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的心理救助从来就是学生资助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来自农村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贫困以及调节不当,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从而产生自我认识偏差、自卑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困扰。考虑到大学生特有的心理行为特点,在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过程中,仅仅注重物质资助是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最终会导致心理救助与经济援助脱节,只解一时之困,难治心灵创伤,因此目前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机制亟待完善。
一、贫困生的界定
关于贫困生的界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第二条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而高校一贯都是通过"学生本人申请-学院民主评议、公示-学校复审、公示"的程序来认定贫困生[1].
从贫困生的认定程序可以看出,研究者更多的是从家庭经济条件方面进行考量,以为从经济方面对贫困生进行救助就能解决贫困生的成长以及个人发展问题。其实由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可能才是问题的关键。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低下的大学生可能存在自我认识偏差、人际交往困难、情绪困扰、人格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描述
笔者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在心理咨询的个案中因情绪困扰或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等困扰前来咨询的学生当中,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关于贫困生心理状况的调查,高校通常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简称SCL-90)以及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各个指标与普通大学生以及非贫困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低,在人际关系、抑郁、强迫症状等方面表现突出;与全国常模相比,贫困大学生SCL-90各个症状因子的得分均比普通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要高得多,尤其在抑郁、强迫、焦虑、偏执这四个方面差异显着[2];与非贫困生相比,除躯体化一项外,其他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偏执、人际关系和抑郁方面[3].从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人际关系、人格等方面。如何针对这些方面开展心理救助,将是学工人员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
心理救助是指救援者在短时间内使被救助者的心理应激水平降至可控状态,即在遇到灾难、重大事故后,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
个人或群体无法面对应激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超出他们的心理负荷,从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本文所述的贫困生的心理应激事件是指经济贫困,而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是指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因经济贫困导致的自我认识偏差、人际交往、人格障碍等方面展开救助。针对贫困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社会功能(人际交往)、情绪(抑郁、焦虑)、性格(强迫、偏执)等方面的差异,已有的文献中关于贫困生的心理救助的研究主要包括: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学关怀、社会学的角度关怀、团体心理辅导、循证心理治疗等方面。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讲究两个"注重"---(一)注重转变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积极心理学关怀、社会学的角度关怀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从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出发,探究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途径,以增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文性[4],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关注点从传统的"问题模式"逐渐转向对学生积极力量和潜能的挖掘[5],引导学工人员关注贫困生的积极品质,培养其兴趣,发挥其潜能。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切入,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当中,并提出策略建议,以实现高校资助模式由单线"输血型"模式向多线"造血型"模式的转变[6].
(二)注重实践,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一样,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7].贫困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便于在团体的氛围当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人际交往、自我探索、积极人格的培养。另外,笔者在循证心理治疗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研究表明[8],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考虑贫困生的心理实际(自卑、自我认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交往困扰等),制定操作性强的针对贫困生团体辅导方案。循证心理治疗指导下的针对贫困生的实践表明,贫困生在团体的情景中能够较好的跟着指导老师一起探索自我与人格,训练主动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目前,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学界还没有形成比较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心理救助机制,而且一些针对贫困生的救助措施都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建议以后的实证研究应采用标准化的量表来细化调查对象,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救助活动,并采取现场实验的方式对其进行帮扶,验证方案的效果,形成较完善和系统的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策略和体系。
另外,根据笔者近几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的关注以及实践,循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以及正念训练的技术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效果较好。循证心理健康教育[9]引导心理健康教育者在意识到教育对象的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佳研究证据与自己的教育技能整合起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正念训练的应用,在针对贫困生在自我认知、情绪、人际交往、人格等方面的困扰的解决,可能比较有针对性。正念训练引导来访者觉知当下,通过冥想、呼吸等方法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正念训练被称为"行为治疗的第三阶段",它是一种特殊的冥想练习,强调以非判断和不反应的方式拓展注意,从而使人对此时此刻的感觉、想法和情绪体验有更多的觉知[10].正念训练广泛应用于抑郁、焦虑、人际交往、惊恐障碍、成瘾行为等方面,涉足的领域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司法等,惠及的人群有产妇、护士、运动员、老年人、学生、服刑人员等。临床应用研究证据表明,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尝试将循证心理治疗以及正念训练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当中。
参考文献:
[1]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6,(5),P12-13.
[2]梁芹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P29-31.
[3]钟艳。刘仙菊。药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J].药学教育,2005,21,(l),P31.
[4]丁敏。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探究[D].苏州大学,2013.
[5]刘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及培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6]陈琳。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