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2012年这12年里,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从2004年的亚洲杯亚军到2011年的小组未出线,从2002年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到2012年失去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资格。而作为我国足球的基础与未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从2000年的61万人到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还不到6万人。12年间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萎缩了10倍有多。而按照国际足联的的相关数据,青少年足球人口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比例是127∶1来计算,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萎缩的幅度更是让人咂舌。为何会在短短12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会萎缩的如此严重,究其原因是是多个方面的,经本人研究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因素。
1 家庭与爱好因素对青少年足球人口萎缩的影响
(1)国家是由无数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同时也是每个青少年身心发展重要与最根本的场所。而家长不单只是一个家庭的决策者,同时是青少年人生中的首位导师。所以家长对足球的态度,往往决定了青少年对足球的参与程度与态度。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与收入情况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且形式越单一,职业就相对越稳定,同样收入也会越高且越规律。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如干部、白领职业的家长在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态度上是相较于工人、私营业主职业的家长要弱。这是因为前者的较高生活水平是依赖稳定职业收入。进而他们会从自身的经历去理解,就更倾向于希望培养青少年在考学上多花精力从而以后像自己一样有个相对稳定工作。所谓在孩子的业余生活中会选择那些对考学有帮助,对抗性不强,不易造成受伤的活动,如绘画与乐器。而足球这项高对抗、低产出的活动自然不是理想的。而后者其工作相对变化的可能性加大,生活水平维持是依赖更多精力付出而换来的。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规划和干预自己的孩子,自然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
(2)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家长对足球的态度对青少年是否参与有重大影响。从社会学的原理方面来说,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家庭。其在青少年社会化所起到的作用是任何其它社会团体与组织无可替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爱好与擅长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因果顺序,而且大多数人的爱好更倾向于自己所擅长的。上文已经提到收入较为多变的家长会比收入稳定的家长更容易选择足球运动作为爱好来充实孩子课余生活。所以收入较为多变的家长,其孩子更容易接触到足球运动,进而变成爱好。更有一小部分家长希望孩子通过从事足球运动这个途径来改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孩子自己的人生。但是这类家庭大多数自身的经济水平较低,使其改变家庭与自身的愿望得以实现的几率十分渺茫。其原因会在下文中软硬件条件因素对青少年足球人口萎缩的影响会讲述。
2 软硬件条件因素对青少年足球人口萎缩的影响
足球作为一项高对抗的团体运动,进行这项运动,软硬件的支持是离不开的。从硬件上来说,场地与器材是必不可少的,从软件上来说,若要系统的进行,具有相应的专业足球知识的引导者是不可或缺的。
(1)硬件条件因素中的场地,可以分为规范场地和非规范场地
①在规范场地中,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不乐观的。我们不能只单看一个城市足球场地的多少来衡量。因为作为以应对青少年足球人口参与足球运动的场地,基本是以免费或低价向公众开放的。以我国两个足球特区(广州、大连)为例,表1是广州市与大连市足球场地相关信息。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的两个足球特区广州与大连,对社会公开的足球场地没有免费的,就连每小时场租费低于110元的也没有一个。这表明了,按参加足球运动正规运动员人数(22人)计算,每人每小时出资5元或以下是无法找到场地进行足球运动。对于处于消费者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每小时5元的价格基本已经达到可接受的上限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青少年若要在学校以外的地点进行足球运动,是不可能找到自己可以负担且相对规范的场地。
进而我们可以得到,就单单从参加足球运动的场地这一硬件条件方面来说,要保障能长期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家庭要从经济上额外资助。
②如果降低进行足球运动的场地要求,还是不能解决场地问题。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中,与之相应配套的公共开放空间一方面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超负荷使用或出现零使用等情况;另一方面同时也存在边角空地被荒废的情况,没有人性化的从市民自身需求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等问题。而且大部分公共开放空间一直是处于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这样造成大片的公共开放空间无法使用。就更谈不上可以让青少年找到一块既不影响他人,又不对自己形成安全隐患的场地空间进行足球运动。
(2)软件条件因素中,缺少具有一定足球专业水平的人才来进行足球运动普及工作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一方面依靠学校,另一方面来自社会。
①从学校层面上看,作为培养专业足球教育人才的各大体育院校,每年的招生总体情况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足球专项的学生远远低于同属于“三大球”的篮球专项。而在就业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足球专项的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足球相关的工作的也比田径,篮球等专项的学生少。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大中小学校招聘体育教师中。例如表2所示的2012年广州体育教师招聘专项情况。
②从社会层面上看,一方面虽然我国在2009年11月开始面向全国开展亚洲D级足球教练员培训,意在推动“草根足球”环境良好发展。但是没有把培训管理作为日常工作来抓,在培训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培训的组织和档案建设,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建设,以及对培训对象的评价、人才发现和选拔等方面,都没有建立起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平台。一方面与各级足协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不到位相关联;另一方面是相关业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敬业态度存在问题。虽然足球改革过程中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各类人才,但目前的人才队伍根本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各类人才严重匮乏。在青少年培训体制方面,随着进入职业联赛不久,把原有的青少年培训全面实施市场化,但当中存在着政策太宽、准入门槛太低的问题,前期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兴旺时期。除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之外,包括业余俱乐部、足球学校、培训中心、足球训练营和足球培训班等等,有的城市竟有数百家培训单位。但由于培训机构的管理缺乏规范,再加上没有严格且系统的教练员资格审核制度,所以乱收费、无证上岗、误人子弟的现象非常普遍,前期的兴旺也只是昙花一现。
3 社会氛围因素对青少年足球人口萎缩的影响
3 . 1 社会氛围因素包括足球行业环境氛围、社会媒体引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我国足球行业的亚健康的环境是因为自从我国将足球运动进行职业化的改革,原意是希望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促进我国足球水平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但是由于没有在实行职业化的同时建立运行必须具备的配套制度、法律及行业法规来约束。虽然我们的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建立基本法律章程的基础上,陆续颁布了有关职能管理、经营运作、运动训练和权力权益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意在使足球行业的运行与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这一系列运行规章与管理办法的出台过于草率,并没有在颁布前实行充分的论证,在加上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和素质不高,脱离现实行政作风,造成了无法可依、有章不守和监管不力等现象。这导致行业中的集体或个人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而做出违背诚信甚至是违法的事情。自然而然假球、黑哨、赌球、罢赛、打人等不良风气屡见不鲜,致使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逐年下降,进而远离足球。
3 . 2 社会媒体引导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在现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到了之前一直未有的高度,社会大众对我国足球行业的亚健康状态有情绪是理所当然的,应对这些情绪就像治水一样堵是堵不住的,一方面要靠足球从业人员的真抓实干扭转当前境况,而不是通过几个反思会议来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媒体对民众的情绪要采取适当引导。中国足球出现了问题,每个民众都有权知道当中发生了什么,告知是媒体的责任。同时在对现状的痛心疾首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让社会各阶层加入到发展中国足球的工作中来,这同样也是媒体的责任。可是就在这样的时期,有些主流媒体却选择了不播也不报道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事情。此行为也许是出于利益,但是对风雨飘渺中的中国足球不外乎是雪上加霜。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媒体是作为青少年认知这个世界的最主要途径。有关调查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媒介让他们了解到足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电视观看足球现场比赛,对培养足球方面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媒体的不转播不报道的态度,无外乎向青少年转达了一种远离足球的思想。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的迅速萎缩是家庭与爱好、软硬件条件、社会氛围各因素集结起来造成的,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要扭转这个态势,不能只针对某个因素单一的去处理。培养与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因素的影响,建立一个事先经过充分论证的机制,从而促进系统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1):33-35.
[2] 李勇.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成绩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1):56-57.
[3] 刘夫力,李红.我国足球体制运行中十种矛盾关系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6):51-53.
[4] 林慧莲.论家长的过高期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6(12):44-45.
[5] 唐若莹,林驰,何同浚,等.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商务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现代园艺,2012(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