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 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实施自我控制反馈教学实验。结论:与简单运动技术相比, 自我控制反馈教学法有利于复杂运动技术的学习;与单纯语言反馈相比, 录像反馈更有利于复杂运动技术的学习。建议: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 帮助学生确立自身运动技术的正确性;鼓励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反馈学习法,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教师在运动技术教学课堂中使用现代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优化运动技术学习环境, 配好体育教学场地, 配足运动技术学习器材。
关键词: 自我控制反馈; 技能学习; 教学方法;
Abstract: By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on the selfcontrolled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in Ping-Pong class.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conducive to learn for complex sports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ones in self-controlled feedback teaching class.And compared with the language feedback, the video feedback behaves better.The suggestions are following:giving students appropriate autonomy to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offering students positive feedbacks to help them establish their own sports technical correctness,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various learning methods of feedback to improve their self-efficacy, motivating teachers to use modern multimedia and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equipment in sports technology teaching, optimiz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sports technology with better teaching places and the more sufficient learning equipment.
Keyword: self-controlled feedback; skill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1、 研究目的
高职体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传习运动技术、健身锻炼方法与手段, 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习惯。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理论研究落后, 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被动学习现象明显;考评方案死板, 难以起到促进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体育资源紧张、体育事务性工作多,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此, 本研究设计了自我控制反馈教学实验, 在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实践, 探究不同反馈形式对不同复杂程度运动技术学习的影响。通过本实验证明自我控制反馈教学在运动技术学习中的效果,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提升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控制反馈”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查阅有关高职体育改革、乒乓球教学、运动技能学习、反馈、自我控制反馈等相关主题的文献, 围绕本研究主题开展文献分析与综合, 形成对乒乓球教学实践的科学认识, 为本研究引用资料、研究设计、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2、 数理统计方法
采用EXCEL、SPSS17.0软件, 对实验中所得数值和教学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3、 教学实验法
以自我控制反馈理论为基础, 设计相应的教学实验并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实践, 探讨自我控制反馈教学法对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被试的基础水平测试
本教学实验所选取被试的乒乓球技术基本处于零水平, 且随机分成简单任务组和复杂任务组。练习前各组的基础水平测试显示, 动作准确性得分差异不显着, F=0.025, P=0.876;动作技评得分差异也不显着, F=0.764, P=0.613。结果证明, 各组间、组内被试的乒乓球初始技术水平相当。
图1 自我控制反馈次数趋势图
3.2、 自我控制反馈组的反馈次数
在练习过程中, 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平均请求了5.633次反馈, 相对频率为5.633%;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录像) 反馈组平均请求了4.300次反馈, 相对频率为4.300%;简单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平均请求了4.233次反馈, 相对频率4.233%。结果表明,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 不管是学习简单任务还是复杂任务, 被试在练习前期寻求反馈的次数较多,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 寻求反馈的次数呈下降趋势 (图1) 。
3.3、 10min即刻保持测试结果
3.3.1、 10min即刻保持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分析。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 被试休息10分钟后, 对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2) 。10min即刻测试简单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5.5, SD=0.65, 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4.3, SD=0.43, 两组进行比较可得F=22.112, P=0.000**, 说明不同难度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下准确性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简单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不显着, F=1.636, P=0.192;表明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显着。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非常显着, F=11.382, P=0.003*;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更显着。
图2 不同难度任务条件下10min即刻保持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图3 不同反馈形式对复杂任务条件下10min即刻保持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 被试休息10min后, 对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录像) 反馈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3) 。复杂任务语言反馈和录像反馈组的差异不显着, F=0.158, P=0.867;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即刻保持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影响较小。
3.3.2、 10min即刻保持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分析。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 被试休息10min后, 对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4) 。10min即刻测试简单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技评得分 (均值) M=76.8, SD=4.56, 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68.5, SD=5.38, 两组进行比较可得F=27.832, P=0.000**, 说明不同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中技评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简单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不显着, F=1.523, P=0.203;表明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显着。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非常显着, F=23.175, P=0.000**;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非常显着。
图4 不同难度任务条件下10min即刻保持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图5 不同反馈形式对复杂任务条件下10min即刻保持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 被试休息10min后, 对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录像) 反馈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5) 。复杂任务语言反馈和录像反馈组的差异不显着, F=0.239, P=0.768;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即刻保持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影响较小。
3.4、 24h延迟测试结果
3.4.1、 24h延迟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分析。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 被试休息24h后, 对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延迟测试, 将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6) 。24h延迟测试简单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5.03, SD=0.45, 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3.83, SD=0.38, 两组进行比较可得F=23.576, P=0.000**, 说明不同难度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下准确性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简单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不显着, F=0.410, P=0.529;表明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校效果不显着。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非常显着, F=13.579, P=0.001**;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非常显着。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 被试休息24h后, 对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录像) 反馈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准确性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7) 。复杂任务语言反馈和录像反馈组的差异不显着, F=9.135, P=0.007;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延迟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影响较小。
图6 不同难度任务条件下24h延迟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图7 不同反馈形式对复杂任务条件下24h延迟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比较图
3.4.2、 24h延迟保持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分析。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 被试休息24h后, 对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8) 。24h延迟测试简单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技评得分 (均值) M=70.08, SD=7.35, 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准确性得分 (均值) M=66.09, SD=7.27, 两组进行比较可得F=26.582, P=0.000**, 说明不同难度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下技评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简单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不显着, F=0.009, P=0.931;表明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显着。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配对组的差异极其显着, F=27.352, P=0.000**;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非常显着。
图8 不同难度任务条件下24h保持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比较图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 被试休息24h后, 对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组与复杂任务自我控制 (录像) 反馈组被试进行发球技术的即刻保持测试, 将测试的技评得分 (均值) 进行分析 (图9) 。复杂任务语言反馈和录像反馈组的差异极其显着, F=25.783, P=0.000**;表明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24h延迟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影响非常大。
图9 不同反馈形式对复杂任务条件下24h保持测试技评得分 (均值) 比较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教学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 (1) 与简单运动技术相比, 自我控制反馈教学法有利于复杂运动技术的学习;第二阶段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设 (2) 与单纯语言反馈相比, 录像反馈更有利于复杂运动技术的学习。具体如下:
4.1.1、 本教学实验被试的基础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各组间、组内被试的乒乓球初始技术水平相当。
4.1.2、 发球技术练习阶段, 不管是学习简单任务还是复杂任务, 被试在练习前期寻求反馈的次数较多,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 寻求反馈的次数呈下降趋势。
4.1.3、实验的第一阶段, 10min即刻测试结果表明, 不同难度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下准确性得分 (均值) 、技评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显着。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更显着。
4.1.4、 实验的第二阶段, 10min即刻测试结果表明, 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即刻保持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技评得分 (均值) 影响较小。
4.1.5、实验的第一阶段, 24h延迟测试结果表明, 不同难度任务在同样的反馈形式下准确性得分 (均值) 、技评得分 (均值) 差异性非常显着。在简单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显着。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自我控制 (语言) 反馈学习的学习效果非常显着。
4.1.6、 实验的第二阶段, 24h延迟测试结果表明, 在复杂任务的学习中, 不同反馈形式对延迟测试准确性得分 (均值) 影响较小, 技评得分 (均值) 影响非常大。
4.2、 建议
4.2.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帮助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能促进学生对反馈寻求的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
4.2.2、多给予学生积极地反馈, 帮助学生确立自身运动技术的正确性。不仅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运动技术的错误方面和寻求如何改正的指导信息, 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机, 鼓励学生巩固正确的运动技术。
4.2.3、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自我控制反馈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提供多种形式的反馈学习法, 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策略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2.4、鼓励教师在运动技术教学课堂中使用现代多媒体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准确、方便的学习资源。
4.2.5、实施小班化教学 (30人左右) , 保证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与权益。
4.2.6、优化运动技术学习环境, 配好体育教学场地, 配足运动技术学习器材。
参考文献:
[1]高平.不同频率反馈对学习太极拳效果试验研究[J].体育科研, 2005 (4) :65-67.
[2]夏忠梁, 刘晓茹.不同频率反馈对学习篮球投篮效果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 :100-102.
[3]陈敬, 章建成, 金亚红.任务性质对反馈频率适宜值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32.
[4]汤翠翠.运动技能学习中影响自我控制反馈效果的若干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0.
[5]贾恩峰.不同频率语言操作反馈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5)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