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的关系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7 共5218字

  引言
  
  大学肥胖率、各种疾病已经影响到高校教育的高效推动,只有将大学体育运动从理论推向实际,将学生知识培养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运动习惯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的作用进行有效研究,进而通过研究二者关系,从而为更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背景分析
  
  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有很大不同,极具学科自身特色。 体育教学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目,是需要将运动理论与具体体育活动开展紧密结合而来的学科,当然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 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活动,讲述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综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自身的另一特点。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求其掌握知识,还要求其养成良好性格和健康身体。 这实际上就涉及到学生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 这也是培养合格学生的内在要求。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互助、有爱的意识,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之所以开展体育教学,就是培养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学生所要求的。

  2 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研究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的关系原因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理念倡导,不仅仅是活动开展与知识技能讲解。 还需要我们对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因素和内容进行研究。 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要及时有效做好教学总结,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只有这样,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主要有学生的接受状况和实践锻炼,以及教师的讲解状况及负责任态度等。 而关于学生,具体而言体育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产生影响。 而同样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同样也会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从本质上看,运动心理和运动生理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还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地。 同时,也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需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结果的重要方面,只有对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进行研究,才能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为对运动生理健康活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特面向 125 位大学生问卷调查。 体育教学活动中,之所以也要考虑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还与这两者本身存在关系。 体育活动不仅仅需要体力,还需要一定智力支撑。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疏导运动心理的关键之举,而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也需要运动生理这一重要基础。 只有正确研究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才能为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3 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的定义及认识分析
  
  体育活动中,不能忽视的基础就是学生的运动生理,这是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 而同时也不能忽视运动心理,这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想要高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就需要对二者做出正确的认识,也就是给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全面、准确的定义。

  3. 1 运动生理的定义及作用认识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运动生理。 具体而言,运动生理指的就是人的身体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训练,其身体结构和身体机能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结合这一系列变化所产生的独有规律和特征。 同时运动生理更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制定体育活动方案的前提和关键。 只有对学生运动生理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才能将运动理论与运动活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认识到运动生理的独特作用和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 如果不能认识到运动生理的作用和意义,那整个体育活动则必然不能发挥应用作用。

  3. 2 运动心理的定义及作用认识
  
  运动心理是体育活动中的第二个因素,也是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要考虑的另一重要问题。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运动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参加活动被动消极,同时在面对竞赛类体育活动时,经常表现胆怯,而在团体活动中,往往会呈现两种分化,一种是完全为了个人表现,而不关注团队整体。 另一种则是害怕承担,不愿为集体风险等多种运动心理问题。 而这一系列心理问题直接导致无法达到体育运动的本质目的,更无法体现体育活动本身陶冶情操、放松学生心态这一基本要求。 同时也影响到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 而只有将学生的运动心理与体育运动实际本身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有效创新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进步。 同时实现运动心理本身的价值。

  从运动心理角度认识和研究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本身就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大创新。

  运动心理对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心理有着重要作用,更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当学生具备积极运动心理时,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这就对学生成长和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 而同样,当学生不具备积极的运动心理时,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更多的就是抵触心理和不合作表现,这不仅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不利于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运动心理,还需要我们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正能量的体育运动氛围。

  运动心理是重点研究在人对体育运动的观点、看法以及积极程度的科学,同时也会通过体育活动前后的心态变化所得出具体规律的科学。

  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要考虑的运动心理指的就是从体育运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角度入手,通过有效研究人的情感、心态等心理现象,进而形成的有效情感归纳。 而这一系列要素也是整个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心理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运动活动的开展,诸如积极参与、主动追寻的运动心理就能够帮助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同时也会全身心参与体育活动中去,因此,只有有效总结运动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运动心理的特点和类型也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要求。
  
  4 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心理与运动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运动心理与运动生理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这二者共同确保了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而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重视培养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是必然要求。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运动心理与运动生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不断影响体育活动本身的质量。 无论是运动生理,还是运动心理,两者任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4. 1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涉及到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和能量消耗。 而这就会对运动生理产生影响。 但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面对学生,很多教师并不能区别对待,往往推行一体化教学机制,一部分身体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往往会无法承受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同时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不良印象。 从而对学生的运动心理产生影响。

  这实际上是一部分体育教师为了减少自身工作量的不负责任表现。 其次,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开展的频率,课程安排不合理,有的班级在体育活动安排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调整至最佳状态,就要面临新的体育活动训练,这实际上就是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的周期性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另外,体育教学活动,要注意对学生饮食问题进行关注,比如很多体育教学课程会选择在饭后一个小时左右开始,而此时学生所食物品尚未完全消化,这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体育活动的强度应该有效控制,一些学生热爱体育运动,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由于学生自身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自控力,往往过渡消耗体力,也不利身体健康。

  4. 2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运动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 只有健康的运动心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活动,而事实上,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运动心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障碍,即恐惧障碍、动机目的障碍、心理疲劳障碍、心态障碍灯。 这些心理障碍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也具体表现为影响体育教学开展的现象。 比如很多学生以各种借口请假,从而躲避体育活动开展。 或者以消极被动、不配合的心态来参加体育活动,活动的形式和开展结果都较差。 而学生的恐惧障碍,也就使的一部分学生较为自卑,不敢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整个活动缺乏自觉性和自主性。

  4. 3 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应该是一对互为影响的关系。 而事实上,很多体育教师并没认识到这一点,当学生运动生理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时,其运动心理就会产生消极被动的行为。 比如学生普遍较为疲劳时,很多学生从心理角度就会抵触活动开展。 而当学生运动心理缺乏时,也不会以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调动自身运动生理基础。 当前二者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过分重视运动生理,而轻视了运动心理的作用,同时割裂了二者的必然联系,并没有认识到两者互促互进的直接影响关系。

  5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生理方面和运动心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作用分析
  
  5. 1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生理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作用分析
  
  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生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有突出的解决,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发挥体育活动的作用,同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 具体解决思路主要有:

  首先,要坚持四大原则。 体育教学活动中,在运动生理方面必须坚持原则,具体指个体化培养原则、体力恢复原则、锻炼活动周期性开展原则、严格控制活动量原则。 这四个基本原则,是解决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生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基本要求。 个体化培养原则是指差异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状况分类、有区别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具体见表 1.【1】

  
  而体力恢复原则指的是学生在参与一定量体育活动之后,体力必然有大量消耗,要结合实际情况,等学生体力基本恢复后,在开展新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不顾学生身体状况、盲目开展。

  而锻炼活动的周期性开展原则指的是活动安排要合理,要结合活动本身的状况,有计划、有节奏的开展体育活动。

  其次,要普及体育生理保护知识,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体育活动计划和安排。 要培养学生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关注运动生理保护的意识。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定期体质检查活动,对学生身体生理素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要通过体育活动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最后,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大量的体力消耗和能量消耗,因此,这就需要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进行补充,同时也避免运动后的暴饮暴食问题,在食物选择上,尽量选择易消化和比较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再者要定量。 不暴饮暴食。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 要合理安排符合强度。 表 2 为用于肌适能训练的抗阻符合强度表。【2】

  
  5. 2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作用分析
  
  教师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活动热情参与度,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活跃状况,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胆怯、自卑问题,要做好鼓励,而针对技能要求较高,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活动,要积极做好补充教学和示范教学,通过活动的简化和细化,帮助学生掌握。 要选择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团结意识、集体合作意识的体育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形成互帮互助精神。 通过一系列解决办法,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思维、团结意识和全面人格,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发挥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

  5. 3 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处理
  
  要将运动生理与运动心理紧密结合起来,要将二者培养与训练放在统一的位置。 要认识到二者互为影响的特殊关系,不断优化调整二者关系。 通过体育运动的良好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还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正常发育,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学生不仅能够保持良好发育,还能够为运动心理提供坚强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6 结束语
  
  大学体育教学有序开展,离不开对体育教学的正确定位,也就是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认识要达到一定高度。 体育教学活动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不仅仅需要我们开设这一课程,还需要我们对其开展有清晰思路、明确认识和有效规划。 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引导学生。 而之所以积极推动大学体育教学,这与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有着极大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高彩。 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思考[J]. 中国学校体育,2012( 4) : 10 - 13.
  [2] 邵耀忠。 浅谈体育课教学技校生心理素质培养养[J]. 新课程,2012( 10) : 105 -109.
  [3] 王万华。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J]. 体育科技考,2013( 4) : 222 -22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