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榆林学院引入健身秧歌课程的实践及成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0 共3217字
论文摘要

  健身秧歌是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和社会的现实情况,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专门组织了来自北京、河北、吉林、山东、陕西的秧歌专家和学者在北京进行研讨,确定以秧歌的形式推出新的健身项目,对传统秧歌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次对传统秧歌进行的“改良”。并于 2000 年 7 月 16 日创编出了第一套健身秧歌。2002 年 10 月正式完成了中青年健身秧歌的规定套路,称第二套健身秧歌[1]。

  它主要包括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山西秧歌等几大流派。其特点是活泼、生动、简练、优美、欢快,有利于学习模仿。在音乐的伴奏下, 用扭身与踏步舞蹈相结合,如“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前进扭步”,“扭腰步”等共 24 个手法和步法,并用一定的器材如扇子、手绢、花棍等进行的娱乐健身性的体育项目。目前,健身秧歌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全民健身计划的96 个比赛项目之一。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晨晚练点均有健身秧歌队伍,扭秧歌逐渐成为我国健身的第一运动,全国每天以扭秧歌的形式参加锻炼的人已超过 3000 万[2]。

  经常进行健身秧歌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同时可以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健身秧歌套路编排上,动作节奏由慢到快,从热身开始运动量逐渐加大,最后进行调整。

  老年人练习时心律为 120-140 次/min,中青年人练习时心律为 140-160 次/min,因此健身秧歌是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3]。

  在音乐上,根据动作内容进行了专门的创编,录制在录音带上进行伴奏,是一种可以在社会上以及各级院校广泛推广的体育健身项目。

  榆林学院自 2006 年 9 月开始,在大学二年级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将健身秧歌作为体育课教学的一项内容引入课程。经过两学期的教学尝试,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大学生。要求发育正常,身体健康,平时正常参加体育活动。

  1.2 研究方法

  1)在大学生中随机抽取 100 名(男 40 人,女60人)发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

  2)对 50 名(男女各 25 人)大学生在进行健身秧歌活动时的心率进行测定。

  3)参照公开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和测试结果(见表 1-表 3)。

论文摘要

  表 1 说明,在大学生中喜欢并愿意参加这项活动的占大多数,而且健身秧歌更受女生的欢迎。

论文摘要

  注:表中的篮球移动、曲棍球、羽毛球、网球、排球、高尔夫球等运动项目各参数来源于文献[3]。健身秧歌的参数为男、女生的平均值

    由表 2 可知,篮球移动和曲棍球的心率指标均高于健身秧歌,属大强度运动;健身秧歌与网球、排球和羽毛球的心率指标相近,为中等强度的运动。其代谢方式应为有氧代谢,因此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

论文摘要

  表 3 说明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学生的平均心率为142.75 次/ min,为中等强度的运动。

  2.2 分析

  1)健身秧歌是一种体育和秧歌结合的健身锻炼形式。它是以锻炼、娱乐、观赏和竞赛为一体的新兴体育健身项目。健身秧歌动作节奏欢快,运动强度较大,能以其独特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和音乐修养,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进友谊提高社交能力等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欢乐、有趣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4]。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对于健身秧歌这项运动易于接受。健身秧歌的套路编排不仅具有民族舞蹈的特点,而且从浓重原始的样式下,变成活泼的、生动的、现实的健身舞蹈,其音乐欢快,动作紧凑,非常适合女大学生健身。

  长期锻炼,不但可以提高女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对肥胖者还可起到减肥作用。本研究选用的第二套健身秧歌,动作节奏由慢到快,从热身开始,运动量逐渐加大,较适合于青年女性锻炼。它将以往的交际舞不断更新、发展,并赋予时代气息和体育竞赛性质。这就使健身秧歌不仅成为人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美化生活的良好方式,而且能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表 1 说明,在大学生中喜欢并愿意参加这项活动的占大多数,开设健身秧歌课会受到普遍欢迎。至于一部分学生对健身秧歌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主要是一年级学生),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精神生活比较封闭,再加上学校对健身秧歌宣传不够所致。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健身秧歌更受女生的欢迎。这主要是由于项目本身更符合女同学的心理特点。当然,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一时出现虽心里喜欢但不好意思参加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特别是男生)。只要进一步引导,这种状况很容易改变。

  2)健身秧歌在大学体育课中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其根本在于它是否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

  由表 2 可知, 篮球移动和曲棍球的心率指标均高于健身秧歌,属大强度运动;健身秧歌与网球、排球和羽毛球的心率指标相近,为中等强度的运动。本研究表明,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学生的平均心率为 142.75 次/ min,可见健身秧歌属于中等强度和运动量的项目。再者,健身秧歌的练习组合都在 3min 以上,其代谢方式应为有氧代谢,因此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

  3)健身秧歌运动不是竞技体育,但健身秧歌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之中的一种运动文化,是典型的大众文化。作为体育文化,健身秧歌运动是学生进行心理宣泄、挑战自我、展现自我的有效途径[5]。具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它是一种无声的优雅的形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陶冶情操、抒发情感和培养审美意识最好的方式之一,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对人充满关照和呵护的社会,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寻求精神的需要,在生活中寻求人之为人的根本,寻求精神的寄托。

  健身秧歌运动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流行文化,健身秧歌文化正适时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为人们营造了寻求精神慰籍的又一精神家园[6]。

  4)健身秧歌没有场地设备的限制,简单易行,易于普及。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健身秧歌是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功能,又具有很强的陶冶情操的功能,而且运动强度适中,并且不受场地、年龄、性别条件的限制,简单易行,因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7]。

  健身秧歌在大学体育课中的普及是符合教学改革方向,合乎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因而也是可行的,非常必要的。

  3.2 建议

  1)一部分学生对健身秧歌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精神生活比较封闭,再加上学校对健身秧歌宣传不够所致。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舞台表演的宣传,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健身秧歌锻炼身体的价值和意义。

  2)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束缚,男学生不好意思参加,所以在健身秧歌课上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解放思想,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逐步提高社交能力和审美能力。

  3)由于健身秧歌上、下肢活动和中小肌群的练习较多,所以要注意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安排一定量的身体素质练习和专项练习。

  4)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如乐感、基本姿态、运步方法[8]、扇子、手绢、花棍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和舞蹈姿态,为学好健身秧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 月.论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85-1487.

  [2]王晓红,魏 永,闫 虹.我国健身秧歌理论研究评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 32-34.

  [3]李芬兰.高校体育课开设健身秧歌运动项目初探[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5):89-90.

  [4] 冯张昌.新兴的健身项目—健身秧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109-111.

  [5]孙永泰,赵志忠,谷 枫.健身秧歌文化管窥[J].体育科学研究,2005,9(3):34-36.

  [6] 卫志强,马俊成.健身秧歌简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6,3(4):60-63.

  [7] 李先勇,朱书祥.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76-78.

  [8]黄显忠,吕 超.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商学院学报,2006,20(4):119-121,12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