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体育基础课的概定
体育基础课是一门针对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普通学生进行的以强化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使学生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技术及其理论知识,并对专项进行介绍,为专项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2、 高校体育基础课的目标及任务
2.1 目标
本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身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身体的基本训练和体育基本理论的教育,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专项选项课打下良好基础。
2.2 任务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身体锻炼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后续体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掌握身体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力量、跳跃、耐力、柔韧等的练习方法,增强力量、柔韧、跳跃等基本素质,增强心肺机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 高校学生体质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体质现状
2004年12月成都某高校一名大一男生参加1500m长跑锻炼时,猝然倒地,随即休克,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2012年12月东华大学一男生在1000m体测中半途倒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逝世。像这样的事例还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体能下降很明显,心肺功能差,稍微跑一跑就不行;肌肉无力,不少同学的关节很僵硬,和60多岁老人的关节差不多。”浙江大学的体育老师韦俊芳很无奈。
3.2 原因分析
部分省份抽查显示,教育部规定的1400多堂体育课充满“水分”,开课率不足、锻炼密度不大,小学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到56%,初中达76%。更令人担忧的是,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也不大,如果按通常40%的练习密度计算,16年中只有12天时间的有效锻炼。
没有时间和强度的保证,学生的体质怎能提高。到了大学,学生空余时间多了,体育课也得到很好的保证(没有其它科的老师占有,下雨天也能在室内进行)。但是又出现一些宅男宅女们,他们在寝室上网或睡觉。没有做够运动,心肺功能得不到锻炼,功效就会下降,同时人身体的气血运动的速度缓慢,体内的垃圾及毒素不易排出体外,人体免疫力就降低,人就会生病,碰点超负荷的强度,身体就适应不了,而出现猝死或受伤的事故。
因此要让学生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我们对每一节课要在科学的设计的前提下结合艺术的教学,培养他们对某项运动的兴趣,积极地参与运动体验,学生只有在课上享受了,快乐了,学生才会有课下练习的可能,只有课内课外的练习时间保证了,学生增强体质的目标才有实现。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
4、 较好完成高校体育基础课的目的及任务实施办法
随着时代的前进,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在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去迎合他们及时代的需要。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科学的设计时,不仅要从生理方面,还要从心理方面,甚至是灵(意识)方面,同时结合艺术性教学。艺术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艺术。艺术能用激发他人思想和情感的形态或景象来表达现实,这样能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动”转变成“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主动”,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所教的内容、方法与思想要为学生所用,便于他们课外自学、自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何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担心,还会为以上所列出的现象而焦虑、紧张吗,不会的。因此对一节课要科学的设计,艺术的创造,这是我们高校体育教师迫在眉睫的当下任务。
4.1 前提—— 科学的设计
以往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只是进行身体的锻炼,即生理方面的训练。随着时代的前进,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在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科学的设计体育教学课堂,不仅要从生理方面,还要从心理方面,甚至是灵(意识)方面。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的办法,应让学生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
4.2 保证—— 艺术的教学
在科学的设计教学课堂的基础上把艺术性教学引进课堂,把艺术性融入教学,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语言(设问、提问、讨论等)与非语言(肢体语言)讲解与学生身体健康的话题(呼吸与生命和生命长短的关系、人们常说的千年鹤万年龟的道理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认真而快乐练习。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动”转变成“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不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健身、健心又健脑的目的,就会大大减少因参加体育锻炼而猝倒的现象,其机率降到零。
4.2.1 语言与非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一项教学基本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讲解中讲究语言艺术性,通过简明扼要,生动、饶有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解能使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语言词语要准确、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特点,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流利顺畅地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听得清晰、明白、舒服。同时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哲理,也就是说体育学习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在教学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非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等)的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ok、竖起大拇指等)、表情(微笑、赞许等)、姿势等,做到赞许和激励学生,让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体育活动。
4.2.2 组织的艺术
由于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维也在与时俱进,因此不仅教师的讲解、示范、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组织也要一定艺术性,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独特,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个性,创意性情境,开拓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思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他们所面临的现实,能机智地、灵活地做出多种方案,并迅速进行优选使学生身心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例如一节课的素质练习是蛙跳,学习动作技术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事,老师让学生自己想象青蛙向前进是怎样的动作,再通过学生用绳子自摆图案练习跳远,让学生体会向上、远跳的动作。通过老师的改变使学生们感觉到课堂的新颖,兴趣大增,使学生更快的掌握了动作技术,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分组进行比赛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在欢乐的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大腿力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 . 3 结合科学的设计, 艺术的教学
艺术需要科学,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中有科学,科学中有艺术。艺术的科学,科学的艺术,都很深奥,也很大众。教师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科学的设计,课堂的组织要有艺术性,艺术不是唯一的,是多样的、多彩的。同样的一节体育课,只有科学的设计与艺术的教学相结合,教师才会展示出不同的艺术,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体育基础课教学教师不仅要从生理、心理及灵(意识)方面科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艺术的教学,即示范与讲解艺术、组织教法艺术、气质与仪表艺术、教学环境艺术等,而且还要把科学的设计与艺术的教学要相互结合,让学生享受每一节课,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双俊,王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瑜伽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56-157.
[2] 杨德敏.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62-163.
[3] 骆秉全.体育课教学艺术问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