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思路

来源:新西部 作者:于向辉;李素枝
发布于:2020-02-05 共4369字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路。要完善河北省社会救助工作的制度设计,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关键词: 河北省; 社会救助体系; 存在问题; 完善路径;

  当社会成员因自身或外界的原因导致个人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国家和社会在资金、物品或其他方面给予其救助与支持,即是社会救助。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防护线和兜底网,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其内容涵盖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多方面,如最低生活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疾病、司法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将大部分经济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领域,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收入分配不公、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妥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不断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兜底作用,成为值得政府和社会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2016年,《河北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自1月1日起颁布施行,为新时期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1、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2016年以来,河北省社会救助工作逐年改进,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升。2017年全省有15.2万人按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近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五保”人口供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初步建成了全省的救灾应急体系。

  2、社会救助实施不断规范化

  第一,为保障受救助人员利益不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河北省建立并完善社会救助标准物价联动机制,当物价水平上涨到一定程度,即可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第二,为保障受救助人员的精确性,河北省对所有受救助人员实行档案管理,并进行动态管理。第三,实现好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保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

  此外,在强化监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等方面,河北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河北省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全省的社会救助工作得到了明显改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公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不断提高,使得河北省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1、社会救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由于社会救助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多个领域,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各地民政部门名义上虽是社会救助事务的直接管理者,但由其完成的社会救助工作范围却非常有限,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救助工作,并且其内部的职责分工也不够明确,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而对于如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领域的救助,就需要由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在当前缺乏政府部门之间联动机制的情况下,由民政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由此就会形成管理效率低下,资金分散,“九龙治水”的局面,降低社会救助的效率。
 

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思路
 

  2、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随着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水平要求,而在现实中,河北省各地普遍存在着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较低等现象,甚至部分岗位的工作人员是从其他部门或岗位借调过来帮忙的,之前并未接触过社会救助工作或者对相关的岗位职责不清楚,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量的大量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现行规定,各地对于低保资格的认定,很多基础工作都是由基层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如对低保申请人的入户调查,申请材料的核实等,在工作量增加的同时也使工作成本大幅增加,基本上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并对这些人的责任心也是更高的考验。尤其对于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或家庭的入户调查,更是如此。最后,因编制所限,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专职人员数量严重缺乏。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要负责辖区内所有的社会救助工作,难免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出现偏差和疏漏。

  3、社会救助过于强调政府的责任

  从历史上看,我国各级政府自建国之初就承担了社会救助的职责,河北省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社会救助工作都依靠政府来组织实施。虽然强调社会救助的政府主体责任有助于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在短期内使社会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导致了其他一些问题。首先,挤压市场和社会参与社会救助参与的空间。过分强调社会救助的政府主体性必然会导致社会救助对政府的依赖,从而使人们对社会或民间的社会救助组织和机构的信任度下降,使得这些机构或组织发展缓慢甚至影响其生存。其次,政府不堪重负。当前,贫困人口、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政府用于社会养老事业的支出必然大幅增加,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另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增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也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借助社会救助,地方政府压力重重,经济负担与日俱增。

  4、城乡间、地区间救助体系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绝大部分的社会救助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造成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了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河北省亦是如此。城镇地区的社会救助项目要比农村多,覆盖面也比农村广,即使是同一个救助项目,在救助的标准、力度、管理等方面,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河北省近年来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两者社会救助制度的差距,农村地区的社会救助资源依然匮乏,农民的社会救助的迫切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城乡差距不可能得到根本消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5、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河北省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还有待提高。首先,河北省各地信息化工作开展水平参差不齐。城镇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优于落后地区,使得河北省各地在开展电子政务方面水平不一,无法在全省范围内统一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其次,信息共享渠道不通畅。河北省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重建设轻整合的现象,部门之间由于在制订建设规划和选择技术标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各成体系,未能建立起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最后,社会救助的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随着社会救助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信息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如果对这些数据信息管理不当造成泄漏,则有可能会影响到被救助对象的“隐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完善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路

  1、完善河北省社会救助工作的制度设计

  好的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要使河北省的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在制度设计方面就需要我们做到:第一,探索发展型社会救助模式的制度设计。由当前的以生活救助为主、强调补救性救助向能力救助、主动救助、多元化救助即发展型救助方向改革,理念有助于发挥社会救助工作的作用,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较大改革,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考虑社会救助工作未来发展趋势,探索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机构和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基层,切实了解辖区内居民的真实状况和需求,提前着手,向居民提供救助服务,变“马后炮”式救助为“主动出击”式救助。其次,社会救助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被救助对象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确定救助标准、救助方式时要以人为本,确保救助对象的精确性,逐步增加服务救助,降低现金救助的份量。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被救助者,应尽量通过宣传教育、就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创业或就业。再次,制订专门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培训、招聘、交流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地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救助人员的工作能力,以满足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需要。最后,河北省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正确划分各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责任,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充分协调、密切配合。

  2、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为减轻政府负担,河北省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丰富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构成,扩大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

  首先,在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强调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的前提下整合社会救助资金。鉴于河北省各级政府资金有限,不可能对社会救助事务大包大揽,所以,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就可成为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如社会捐助资金。合理引导社会捐助资金参与社会救助事务,既可以减轻财政资金的压力,又可以消除市场“挤出效应”,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整合社会救组织或机构。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消除行政垄断,大力发展社会或民间社会救助机构也可有效缓解政府压力。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或PPP的方式,鼓励社会或民间社会救助机构或组织广泛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来,既经济又实用。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行政管理制度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要求社会救助体系的城乡一体化,河北省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完善农村地区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彻底消除社会救助体系的二元结构特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不区分受救助人员的城乡身份,对所有人员一视同仁,制订、优化现行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为改变河北省农村地区社会救助力度不高的问题,各级政府可将社会救助资源向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适当倾斜,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专项救助制度,切实维护好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

  4、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河北省应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各种社会信息资源,建立高效、统一、共享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使各种信息能够在各地区、部门间安全、自由流通。加强对社会救助基础信息的搜集与管理,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使社会救助和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沈丹.西藏自治区社会救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27)103-104.
  [2]兰剑,慈勤英.新时代社会救助政策运行的社会风险及其应对[J].青海社会科学,2018(2)125-133.
  [3]陈泉辛.社会救助多元主体的整合路径[J].人民论坛,2019(1)74-75.
  [4]乔恒.全力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J].中国民政,2018(20)22-23.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原文出处:于向辉,李素枝.完善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9(36):50-5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