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阻碍因素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7 共7100字
论文摘要

  一、青少年体质问题的严峻性和长期性

  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每5年一次,一共进行了6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具体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健康检查4个层面的20项指标。

  1985—2005前5次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之前我国青少年学生虽然在身体形态上不断提升,但是在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指标呈现20多年持续下降趋势,超重与肥胖情况持续增加,近视率继续攀升[1]。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2010年间政府出台了多项文件,旨在提高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水平(见表1)。【1】

论文摘要

  
  2005年8月19日,教育 部颁布的教体艺[2005]10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明确指出引起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尽管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都有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但是一直没能有效落实下去。这次教育部发文重申,要 保 证 学 生 每 天 一 小 时 体 育 活 动[2]。

  2007年正式启动的“阳光体育运动”,更是从青少年学生每天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安排,目的是通过形成学校体育锻炼的风气,促进青少年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一小时,以最终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水平[3]。同年,国务院也发文,进一步明确了要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4]。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要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关乎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保证青少年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则是必然路径。

  在这一系列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指导意见和措施实施后,有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大中小学校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善,营养不良、近视、超重和肥胖等体质健康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也指出,我国7—18岁学生体质与健康下降速度得到了遏制,但是改善缓慢,超重和肥胖率依然在攀升。另外,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6]。这一切都说明了,青少年体质问题的长期性,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是20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的,增强青少年体质需要长期坚持。另外,在政府三令五申要保证青少年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以及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情况下,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依然突出,改善缓慢,在超重和肥胖、近视率等方面反而愈发严重。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缺乏相关责任人,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环节[7]1-5。也有学者指出,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体制不畅和政策执行力不强[8]。

  此后,为确保政策能落实下去,教育部和国务院都分别再发文(见表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和问责。例如,2011年教育部颁发教体艺[2011]2号文件,围绕“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首要目标,建立了详细的问责制度、科学评价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9]。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明确规定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10]。【2】

论文摘要

  从2005年以后政府频发的10多项政府文件,就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态度和重视程度,青少年体质自1985年以来连续下降,但改善甚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的严峻性。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不是某一方面的单独因素造成,是我国应试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根本目的以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认识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阻碍因素分析

  青少年体质下降,说到底是因为体育锻炼不足。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国家三令五申,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结果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首先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直接关系,应试背景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其次,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

  (一)应试教育体制下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

  在保证升学率的压力下,各中小学校教师想方设法提高文化课成绩,甚至挤占体育课时间。

  放学后,本该是学生玩耍的时间,都用来补课了,这就是中国青少年学生的现实。即使国家再三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但最后也流于形式,结果收效甚微。

  1.“升学至上”

  在我国中小学校中,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追求升学率,甚至下达升学指标,这已经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不争的事实。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影响层面极广,首先对于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而言,不再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升学至上”,一切都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直接管理者的校长,对体育不重视,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导致学校的日常管理都是以文化课为主,甚至去挤占体育课等。相应地是,迫于升学率的压力,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也是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为主,不仅不重视不关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而且以种种理由强制学生多参加各种辅导或补习活动,剥夺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要上“重点中学”、要考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的社会风气下,家长也变得唯考试成绩最重要,课外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各种补习班的火爆,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应试教育异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久而久之,在校长、教师以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的情况下,学生体质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还伴随着各种“高分低能”的产生,学生在心理素质、品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2.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被挤占
  
  2014年3—5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2014年6岁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简称《2014抽测调查》),结果显示,6岁至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两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51.6%,3天有体育课的比例为28.9%”,而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每周为4课时,3—6年级和初中体育课程每周为3课时,高中体育课程每周为2课时,按每周最低2课时的标准,仅有51.6%中小学校,这说明至少有近一半中小学校还存在挤占体育课程的现象。这次调查还显示,“每周达到3次及以上1小时大强度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比例仅有8.9%”,这充分说明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执行结果是差强人意的[11]。

  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与访谈发现,“中小学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现象严重,达到了67%”,“90%的学校每周安排1—2次体育课,每次40—45分钟”,而且学生在体 育 课 上 的 运 动 量、运 动 时 间 等 都 无 法保证[7]1-5。

  (二)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无法保障

  目前,中小学生在课外开展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国家体育总局《2014抽测调查》显示,首先,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指导,6岁至19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己练”,占总人数的78.1%。其次,适合中小学生锻炼的场所和设施也极度缺乏。国家体育总局通过这次调查指出,符合青少年身体特点的锻炼场所和设施、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一般为适于老年人健身的社区健身场所或者适于成人锻炼的公共体育馆[11]。张绰庵教授(2014)对河北省部分中小学进行的调研也发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条件不足,主要是没有锻炼场所、锻炼设备,87%的学校没有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7]1-15。

  国家和政府再三强调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根据现有教学安排,各中小学校每周只有2—3次45分钟左右的体育课,而且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运动量。在没有体育课的其他天数里,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而目前中小学生课外参加体育活动的软硬件都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很难落到实处,必须从根本改善阻碍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不利因素,比如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引起重视,以及成立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等。鉴于10多年国家和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但是收效甚微。尽管青少年体质问题非常严峻,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各中小学校迫于升学率或者升学指标等压力,对学校体育依然不重视。这说明不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仅从政策层面监督,是起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三)对体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习等的促进关系认识不清楚

  体育作为一种事物或方法的存在,必须对其本质功能加以认识,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认清其本质功能,也是我们制订体育相关计划的前提。体 育,顾 名 思 义,是 对 身 体 的 教 育,即 “育体”。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但是基于人体是身心统一的有机体,身心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从这方面来说,体育对于学生心智方面的培养是有一定影响的,也就是说体育在其本质功能外,还 有 衍 生 功 能,即 “育 心”[12]。 陈 大 为(2002)指出,体育活动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能减少忧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13]。杨宗义(1991)通过研究认为,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14]。王则珊(1994)认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使身体分泌脑腓肽,并刺激下丘脑,下丘脑作为身体内分泌方面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和调节腺垂体各种激素的生成,比如生长激素的生成,促进人体成长[15]。刘洪 全 (2007),周 忠 岐 (2012),徐 志 刚 和 刘 盎(2003)等人主要研究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一致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抗压能力,磨炼1[16-18]。

  由此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时,不仅可以造成身体体质的下降,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2013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还伴有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和人格不健全等,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都比较差,容易抑郁、自卑[19]。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体育活动锻炼,更能增进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并且体育锻炼能使学生情绪更高昂,精神更集中,行为也更规范,提高学习成绩的机率更大。因此,专家呼吁,学校应该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20]。李大钊先生早就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目前,国内外对于学生要参加多长时间的体育活动才能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没有统一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让学生适量参加体育活动,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我国中小学校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其根本原因是对体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的促进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事实证明,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学习。

  三、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策略研究

  引起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层面的,既有应试教育体制下社会、学校、家长等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原因,也有青少年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软硬件都不足的原因。

  造成应试教育体制的,并不是考试,而是在此背后形成的利益驱动。只有在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优秀是否的唯一的一个标准时,例如高考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时,应试教育才由此而生。考试,应该是衡量一个学生对于某一时期学习效果测评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考试这个工具而已。

  目前,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造成了学校、教师、家长都对体育不重视,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现象严重,同时,青少年学生课外时间,大部分用来参加补习班,参加体育活动也很难保障。基于这种状况,要把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核范围,并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青少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一)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双刃剑”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心。高考已经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21,22],但这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成绩纳入“中考”、“高考”,的确不用政府再三令五申,就可以马上引起老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但是,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结局就是,体育成绩成了有些家长弥补其他文化课成绩不足的有效武器,转变成逼迫学生过量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得高分。其次,体育考试究竟要考哪些科目,怎么测评?能否保证公正性?毕竟学校体育不等同于竞技体育,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天生身体带有残疾的学生无疑缺乏公平。再者,强制性进行体育考试,是否违背体育锻炼的内在规律?体育活动,应是一个自主参与并亲身体验的活动,被迫式的训练,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愉悦体验,进而影响其认知、品格的形成。鉴于此,强制性体育考试,利弊好坏难以评述。虽然说把体育纳入“中考”、“高考”是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问题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但可能其负面影响也比较多,比较折衷的一个办法,就是制定“中考”、“高考”体育成绩合格线,只要合格了,就可以参加“中考”、“高考”,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中考”、“高考”,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同时又避免过量锻炼的可能。

  (二)学校、家长、社会要重视体育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 刚 成 立,毛 主 席 就 提 出 了 “健 康 第一”,要求学校重视体育。蔡元培也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目前,学校、家长对学校体育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对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清楚。正如,杨江南老师所指出的,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学校、教师、家长、社会文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于德智体美劳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23]。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适量地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可以集中精力、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见图1)。体育,不仅“育体”,还“育心”。人体的身心可以互相影响,通过体育活动,人体的身心相互“转换”影响,共同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到,“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24]

  因此,体育应是德育、智育的基础,建议学校和家长对此进行深刻认识,可以进行特殊的实验,研究体育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最佳配比,优化配置体育活动和文化课程。【3】

论文摘要

  
  (三)课内课外改革相结合,建立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

  从时间角度来说,青少年体育锻炼有课上和课外两种,每周有2—3课时的体育课,为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途径,而青少年自主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就是他们在体育课上所学到的运动技能和培养起来的运动项目的爱好。那么,学校体育课面临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正如王登峰司长所说,我们的学校体育在教了学生14年后,学生依然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掌握。因此,他提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课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把运动技能的测试纳入体育课程考试,并进行等级区分,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等级,使学生喜欢上这项运动。其次,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创新。要充分利用短暂而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技能教学,增强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 吸 引 力,培 养 他 们 对 某 项 运 动 技 能 的爱好[25]。

  从场域角度来说,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有学校操场、社区健身场所、公共体育馆。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首先要有指导员或者教练,可以由专业运动员担任,或者具有专业知识的某个学生家长,甚至警察等,以公益性为主;其次,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成立青少年俱乐部,主要是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的培训,每个学生可以象征性地收取会员费,以支付教练吃住、来回路费、锻炼场地费用。第三,体育有关单位,设立针对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按年龄进行分组,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每种体育项目设立赛季,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赛季里,合理安排好比赛场次,每周都进行组队培训。青少年的体育赛事,其实质应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参与。

  毛泽东说过,“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只有有了兴趣,使孩子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才能体验到进行体育活动的快乐,才能长久坚持。从体育课上学习,到赛事、培训,形成完善的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不仅可以选拔体育人才,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和团队精神的养成,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自信等等。

  (四)完善社会测评、用人机制

  目前,我国人才评定标准不完善,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考评体系,造就了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普通大学、职业技校等毕业生的地位差异,而且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各公司招聘时争相抢夺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由此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气,“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在此利益驱动下,各家长想尽了办法,让孩子考上重点大学,高考就成了象征广大学生唯一出路的独木桥。与此相适应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考试成绩就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衡量标准,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各补习班的火爆,也侧面反映了广大家长的要求。目前的高考,俨然成了现代的“八股文”考试,只注重学生应试成绩,忽视具有长远意义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的人才。在某些工作岗位,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品格,比起学习成绩更重要,因此考试成绩,不应是成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形成,不是考试造成的,也不仅仅是由于学校追求“升学率”造成的,背后根本原因是,我国缺乏完善的人才测评系统,不能有效甄选出合格的人才,社会用人机制不完善,考试成绩才成了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如果不改变和完善我国现有的人才测评、甄选体制,社会任用人才唯重点大学为瞻,应试教育将很难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素质教育也很难推行。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体艺[2005]10号文件),2005-08-19.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2007-04-2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