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高中体育课中应急生存教育开展问题与路径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作者:吴冬杰
发布于:2020-11-09 共3114字

  摘    要: 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应急能力。学校应重视应急生存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不断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可行性,旨为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应急生存; 可行性;

  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应急生存教育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目前我国高中学校的公共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存在着很多不安定因素,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救能力和应急生存能力,接受必要的应急生存教育。高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应急生存教育,将体育教学的特点与应急生存教育过程相融合,在体育课堂上对应急教育进行丰富和延伸,以提高学生对应急生存教育的实践能力。

  1、 应急生存教育的特点

  1.1、 综合性比较强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遇到的突发情况种类较多,这些突发情况对学生的应急生存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急生存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灵活且完善的应急处置技能。在对学生进行应急生存教育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很多教育方式都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使得应急生存教育的考察范围变得更加综合和全面。其主要涉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应急生存教育的综合性相对较强。

  1.2、 涉及的领域相对多样

  应急生存教育不仅涵盖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还包括对人为不安定因素的处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洪水等,在面对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时,学生需要具备不同的应急生存能力,所以应急生存教育涉及的领域就会比较丰富。此外,人为危险因素也是高中生比较常见的危险情况,如每年都会有发生在高中生身上的抢劫、绑架等案件,应急生存教育也需要涵盖这些领域。应急生存教育应尽可能拓宽应急生存教育范围,保证高中生的相对安全。

  1.3、 过程应保持连续性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应急生存教育,对学生宣传一些自救方法,学生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自己,也能够更加自如地面对一些突发状况。应急生存教育不仅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还应保持相应的持续性,在任何一个教育环节都要实施应急生存教育。高中阶段的应急生存教育应侧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演练的融合,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教育部门也要确保应急生存教育的持续性,通过长时间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高中体育课中应急生存教育开展问题与路径
 

  2、 应急生存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生存教育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

  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很重视应急生存教育的开展,并在教育纲要中专门设置了与应急生存教育有关的教学目标,教师也应根据相应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进行相关教育后应具备一定的应急生存技能,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也能够自行处置。现阶段我国很多高中在应急生存教育方面都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整个应急生存教育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国家教育部门也为学校制定了教学目标,但教师仍然没有找到适合的教学发展方向。很多学校的应急生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导致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遇到阻碍,。

  2.2、 缺乏与应急生存有关的实践演练

  应急生存教育大多在事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安定因素的出现也是比较突然的,学生需要在接受应急教育之后自行解决这些突发状况,提升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存能力,所以教师应定期举办与应急生存教育有关的演练,为学生模拟一些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现阶段很多高中学校在应急生存教育上只注重理论教学,缺乏与应急生存有关的实践演练,考核方式也以笔试为主,忽略了学生对应急生存理论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运用过程也不是十分灵活,不能完全实现应急生存教育的实际意义。

  2.3、 应急生存教育的开展方式比较单一

  由于应急生存教育的综合性较强,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现阶段我国很多高中学校仅仅通过开设应急教育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应急生存能力,教育的开展方式相对单一,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的应急生存知识,在经历某些危险情况时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此外,单一的应急生存教育方式也会使更多的学生感到疲惫,进而不能够完全意识到应急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急知识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很大的关联,削弱了应急生存教育的作用。

  3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3.1、 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包含着应急生存教育

  体育教学与应急生存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需要在体育课堂上让高中生养成运动的习惯,并维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些都是应急生存教育开展的基础。体育项目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加顺利地开展应急生存教育。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很多防卫动作都与体育教学有关,如在篮球学习中训练的躲闪过人技术、在健美操中练习的滚翻技术等,这些动作的长期练习会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做出下意识保护自己的动作。也就是说,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些应急生存基本动作的训练。

  3.2、 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应急生存要素契合

  国家教育部门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了如下规定:首先要锻炼高中生的身体机能,提升身体控制能力;其次要对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进行锻炼,让学生会获得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应急生存的教育要素与体育教育的目标相一致,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能力。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应急生存教育的基本领域,也就是说,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应急生存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应急知识的了解,使整个应急教育流程变得更加完整,提升了体育教育与应急生存教育的契合性。

  3.3、 体育教学的特性保证了应急教育的连续

  应急生存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连续性,需要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演练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定期得到应急生存的锻炼。很多学校会专门设置应急生存教育课程,但由于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不能够完全发挥出相关教育的作用,不利于连续性的体现。国家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有明确的规定,高中每周应保持至少3节体育课,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锻炼时间,在体育教育阶段开展应急生存教育能够确保教育的连续性,保证学生每个星期都能够得到至少1次的应急生存训练,有利于应急生存知识的学习。

  3.4、 进一步减少了应急教育的设备和场地投入

  应急生存教育对场地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除去一些相对专业的器材外,很多教育设备都能够与体育教育的设备相重合,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开展应急生存教育能够实现教学设备的共用。比如,应急生存教育中身体素质的提升可以利用体育课堂上的健身器材,前滚翻练习可以利用体育课堂上的海绵垫,将二者融合减少了应急生存教育设备的额外引入。而且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进行一些重要的应急生存演练,如地震演练、火灾演练及伤员救治演练等都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开展,在操场上进行相关实践,少了场地的投入。

  4、 结语

  应急生存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应急生存教育时,既要对学生进行应急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应急生存的实践训练。体育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出应急生存的重点要素,并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应急生存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推动了应急生存教育的进程。体育教师应不断增强应急生存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联系,确保二者的融合和开展,并充分发挥出应急生存教育和体育教学的作用,以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雷.初中体育教学应重视应急生存教育[J].田径,2019(6):15-16.
  [2]刘丹宁,倪仲贤.体育课程实施应急生存教育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7):44-45,47.

相关标签:三生教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