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工程论文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方法与临床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11 共5210字

  2006年,Takahashi K等[1]利用外源性多潜能基因正式建立了重编程小鼠体细胞的新方法,这株已建立的细胞系被命名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这种表现出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同样的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次年,同组研究人员又成功将人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s.随后学者纷纷展开对iPSCs的探讨与研究。

  2007年Hanna J等[2]利用小鼠iPSCs成功治疗了小鼠的镰状红细胞贫血症;2009年Xu等利用iPSCs诱导来的内皮前体细胞和内皮细胞成功治疗血友病A,同年美国研究者Lee等[3]建立了家族性植物神经功能不全症的细胞模型,为治疗单基因遗传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2012年Song B等[4]将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重新编程后的iPSCs经过诱导后移植到肾脏内,发现这些细胞具有肾小球足细胞的特征,解决了肾小球诱导分化困难的问题;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缺少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引起的,2013年Yoshikawa T等[5]将iPSCs诱导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然后移植到大鼠PD模型中,能有效缓解其症状,并改善其行为,此项研究为一些神经系统功能性损伤及缺失的疾病带 来 了 希 望;2014年Ye L等[6]将人来源的iPSCs诱导为心血管类细胞用于治疗猪心肌梗死模型,这项发现证明了iPSCs在大型动物心肌梗死模型中对心脏修复具有很大的潜力。

  iPSCs的发现将能够解决再生细胞疗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应用上,iPSCs将有望解决免疫排斥反应和伦理道德问题,这在胚胎干细胞时期是不能解决的。然而,随着研究者对iPSCs的不断研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例如,iPSCs应用于临床的首要问题就是致癌风险;其次是分化机制还不明确,iPSCs的诱导分化不是单一和定向的,其分化产物可能是多种类型的细胞,而且还可能存在iPSCs,这对于临床应用是很不利的;还有移植后的功能细胞能否稳定地发挥功效和如何评价iPSCs的安全性,是不能忽略的问题;另外,患者的iPSCs是否能够作为细胞来源应用于患者,也是重点突破的难题之一[7].本文着重讨论了iPSCs的起源,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和未来人类iPSCs应用于临床的方法。

  1 iPS细胞的起源
  
  iPS技术的起源是建立在三大主流研究的基础上的[8].首先是细胞核移植导致的重编程。

  1962年,John Gurdon利用来自成体青蛙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未受精的受精卵中,从而发育得到了成熟的蝌蚪。相隔35年后,世界上第1只克隆羊多莉诞生,这是Ian Wilmut等利用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产生的哺乳动物。

  4年后,Takashi Tada等证明了ESCs含有同样能进行体细胞重组的相关因子。其 次 是 “首 要 调 控 子 ”的 产 生。

  1987年,Schneuwly等和Davis等都发现了能决定和诱导给定系统命运的一个转录因子,并将其命名为“首要调控子”.随后,有许多科学家们开始寻找能够调控多个系统的单一首要调控因子,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Li J等[9]还是证明调控因子β-arrestin1不仅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还可以在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上起标志性的作用。最后是ESCs的相关研究。

  1981年,第1例小鼠ESCs产生,1988年,Austin Smith等建立了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多能性的培养条件体系,其维持小鼠ESCs的关键因子是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同年,Thomson等研究出人类的ESCs,并建立了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的最佳培养体系。

  通过 前 面 三 个 主 流 研 究 的 结 合,Shinya Ya-manaka等人利用假设,导致体细胞重编程回到胚胎状态的是卵母细胞和ESCs中的许多因子的组合,并设计试验证明了这种组合,因此,得到产生iPSCs的4个因子,分别是Oct4、Sox2、Klf4和c-Myc.

  2 iPS细胞的诱导方法
  
  科学家最早利用Oct4、Sox2、Klf4、c-Myc 4个基因重编程直接获得iPS细胞,但是其诱导效率并不高,而且就某种意义而言,这四个基因重编程也是间接的过程,因为在重编程过程中这4个基因本身就有数百万个基因呈瞬时上调和下调的表达,外部环境对其诱导的效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科学家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利用腺病毒、仙台病毒、质粒、合成RNAs和蛋白质以及导入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等方法产生iPS细胞[10].iPS重编程过程中,基因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已知的候选基因有Oct4、Sox2、c-Myc、Klf4、Nanog、Lin-28等,但是在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除了Oct4外其他的基因都可被其他转录因子所代替,因此这也间接证明了Oct4是诱导形成iPS细胞的必需基因。利用转录因子诱导的效率极低,Okita等利用质粒转染技术重编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7d后成功诱导出iPS细胞,与使用腺病毒载体一样,质粒载体的效率比反转录病毒载体来说更低。因此,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提高诱导效率。

  2009年,美国Scripps研究所发现,在培养液中加入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SB43142和PD0325901时,可以显着提高重编程的效率。

  Huang等在研究中发现,加入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就可将人类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提高诱导效率。

  还有研究者发现维生素C可促进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速体细胞进入重编程状态,在培养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可 提 高iPS重 编 程 效 率。

  2010年,德 国Scholer实验室研究表明,在细胞重新编码过程中,染色体重塑复合物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特定的部分---蛋白质Brg1、Baf155和Ini1可以显着提高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效率。

  2013年,Trokovic等将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或仙台病毒载体介导目的基因的异位表达,在无饲养层且含有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使人类骨骼成肌细胞达到和人类成纤维细胞一样的重编程效率,随后,加入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丁酸钠(NaB)和ALK4/5/7抑制剂SB431542(SB),能明显提高人类骨骼成肌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诱导效率[11-12].目前在实验室应用最多的是质粒和仙台病毒,在再生医学方面应用最多的是附加型质粒,在体外研究应用最多的是逆转录病毒或是质粒。目前,已建成的iPS细胞系的物种有小鼠、大鼠、猴子、猪和绵羊。关于人类的iPS细胞完整的细胞系虽然没有建成,但是针对人特异性疾病的人iPS细胞系已经建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