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数据分析法等对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查找影响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为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扬州市江都区; 农村中学;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根据教体艺[2006]6号文件, 从2007年开始,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目标。为贯彻落实这一方案, 全国各中小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体育大课间就是其中活动项目之一。大课间的运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出台相应《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文件、“体艺2+1”活动、政策都要求各学校加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要求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这一目标。
1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扬州市江都区26所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的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影响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因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的现状分析
2.1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项目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大课间开展的项目有21所以跑步的形式为主, 5所学校采用其它形式, 一般都是到了大课间时间, 学生到操场跑道上以班级为单位集中, 然后进行集中有序的跑步, 在跑步期间, 体育老师、班主任进行管理。因项目单一,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遇下雨天, 天气不好的情况, 学生就在班上自习。少数学校进行球类项目或特色项目的分组轮换进行, 即以年级或班级为小组、两周或一个月为时间段进行项目的轮换练习, 体育教师为技术指导,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助管理。
2.2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活动时间及地点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活动时间一般是下午2节课以后, 课间休息时间, 大课间的时间为30分钟,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 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地点为室外田径场。只有进行分组轮换的学校会用到其它场地或校园内的有效空地。
2.3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与组成人员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每个中学都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 一般以跑步为主, 少数学校自由活动, 个别学校分组轮换, 根据走访相关体育老师, 执行的时间标准不统一, 有学校活动半个小时, 有学校活动10分钟就草草了事, 回教室做作业了, 一旦上面过来检查时就按照三表严格执行。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一般都成立了管理机构, 校长为组长, 分管体育的校长是为副组长, 组员为班主任、体育老师, 具体执行的都是体育老师, 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适当的协助管理。因为观念问题, 大多数教师认为这是体育教师的事情, 虽然有任务安排但实际工作中, 与学校和体育教师配合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导致大课间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进行观念更新:大课间不是体育老实一人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 这样才能顺利而有效的实施大课间。
2.4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组织形式与指导
根据调查结果,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是跑步与自由活动, 分组轮换的内容分为篮球、乒乓球、跳绳等项目, 跑步的快慢都是体育老师在排头加以控制, 这主要是保证学生的运动量与强度, 以及大部分学生身体承受能力, 防止受伤。在学生分组轮换时, 体育老师主要负责技术指导, 班主任主要是兼顾大课间活动的安全, 但由于体育教师的缺乏, 技术指导的范围和效率不是很高。
3 影响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的因素
3.1 思想上不够重视
当前扬州市各地区评判学校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以升学率高低为主, 因此各个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升学率, 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来自家长和学生。各个学校虽然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也进行了广泛的体质健康的宣传, 但学生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 尤其是家长, 认为只要成绩好, 一切都好, 成绩好就能考上好的高中, 进而考上好的大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下, 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甚至学生的睡眠都得不到保证, 更不用说锻炼身体。第二方面来自学校、教师。学校虽然成立了工作小组也做了任务分工, 但是由于体育专职教师的缺乏, 项目开展存在技术指导的困难, 其他任课教师的责任推卸, 认为这是体育教师的事情, 工作配合不积极。
3.2 场地、器材原因
通过对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26所学校调查, 全部都有室外的风雨操场, 学校都建有室外篮球场、乒乓球水泥台, 但只有大桥镇中一所学校有体育馆, 大多数田径场无人管理, 有的已经受损, 并未得到及时的维修。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不能够满足学生课外活动所用, 因为体育大课间活动, 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全部走出教室参加活动, 从而活动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如开展除跑步之外的活动, 如打羽毛, 一没有场地、二球拍羽毛球也不够。有些体育器材是属于易耗品, 在正常损耗之后不能及时的补充。
3.3 课间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根据体育大课间的现状分析, 多数学校以跑步为主, 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大课间的课外活动, 说明了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的创新不足, 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专职专项教师的缺乏是技能类项目开展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学生缺乏技能类项目活动的自信心, 也会导致学生不选技能类项目。
3.4 师资、经费不足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的体育师资缺乏, 根据调查, 很多体育老师并不是从正规体育院校毕业, 因体育师资不够, 临时抽调过来担任体育老师, 有的学生近二十个班级体育老师只有三个, 还有兼顾班主任、学校管理工作, 体育老师除了上体育课, 还要负责广播操、学生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自然在体育大课间的时间精力有限。当然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经费相对较少, 花在体育大课间的费用几乎没有, 这也导致了场地、器材得不到满足的原因。
3.5 组织实施不到位
虽然扬州市江都区各级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但在执行方面并不到位, 实施过程人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学校并没有详细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以及应对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处理方法, 明确老师的分工, 下雨天气如何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措施, 在实施体育大课间中实施的时间长短、实施的项目, 组织的形式, 学生的运动量与强度问题都应该考虑。
4 对发展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对策研究
4.1 完善管理机制, 增加体育大课间的重视程度
学校在成立管理体制后要明确体育大课堂的分工, 提高各位老师对体育大课间的认识和重要性, 成立以校领导主要负责, 体育老师牵头, 班主任主要管理, 任课老师协助等管理体制, 明确各自的分工, 同时,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思想宣传, 让学生家长了解到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意义, 身体健康是当前学生第一关注的问题, 从而引起他们的重视, 引导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大课堂活动。学校也应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投入,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职工体育活动, 形成一定的体育氛围, 让教师也爱上体育运动, 这样让教师参与大课间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一举两得。
4.2 加强场馆、场地、体育器材建设
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应加大对体育资金的投入, 加大对体育场馆、场地的建设, 对还有建设室外橡胶跑道的学校应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建设, 有条件的学生逐步申请室内体育馆的建设, 没有条件建设室内体育馆的可利用教师或一定的室内场所建设室内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舞蹈房、瑜伽馆等室内场地建设, 满足在下雨天或特殊室外不能活动的情况下, 学生到室内活动, 加强足球场、篮球场的维护, 保证运动设施的安全, 定期对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架、单杠、双杠、沙坑检查、维护、修理。确保学生运动安全, 加大体育器材购买力度, 学校的体育器材要能够满足学生大课间开展不同项目活动的需求。
4.3 加强师资培训
教育局、学校应加大体育师资的引进力度, 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首先通过聘请有水平、有能力的知名体育教师作为兼职老师到学校指导, 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 为更好开展体育大课间服务。有资源的学校还可以跟专业的俱乐部合作, 让俱乐部方面提供专业的教练到学校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和训练, 提高学校的教学和训练水平。其次学校应带领体育老师到体育大课间开展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先进的做法, 来提升体育大课间的管理与组织实施水平。
4.4 丰富内容、创新组织方式与手段
体育大课间学生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增加, 可增加学生喜爱、能够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舞蹈、跆拳道等项目, 供学生自主选择, 丰富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 以学生兴趣为主, 学生变被动参与运动到主要参加锻炼。在组织方式与手段方面, 教师应精心设计, 有详细的活动计划与措施, 对于突发事件有应急预案。例如:学生在大课间期间前5分钟必须进行跑步活动, 这样既保证了运动量又做好了准备活动, 然后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 体育教师指导, 班主任管理, 不允许学生会班级看书、作业, 做好考勤工作, 体育教师对于组织形式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变化, 创新组织方式, 如采用游戏法, 竞赛法、自我创编等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体育大课间的效果肯定会有提升。
4.5 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于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学生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 只要参加就要积极鼓励, 对于在大课间表现积极的在体育成绩上给我适当加分, 班主任在学生评奖评优方面给予重点加分, 对于组织的好的班集体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 从而发挥班集体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开展, 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R].2007.7号。
[2]王震宇。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5:242.
[3]王亚亚。河南省沁阳市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J].运动, 2016, 134 (03) :53-54.
[4]张源。寿光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 2014:23-24.
张敏.对扬州市江都区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