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赋权增能角度解决女性受暴救助问题(2)

来源:学习与实践 作者:岳天明;孙祥
发布于:2017-06-16 共8682字
  社会工作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对象。不论如何界定“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工作对象的社会弱势群体总要落脚于“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的人群”这一点上。比较而言,传统的社会救助只是解决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类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的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受暴的问题。当受暴女性面临家庭问题或各种折磨时,情感上就会受到很大的创伤,甚至会被赶出家门,长此以往,就会淡化她们的自我维权和保护意识。只有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救助,通过心灵真诚的交流过程,对救助者施以爱与情感,才能有效帮助她们解决自身的困境,实现生活的转变。社会工作救助不仅帮助受暴女性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且也通过专业技巧的运用,遵循接纳、尊重、个别化等原则,在与受暴者的交流过程中得到她们的信任,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运用发现她们潜在的能力与价值,在引导她们明确体认自我并积极显露自己潜能的基础上,鼓励她们“自决”,使其发挥、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摆脱困境,最终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社会工作者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受暴者进行多方面的救助。当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一个或者多个受暴者时,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或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受暴女性是个较为复杂的群体,每一位受暴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她们具有的能力也不相同,如果没有专业救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受暴者陷入更大的困境。诚如鲍曼所说,一个曾经遭受过屈辱的个体不可能萌生出对别人的尊重。以此来看,对个体无法给予人道性关爱的社会难以营造出相互尊重的社会氛围。要认识到,女性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受暴女性要树立赋权增能理念,破除性别歧视,从而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 受暴女性社会工作救助赋权增能的两个模式和三个层面。
  
  促进赋权“意味着人类不仅具有优势和潜能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去增加他们的优势并由此而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作贡献。”赋权增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我们应该以尊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受暴女性的心理存在其特殊性,从赋权增能理论视角来看,受暴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能够实现自身发展的。
  
  从赋权增能的角度出发解决女性受暴的问题,主要涉及两种模式和三个层面。
  
  (一)赋权增能的两种模式。
  
  根据国内学者范斌的介绍,对于弱势群体的赋权增能具有“个体主动增能模式”和“外力推动增能模式”两种基本模式。
 
  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学科,社会工作领域的知识必须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社会工作者在为案主赋权时,要保持足够的谨慎,要重点关注地方性知识,特别是从案主那里获得的知识,要防止政治性赋权的欺骗性实践。个体主动增能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受暴女性自己在增能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个体主动增能并不是外界赋予的,主要是依据受暴女性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当她们能够获得自我感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价值时,也就说明她们掌握了更多处理社会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受暴女性的自我增能主要是根据她们自身所处的环境主动做出选择、调整和改变,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外力推动增能模式强调的是增能过程中外部力量的推动和促进,主张通过外力激活弱势群体,通过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不断循环和建构以达到持续增权的目的。外力推动可以帮助受暴女性掌握沟通技巧和方法,减少交流和联络障碍,改变所处的困境,实现个体增能和外部推动相互发展,从而更好、更快地获得改变生活困境的资源和能力。
  
  以互动的视角来分析,在交换关系中处于下风的人,只能以服从的态度来弥补。在我国,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要实现受暴女性的个体主动增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从主观方面看,受暴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程度极大地限制了该模式的有效实现,而客观方面的资源匮乏和组织的缺乏也决定了受暴女性大多处于无权力的孤立状态。
  
  总之,诸多的制约因素决定了受暴女性大多处于赋权增能惰性状态之中,而赋权增能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救助就是建立在全面而又理性地分析受暴女性赋权增能惰性的基础上的,它是借助于外力助推的增能模式,是力图加快个体主动增能并进而实现两种增能模式互助并补的极好选择。
  
  (二)赋权增能在社会工作救助中的三个层面。
  
  1.个体层面。赋权增能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救助绝大多数是在个体层面展开的。这是因为,个体的内心是一个“丰富的质性世界,在这个世界,内心深度被珍视,在那里有复杂性和矛盾、个人痛苦和苦难、讽刺和不确定性。”虽说受暴女性自身的情况不同,其个人层面的要求也是各异,但赋权增能则有共同一致之处:首先,要通过增强她们的自信心,为她们挖掘潜能奠定基础。负面的生活经历会减少人们参与社会互动的信心。受暴女性在生活中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虐待,其内心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她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社工在进行介入的时候必须进行相关的沟通,认真倾听受暴者的生活经历,帮助其解决问题,并要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受暴者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要着重对她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压力,鼓励受暴者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协助解决家庭问题,从根本上破除家庭暴力。其次,要扩大和发挥自身优势。每一位受暴女性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她们而言,要通过挖掘和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她们感受到自我认可和自我满足。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受暴者的能力,并讲授预防家暴的知识,重塑应对能力。再次,要进行个人技能的培养,通过专业的辅导和交流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减少无权感和孤独感,鼓励她们以适当的方式走出去,重塑和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受暴女性当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妇,经济上依赖于丈夫,没有正当的工作,但她们当中好多都有手艺技巧,缺乏的是找工作的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个人技能培训不仅可以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解决她们面临的困境。
  
  2.社区层面。社区是与受暴女性联系较为紧密的社会单元。之所以选择社区层面增能,是因为受暴女性通过与社区人员的交往、互动,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这就是个人赋权增能的过程。它首先是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情谊的过程。社区本该像是一个家,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每个人的成长都和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密不可分,一个良好的环境将有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反之会导致个人心理上的偏激,不利于身心的安定。其次,是加强社区之间交流的过程。社区之间的沟通实质上是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这种交流有助于打破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原则进而营造社会结构中的平等原则,它能培养女性健康意识和现代意识,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提倡现代的生活方式,降低受暴次数的频繁发生。再次,是完善和宣传社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以防止“被动无助的受害者因其流露出来的无力感或失败的反抗而进一步刺激攻击者陷入更加疯狂的国度杀伤中”.社区机构通过一定的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有关成功的反施暴和救助事件,让受暴女性得到更全面的法律保障,懂得如何运用自身的力量维护权益。
  
原文出处:岳天明,孙祥. 我国受暴女性的赋权增能与社会工作救助[J]. 学习与实践,2017,(01):104-1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