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钟元媛
发布于:2021-10-20 共8327字

  摘  要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既是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又是吸收了这十年的思政教育成果,教学课程根植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生活实际和情感,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教与学融入儿童生活。但是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例如所选教学内容较为成人化、程式化,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单纯灌输和空洞说教,课堂缺乏互动交流,把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回避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最终导致学用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在乡村小学,如何在这个改变的关键节点上顺势而为使之更加符合乡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则成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梳理了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特征、价值等相关理论,其次选取以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小学师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师生群体的差异性,分别就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设计了不同的五个维度主题,通过对生机小学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生活化教学理念认知存在不足、教学内容挖掘单一、教学方式重讲授轻实践、课堂教学活跃度不高、教学评价缺少生活性的问题。针对以上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乡村师资力量、乡村学生群体、课程资源、教学反思进行归因,最终从落实生活化教学观念、拓宽生活化教学内容、丰富生活化教学设计、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强化生活化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提出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乡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使儿童在良好的课程环境氛围下愿意学、快乐学、主动学,创设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局面,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为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和挖掘新思路,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问题及对策。

  Abstract

  Th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the primary school ofministry edition are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reform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s. It is not only the continuouspromotion of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but also theachiev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astten years. The teaching course is rooted in children's life,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and emotion of children's life,and integrat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o children's life basedon children's life.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Life-basedteaching in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is not mature, for example, the selected teaching content ismore adult and stylized, the teaching method is relativelysimple, too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imple instilling andempty preaching, the classroom lacks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and the study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s separated from thechildren's life and social life, avoiding the children's reallife, Finally, it leads to the problem of disjunction betweenlearning and use. Especially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how tomake  it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rural  student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research.

  This paper first comb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valueand other relevant theories of moral and legal life teaching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Secondly,  the paper chooses thevitality primary school in qixingguan district as the researchobject,  and  investigate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qixingguan  District  vitality  primary  school  through  the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caseanalysis,  aiming  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students, The article designs five dimensions of moral and ruleof law teaching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vitality primary school, it is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gnition  ofLife-based teaching concept,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mining,emphasis on teaching method, low activ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and lack of li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valuation. In view ofthe above problems in the moral and legal life-based teaching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trategiesfrom five aspects: the rural teachers, the rural students,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finally putsforward the strategies from five aspects: implementing the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broadening  the  teachingcontent of life, enriching the design of Life-based teaching,creating a living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strengthening thereflection of Life-based teach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we hope to give fullplay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rural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of new curriculum concept,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and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learning, and promote children tostudy,  study  happily  and  actively  in  a  good  curriculumenvironment, create a living moral and legal classroom, andcreate a situation of efficient classroom, Enrich the teachingmethod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promote the effectiveimplementation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in ruralprimary schools, provide reference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the moral and leg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andenhance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moral  and  legalteaching.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oriented teach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绪  论

  德育是形成完全人格的根本,每一个孩子是由成年人将其教育成“人”。因而,义务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整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是,作为义务阶段低年级的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自身是一门“灵活性”和“生命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经过深入地研究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进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与学,然而在乡村地区儿童相比于城市儿童来说,受到地理环境、家庭条件以及教育资源等主客观因素,儿童对知识在体验和感悟能力较为缓慢,以生活化教学理念和乡村资源结合,将乡村学生的现实生活拉进课堂教学并将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还能培养优秀的德行品格。

1.png

  一、选题背景。

  (一)课程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呼应 。

  新时代以来的课程改革,不是突发奇想的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因为社会和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一是社会发展要求教育跟随社会发展而改变,为社会发展塑造所需人才,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同志说过: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过去尽管我们已经实现公有制,然而乡村地区却游离在商品经济之外,现在提出的乡村振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乡村地区以前靠的是道德建设,进行新时代以后,乡村地区发生很大变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治理的精神成为主导,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社会治理现代化,四中全会提出的主题是建设法治中国,所以课程要适应现代化治理和法治教育方向,作为小学思政主渠道之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名称、数量、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突出了价值引导的任务,过去社会是二元结构,即百分之八十的乡村人口,百分之二十城市人口,出现乡村地区人口和城市人口各自的生活方式相对一致,大家思想比较统一,生活基础和方式差不多,然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新的职业、技术导致城乡差距较大,观念价值观存在差距,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如何达到一致,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的背景,在利益多元、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情况下形成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精神家园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越来越重要。三是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是对国家和文化认同教育的强化,过去关起门来自我教育时期政策,往往会对国家教育认同感比较高,但相比于现在面向的是经济全球化时期,各种思想意识的争夺会影响青少年思维体系,因此,为了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根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的培育是必要的。四是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强化了创新思维和能力,新课程改革是呼应核心素养的德育和法治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知识且创造性地衍生、探索新的问题。

  (二)面对“三科”课程的变化 。

  “三科教材”中道德与法治的变化不仅仅是教材的编写、修改、审查等,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的重大方针政策背景密不可分,因此理解并在教学中落实这些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一是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和推广。习总书记多次对此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①二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明确,它是首次出现是在 2014 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也是国家近年来,在国际背景下,提倡将国家安全融入教学最新号召,因此需要教师们学习掌握国家整理安全观对安全教育以及法治教育工作的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来源于我国当前即将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亦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关头,理解和抓住好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国精准定位、全面把握自身所处世界坐标和总体境遇,特别是对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第四是在 2016 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②(以下简称《大纲》)文件,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法治教育”专册中有很大部分内容学习是以贯彻落实《大纲》要求,作为教师将法治精神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要求。

  第五是在理想信念、文化传统、家庭教育等的深入。总体说十八大以后国家层面的理论、政策、方针这种要求变化,是对原来的三种课程变化重新充实和调整。

  (三)生活化教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的新尝试 。

  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新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特征、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多方面都提出课程教学要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和情感,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教与学融入儿童生活的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生活进入学生课堂,这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也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的新尝试。但在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中,出现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教学内容较为程式化、成人化,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浓厚,导致把道德品德的学习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回避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故出现学用脱节的问题。这类教学现象的出现在乡村小学尤其凸显,因此乡村小学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从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并没有得到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上仅仅是单纯的举例生活案例,以“生活案例”而“生活案例”,学生难以深入学习,无法认同生活化教学理念,最后生活成了课堂教学的绿叶。

  如何在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中采用生活化教学,达到源于生活、富含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效果,这是当前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最棘手的问题。据此,笔者以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小学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调查,通过选取调查研究方法,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的了解,对生活化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力求为乡村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二、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因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价值探析

  一、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特征.

  二、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价值

  第二章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一、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概况调查

  二、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调查研究统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依托生活化教学落实乡村小学生活化教学观念

  二、依托生活化教学拓宽乡村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

  三、依托生活化教学丰富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

  四、依托生活化教学营造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氛围

  五、依托生活化教学强化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反思

  结  论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倡导教学要和生活相连接,用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乡村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搭建一所桥梁,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本文前期梳理了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特征、价值等相关理论,以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小学师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师生群体的差异性,分别就围绕调查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主题设计了不同的五个维度,通过对生机小学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存在生活化教学理念认知存在不足、教学内容挖掘单一、教学方式重讲授轻实践、课堂教学活跃度不高、教学评价缺少生活性的问题。针对以上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分别是:

  乡村师资力量匮乏、乡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生活化教学的课程资源条件不足、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反思不够。最后笔者从落实生活化教学观念、拓宽生活化教学内容、丰富生活化教学设计、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强化生活化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提出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乡村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功能。由于笔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本章很多地方存在问题与不足,例如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还不够深刻,教师的访谈不够深入,对研究样本、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归因分析不够全面,提出的策略还有待考证等,恳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笔者会继续改正和完善,不断探索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 316.

  [2]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22-35.

  [3]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第250-300页.

  二、硕博论文类

  [1]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蔺士琦.教育回归生活视域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 2019.

  [3]赖文婷.基于教材内容分析的初中法治教育教学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9.

  [4]孙培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

  [5]田广阁.情感教学在贫困县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8.

  [6]王林春.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乡规民约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8. .

  [7]王婷婷.《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 2019.

  [8]许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研究[D].东南大学, 2017.宋如伟.小学晶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9.

  [9]杨四英.基诺族文化与乡土教材建设研究一基 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分析[D].云南大学, 2014.

  [10]翟伊获.个人网络失范行为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影响研究[D].天津理工学,2020.

  [11]赵宝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礼仪教育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7.

  [12]赵燕华农村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构建[D].赣南师范大学, 2016.

  [13]张盼盼.乡土文化的价值守望[D].广西师范大学, 2016.

  [14]姜丽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小学的生存困境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 2019.

  三、期刊类

  [1]卞玉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20 (08) :62-64.

  [2]崔维云.法治教育的理念转向与教学建议一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36) :36-38

  [3]胡莉英,高德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 2020 (01) :57-60.

  [4]郝佳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论析[J].阿坝师范学院报,2019(04) :35-42.

  [5]江峰.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解读一以小学一 年级 教材为例[J].中国德育, 2018(16) :25-29.

  [6]任培霞.道德与法治课的“三步”教学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9) :45-47.

  [7]李正福.以更有利的条件保障支撑新时代劳动教育[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14) :8-11.

  [8]孙刚成,拓丹丹.利用乡土资源养成学生核心素养的乡村学校教学变革[J].课程教学研究, 2018(05) :7-10.

  [9]苏培园、小学道 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26).

  [10]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和基本理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3) :33-36.

  [11]王定均.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 9(03) :57-58.

  [12]邬云礼.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后强化[J].教学与管理, 2020(05):61-62.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十五、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关 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J].前进, 2016(12) :29-33.

  [14]赵慧.道德与法治思维型课堂教学片段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05) :35-37.

  [15]章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 2018(01) :9-14.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20) :78.

  [17]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J]. 河南农业, 2021 (06) :1.

  四、外文类

  [1]Aharon Aviram. Navigating Through the Strom: Reinventing Education forPostmodern Democracies[M]. Rotterdam/Boston/ Taipei: SensePublishers, 2010(8):192.

  [2]Anders, Doret J De Reyter, Aharon Aviram. Education and Life‘s Meaning[].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16(3):398-418.

  [3]Bache C M. The l1ving d asroom Teaching and cllctive consaiousness[M].SUNY Press, 2008.

  [4]Cass R A The rule of1aw in Amenica[M]. JHU Press, 2003.

  [5]Ker, D, Stephen, MC, A. Smith.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England, Ireland andNorthern Ireland. Euro- 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J]. 2002(2):179-191 .

  [6]Morwenna Gnfths. Is it Po sible to Live a Philosophical, Educational Life inEducation, Nowadays[J] Journal of Philo sophy of Educati on,2012(3):397-413.

  [7]Massaro T Living justice Catholi c social teaching in acti on[M]. Rowman &Littlefield, 2015.

  [8]Mattei U, Nader L Plunder: when the rule of law is ilgal[M]. John Wiley & Sons,2008.

  [9]Puolimatka T, Airaksinen T Education and the M eaning of Life[J]. Philosophy ofEducation 2001(7): 311-319.

  [10]Riley P. Teaching learning and living with iPads[J]. Music Educators Joumnal,2013(1): 81 -86.

  [11]Raz J. The authori ty of law. 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M]. Oxford Univers tyPress on Demand, 2009.

  [12]Stefan Konstanczak. Concep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Poland[J]. Ethics &Bioethics (n Central Europe), 201 6(6):59-68.

  [13]Trebilcock M J, Daniels R J Rule of law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harting thefagile path of prgress[M] Edward Elgar Publi shing 2009 .

  [14]Zamir E, Medina B. Law, economics, and morali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2010.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钟元媛. 乡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