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问卷表设计分析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熊婧
发布于:2019-04-02 共2686字
  摘要
  
  自我倾注主要指个体对自我内在情绪和躯体状态的觉知与关注,它被视作社交焦虑者的核心认知特征.有研究者认为不同方式的自我倾注拥有不同功能:体验式自我倾注有利于情绪加工、更新和调节,分析式自我倾注则引发过度思虑和负性自我评价.但已有研究未进一步分析两种自我倾注方式各自的因子结构,关于体验式自我倾注的积极功能和分析式自我倾注的消极功能也未得出一致结论.因此,本研究从社交焦虑角度,通过质性分析和量表编制建构了更系统更清晰的理论框架,并为探究自我倾注提供了测量工具.
  
  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事后编码明确了大学生对自身社交焦虑反应进行自我倾注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第二部分基于理论模型,结合文献查阅、小组讨论进行量表编制,通过初测和正式施测后的项目分析与因子分析对题项进行了删减,并检验了正式量表的信效度;第三部分对祥本数据进行了人口学变量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觉知到自身社交焦虑反应后,大学生的体验式自我倾注可归为"羞怯"、"惊慌"、"从容"三类,分析式自我倾注可归为"自我责难"、"积极赋义"、"后果设想三类".
  
  2.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量表共20个项目,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结构,二阶分为"症状接纳"和"症状拒斥"两个因子,其中,"症状接纳"包含"从容"和"积极赋义"两个一阶因子,"症状拒斥"包含"羞怯"、"自我责难"和"后果设想"三个一阶因子;一阶五因子和二阶两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17%、68.80%.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为x2/df=2.63,TLI=0.89,CFI=0.91,GFI=0.92,AGFI=0.90,RMSEA=0.06.总量表a系数和四周后重测信度分别为0.84、0.81,各因子a系数和四周后重测信度分别为0.64~0.86、0.57~0.72.量表总分与IAS、SPS、SAQ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29、-0.68;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特征的测量工具.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问卷表设计分析
  
  3.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表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程度的非适应性自我倾注,研究生比本科生表现出更高程度的适应性自我倾注.
  
  关键词:  体验式自我倾注 分析式自我倾注 社交焦虑 症状接纳 症状拒斥.
  
  1引言
  
  社交焦虑作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普遍困扰,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议题之一,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干预方法等亦成了研究热点."自我倾注"(即对自身焦虑反应的觉知与关注)作为社交焦虑者的核心认知特征,一开始被界定为维持社交焦虑的重要变量.但在后来,研究者基于ICS假说(Teasdale,1999)区分出体验式和分析式自我倾注风格(Watkinsetal,2004),并以实验数据验证了两种自我倾注方式相反的功能效价:体验式自我倾注有利于情绪的新陈代谢,缓解状态焦虑,属于适应性因素.而分析式自我倾注引发自我怀疑和批判,加剧状态焦虑,属于非适应性因素(Vassilopoulos,2008;Vassilopoulos&Watkins,2009);但此类研究的重复并未获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两种自我倾注方式是否分别具有全然积极或消极的功能,以及它们各自的因子结构尚待厘清.
  
  为此,本研究旨在基于前期访谈获悉的心理现实建构可能的理论维度,据此编制量表以测评大学生对自身社交焦虑反应的自我倾注方式,并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收集和信效度检验验证其因子结构和功能.以此更好地指引心理咨询工作中针对社交焦虑个体的"矫正性体验"建构和认知观念的更新.社交焦虑有着生物遗传基础(景雅芹等,2015),也深受人格倾向(张艺馨,2015)、自尊水平(谭宇军,2014)等远端特质性因素的影响,对社交焦虑的直接干预艰难而漫长.着眼于"自我倾注"这一核心近端因素并据此开展心理干预成为更可行、更高效的应对路径.我国心理治疗大师李子勋直言:
  
  社交焦虑者真正害怕的是他们自己,社交焦虑的治疗往往不是针对症状本身,而是在于如何接纳自己的紧张和不善言谈.因此,个体如何体验和看待他们在社交场景中情绪或躯体的焦虑表现尤为关键,非适应性自我倾注会使个体在觉察到自己的紧张反应后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影响自尊水平,从而加剧后续的焦虑程度.适应性的自我倾注或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允许和接纳自己的紧张情绪和身体反应使得原有的不适体验变得可以承受,更积极的自我意向得以产生,焦虑也最终缓解.
  
  "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量表"的编制基于Watkins(2004)和Teasdale(1999)对自我倾注的分类思路,将清晰呈现两种自我倾注方式的因子结构和功能,该测评工具专门针对社交焦虑议题,着眼于其核心影响因素一自我倾注,将为进一步探究自我倾注的适应性功能提供工具,也将助力临床评估和干预工作.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倾注的概念及分类
  2.2 自我倾注与社交焦虑
  2.3 自我倾注的相关量表
  2.4 对社交焦虑个体自我倾注的干预
  2.5 自我倾注的研究局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4 第一部分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具体表现的访谈研究
  

  4.1 访谈对象
  4.2 访谈执行
  4.3 访谈编码
  4.4 结果分析
  4.5 研究小结
  
  5 第二部分量表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5.1 初始量表的形成
  5.2 正式量表的确立
  5.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5.4 研究小结
  
  6 第三部分样本数据分析
  
  6.1 题项分数统计
  6.2 人口统计学变量
  

  7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经过前期访谈、量表编制及两次施测后的删减,最终确立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量表,为更清晰地考量自我倾注的适应性提供了工具.

  研究结果及讨论如下:

  访谈研究表明:

  1.大学生在关注到自身社交焦虑反应(如紧张,脸红)后,会产生"羞怯"、"惊慌"和"从容"三大类感受体验(包含正性和负性体验),及"自我责难"、"积极赋义"、"后果设想"三大类认知活动(包含积极和消极认知).体验式与分析式自我倾注均具有双重效价.

  2.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量表含20个题项,其中体验式题项7个,分析式题项13个,五因子分别为"羞怯"从容"、"自我责难"、"积极赋义"和"后果设想";高阶因子分析表明,五因子可进一步被归为二阶两因子.其中,"羞怯"、"自我责难"和"后果设想"可归为"症状拒斥"因子,"从容"和"积极赋义"可归为"症状接纳"因子.一阶五因子和二阶两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17%、68.80%.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为x2/df^2.63,TLI=0.89,CFI=0.91,GFI=0.92,AGFI=0.90,RMSEA=0.06.总量表a系数和四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4、0.81,各因子a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64~0.86、0.57?0.72.量表总分与IAS、SPS、SAQ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29、-0.68.

  3.样本群体的量表得分显示,大学生对自身社交焦虑反应总体上会表现出中等偏高程度的自我倾注水平,并同时呈现出适应性和非适应性自我倾注特征;对性别差异的检验表明,女生比男生显现出更高程度的"自我责难"和"症状拒斥"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了更多非适应性自我倾注特征.

  对年级差异的检验表明,研究生比本科生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症状接纳"和更低程度的"症状拒斥"水平,整体上表现出更多适应性自我倾注特征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原文出处:熊婧.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倾注量表的编制[D]. 浙江大学 20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