计时潜游速度等多种潜水技术和竞技方法及其比赛规则。赫哲人民在潜水活动中回归自然,掌握特殊技能,获得休闲游戏乐趣,增强了体魄,增强了民族优良传统观念。
4 赫哲族潜水在学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设置
赫哲族潜水的游戏娱乐功用和竞技比赛功用,促进了其教育功用的不断发展,赫哲族潜水的多种功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猎奇感、尝试感、学习兴趣和掌握特殊技能的欲望,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
自然水域条件较好的乡村学校,可以选择水质清新,流速平稳,水深适宜,平坦硬沙底的江、河、湖、泡水域进行赫哲族潜水教学,要用浮标和拦绳标示出水面教学区域,负责救护人员要在拦绳标示的深水区域外缘划船巡视,船上备好游泳圈、游泳衣、漂浮物、长绳、长杆等救护物品,随时准备救护,确保学生潜水教学的安全。
4.1 赫哲族潜水在选项课教学训练和游戏娱乐中的设置
赫哲族潜水的教学训练和游戏娱乐活动,既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公共游泳馆及游泳池的条件,又要充分利用自然水域好的环境,设置好赫哲族潜水教学训练和游戏娱乐活动。
4.1.1赫哲族潜水在专项课教学训练中的设置
赫哲族潜水的专项课教学训练应由专项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示范教学,宜在学生掌握赫哲族游泳技术技能之后再学练潜水,学生较容易学会潜水技术技能。
赫哲族潜水教学训练准备要从充分,安全措施要细致得当,教具和救护用品要齐全,要选择清澈的水质,便于教师示范教学潜水的各种技术动作和讲解水中注意事项,观察学生在水中下潜和游动的状况,便于教师纠错和辅导学生的潜水技术动作,使学生尽快掌握赫哲族潜水的技术动作和水中适应能力。
4.1.2 赫哲族潜水在游戏课娱乐活动中的设置
赫哲族潜水游戏课的娱乐活动,主要是青少年们嬉水玩耍活动,或打水仗娱乐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时,宜在腿深至胸深的清澈水域内教学练习,便于教师示范教学潜水游戏的各种技术动作和讲解水中注意事项,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在水中潜游接近对方,突出水面泼水突袭对方,或在水中潜游脱离对方攻击的状况,便于教师纠错和辅导学生的潜游进攻和潜游退守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尽快掌握潜水游戏娱乐活动的技巧。
4.2 赫哲族潜水在学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比赛中的设置
主讲教师和负责救护人员要充分组织好赫哲族潜水教学比赛,要明确讲解潜水教学比赛的技术动作、注意事项及自我救助方法,要指导学生把握好在水中屏息的时限和耗氧忍耐力,杜绝学生气息已尽时口鼻仍然在水中,避免学生在水中吸气而发生呛水事故,一旦发生呛水事故,教师和负责救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有效营救,确保学生潜水教学比赛的安全。教学比赛可分为原地计时屏息下潜、计时潜水捞物、计时屏息潜游等比赛方式。
参赛者要在水边做好赛前准备活动,将有漂浮球的长绳系在身上,用来标示参赛学生在水下的准确位置,便于教师和负责救护人员把握参赛学生在比赛水域下潜的情况。
原地计时屏息下潜教学比赛,主要是比学生屏息下潜时间的长短,依据屏息下潜时间的长短确定名次。计时潜水捞物教学比赛,主要是比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捞出水中物体的多少,依据捞出水中物体的多少确定名次。计时屏息潜游教学比赛,主要是比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屏息潜游的距离,或一次屏息时间内潜游的距离,依据屏息潜游距离的长短确定名次。教学单位要随时组织师生进行教学效果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赫哲族潜水技术动作与运动技能的科学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白 晶.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5)6:212- 213.
[2]赵德龙,李 博,崔性赫,等.中国赫哲族体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7):124.
[3]贺春林,梁世君.赫哲族叉鱼的演变及搏击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14(1):88- 89.
[4] 舒景祥. 中国赫哲族 [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