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下,图书出版日益创新和发展已是趋势。新闻媒体自编图书过往更多的是作为新闻媒体产业链的附加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自 2000 年起,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便有了规模化的发展,作为一种出版现状,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应该具有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出版体系。
作为我国第一家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报纸,创刊于 2003年的《新京报》自 2005 年出版第一本自编图书起,至 2018 年共自编图书专着 76 本。
鉴于此,本文将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作为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研究对象,以《新京报》自编图书为例,通过论述《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分析《新京报》已出版的图书,列举《新京报》自编图书与同类媒体自编图书的对比,从而总结《新京报》自编图书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揭示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发展规律,促进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产业发展完善。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新京报》自编图书在业界和学界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缺乏对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系统研究。第二章通过研究《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分析《新京报》图书出版的条件以及自编图书的特点。
第三章具体阐释《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四个方面,包括选题内容、出版机构、装帧设计、图书定价,进一步分析《新京报》自编图书。第四章从《新京报》自编图书营销方式入手,通过“新京报十周年丛书”这一典型案例,总结出目前目前《新京报》图书营销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第五章借助《新京报》与同类媒体的自编图书的对比,分析优势,总结劣势。
In the patter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book publishing is becomingmore and more innovative and pursuing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self-edited books bynews media appeared in the public eye more as an additional product of the news mediaindustry chai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self-edited books by news media began to developon a large scale. As a publishing status quo, self-edited books by news media should havea more systematic and perfect publishing system.
As China's first trans-regional newspaper officially approved by the former general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the Beijing news, founded in 2003, has compiled76 books since it published its first self-edited book in 2005. News media 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will write books publish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 typicalresearch object, in the Beijing news editing the book, for example, the paper, the Beijingnews edit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books,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analysis, theBeijing news published books, lists, the Beijing news editing the book compared withsimilar media wrote books, and summarize the Beijing news editing the book in today's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reveal the law ofdevelopment of news media editing books, promot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newsmedia editing the book.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of self-edited books of Beijing news in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elf-edited books of news media. The second chapteranalyz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self-edited book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self-edited books by studying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lf-editedbooks in Beijing news. The 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four aspects of self-edited books ofBeijing news, including topic selection, publishing house, binding design and book pricing,and further analyzes self-edited books of Beijing news.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s with theself-compiled book marketing method of the Beijing news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book marketing of the Beijing news at present through the typicalcase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ijing news series", and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lf-compiledbooks by comparing Beijing news with similar media.
KEY WORDS:The Beijing News Self-edited Books published development
目 录
1 绪论 .................................................... 1
1.1 选题意义 ........................................................... 1
1.1.1 学术意义 ......................................................... 1
1.1.2 出版行业意义 ..................................................... 1
1.2 选题行业依据 ....................................................... 2
1.2.1 发展背景 ......................................................... 2
1.2.2 行业发展现状 ..................................................... 2
1.2.3《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典型性 ....................................... 3
1.3 研究现状 ........................................................... 4
1.3.1 出版选题及选题来源 ............................................... 4
1.3.2《新京报》研究 ................................................... 6
1.3.3 副刊和版面研究 ................................................... 8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9
1.4.1 研究内容 ......................................................... 9
1.4.2 研究方法 ......................................................... 9
2《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发展史及优势分析 .................... 11
2.1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 11
2.1.1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概念界定 ...................................... 11
2.1.2《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发展过程 .................................... 11
2.2《新京报》自编图书出版的优势 ...................................... 13
2.2.1《新京报》的报纸定位与办报方针 .................................. 13
2.2.2《新京报》的创新全媒体平台 ...................................... 14
2.2.3《新京报》专业的从业人员结构 .................................... 14
3《新京报》自编图书出版分析 .............................. 15
3.1 选题内容 ......................................................... 18
3.2 出版责任人及出版机构 .............................................. 22
3.2.1 图书的所有责任者 ................................................ 22
3.2.2 图书的出版发行地 ............................................... 22
3.2.3 图书的出版发行机构 ............................................. 23
3.3 装帧设计 ......................................................... 23
3.4 图书定价 ......................................................... 25
3.5《新京报》自编图书特点分析 ........................................ 26
3.5.1 实用性 ......................................................... 26
3.5.2 文化性 ......................................................... 26
3.5.3 创意性 ......................................................... 28
4《新京报》自编图书营销分析 .............................. 29
4.1“新京报十周年丛书”案例分析 ...................................... 29
4.1.1 十周年丛书的宣传营销,借助《新京报》的品牌效应 ................. 29
4.1.2 十周年丛书的装帧设计分析 ....................................... 30
4.1.3 十周年丛书的定价策略 ........................................... 31
4.1.4 十周年丛书的渠道营销 ........................................... 31
4.2《新京报》图书营销的不足 .......................................... 31
4.2.1 图书营销渠道过于单一 ........................................... 31
4.2.2 图书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 ......................................... 32
4.2.3 图书实行差别定价策略 ........................................... 33
5《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对比分析 ... 34
5.1《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分析 ........................................ 34
5.1.1《南方都市报》概况 .............................................. 34
5.1.2《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综述 ...................................... 34
5.2《齐鲁晚报》自编图书分析 .......................................... 37
5.2.1《齐鲁晚报》基本概况 ............................................ 37
5.2.2《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综述 ........................................ 37
5.3《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的差异化分析 ........ 39
5.3.1 图书选题的对比 ................................................. 39
5.3.2 图书所有责任者的对比 ........................................... 40
5.3.3 发行出版社的对比 ............................................... 41
5.4《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的优劣势对比 ........ 42
5.4.1《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相比的优势之处 ..... 42
5.4.2《新京报》与《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自编图书相比的不足之处 ..... 43
结 语...................................................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一:《南方都市报》自编图书 ........................... 47
附录二:《齐鲁晚报》自编图书 ............................. 52
致 谢................................................... 56
独创性声明 ............................................... 58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58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创刊于 2003 年的《新京报》作为我国第一家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报纸,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迅速成长为业界的品牌产品,模式、内容、理念、风格四位一体发展。《新京报》自 2005 年出版第一本自编图书起,至今共自编图书专着 76 本,涉及社科、历史、摄影、新闻等门类。但是出版学界对于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仅把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当作辅助新闻媒体发展的一种周边产业链的话,这对于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研究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行业需要。
1.1.1 学术意义
在学术意义上,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在作为一种对新闻媒体过往总结和特辑的方式呈现,过于单一,而各类新闻媒体自编图书是近几年才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所以对于自编图书的研究不常见,而专业的分析研究论文也没有先例。
《新京报》作为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代表性媒体,通过梳理其出版的各类图书,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归纳,作为一种出版现状的总结,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创新点和优势,同时列举不足以及思考未来的发展走向。作为一种图书记录的方式研究新闻媒体自编图书,起到一个“史料”的功能,它可以为出版业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适用于更多的出版实践。
1.1.2 出版行业意义
1.1.2.1 选题意义
一个优秀的选题在图书出版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的自编图书必然会带有一些自家新闻的气质,《新京报》出版的自编图书多以深度报道、中国特色人文和历史为主题。目前图书市场存在着图书选题同类书泛滥、快餐化严重等许多问题。因此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研究与发展对于丰富目前出版市场的选题类型,扩大选题的广度和开拓新方面有着很大作用。
1.1.2.2 编辑意义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需要比较高的编辑水平。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要综合衡量图书的内容与媒体过往新闻内容的整理和联系。而且在图书后期上也要着重体现该新闻媒体的特色和风格,不能流于俗套。因此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研究与发展是对编辑自身水平的提升,也是对编辑工作的丰富和扩展。
此外,编辑意义还有对报纸作品的整理编辑出版的方面,媒体出版图书一般都是对报纸已刊发作品的整理或者延伸,有编辑筛选的作用。
1.1.2.3 营销意义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销售必然要依靠自家新闻媒体的营销和热度,形成类似图书产业链和周边营销的体系来更好的帮助图书的销售。因此,对于整个出版行业的营销来说,可以借鉴的就是图书营销不是单独拎出来的营销,而是可以借助本身的影响力和热度来进行品牌营销。
1.1.3 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方面,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出版是集出版、文化和社会为一身的活动,在这些基本功能之外,开发附加价值,提高其文化影响力,辐射更多的社会效益。论文对以《新京报》为代表的新闻媒体自编图书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使社会效益兼之文化传播功能并生。
1.2 选题行业依据
1.2.1 发展背景
《新京报》自 2005 年开始进行自编图书的出版活动,第一本自编图书是 2005年 11 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地理——民间绝艺》,经统计至今共出版 76本图书。经过十五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在的图书种类愈发丰富。
1.2.2 行业发展现状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并不少见,许多媒体都有涉猎。《南方周末》于 1988 年 12 月出版第一本图书《众生录像》,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南方周末》最近出版的一本图书是 2016 年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吾城吾乡》,至今总计共出版 100 种图书。特别要提到的是杂志书《南方传媒研究》,自 2009 年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至今共出版 73 期。
《南方都市报》自 2000 年开始出版自编图书,第一本书是《一日看百年》,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八年间共出版图书 80 本,最近的一本书是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系列图书《致敬二〇一七年南粤工匠》。
《东方早报》自 2004 年开始出版自编图书,第一本书是《上海中产全景报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共出版 37 本图书专着。
除了述列举的地区综合大报外,很多区域性都市报也在出版自编图书。《齐鲁晚报》和《半岛都市报》便是代表。《齐鲁晚报》于 1996 年出版第一本图书《齐鲁晚报副刊作品选粹——编辑作品卷》,至今总计出版 63 本图书。《半岛都市报》曾在2009 年一年内出版过名为《半岛十年》的系列图书,共 7 本。
《新京报》自编图书自 2005 年开始,至今共出版 76 本,涉及的种类很多,可以算比较全面的媒体自编图书,加之《新京报》的背景与发展现状,因此论文以《新京报》为例是很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的。
1.2.3《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典型性
1.2.3.1 新闻媒介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关系
图书出版对于新闻媒介的特色的提炼具有双向互动的作用,图书出版与新闻媒介之间相互供给资源,出版社把新闻媒介发表的信息润色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书籍;同时,图书内容也常常被新闻媒介转载,如 2006 年南方出版社推出的《新京报时事评论精选》系列丛书。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而打造品牌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发行符合品牌调性的书籍。并且图书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存和阅读。
其次,图书的出版弥补了新闻媒介信息的浅显性和其在知识积累上的不足。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时效性和多样化的内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内容过于浅显这个劣势。图书的信息经过多次打磨和深入研究,便可以在充足的出版时间内弥补新闻浅显性这个缺点。
由于新闻媒体传播的范围更加息广泛,可以和图书传播二者互为补充,互相弥补,共同促进发展。
1.2.3.2 图书出版与社会空间的互动关系
《新京报》创刊时的的口号是:“负责报道一切”。《新京报》致力于对报道的新闻负责,负责报道一切新闻,追求新闻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对报道的新闻负一切责任,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正是这样的新闻理想才创造了敢于报道一切的新京报。
以新京报十周年图书之《突破(实操卷)》为例,阐述了采访者怎样把责任烙在自己的身上并尽最大努力恪守新闻的基本原则,把人性和法治作为不可推卸的价值追求,为这个时代做出最忠实的记录和理想的解释。
作为精选新京报特稿的书籍,书里收录了这些年《新京报》的精选特稿,比如《“潜伏”富士康的日子》《“只有性别是真的”:王亚丽案件调查幕后》《潜规则或显规则》《“房妹”是怎样“炼成”的》《“扮作开会的”是采访的一张名片》《我成了极度专职的“官员杀手”》。新京报做深入报道,并对新闻采访提供了独家视角,增加了新闻内容的稀缺价值。这些报道在强化媒介特色以及话语权方面有重要作用。
1.2.3.3 图书出版与行业经验的互动关系媒体通过图书出版,系统深入地进行媒介思考和行业总结,把纸媒的快速和碎片化出刊发行,进行总结和深化的过程。《新京报》通过图书出版对于自身过去的新闻采访进行了更好的深度总结,将图书与新闻采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图书物化了如何做更好的新闻报道。同时,《新京报》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也为其他报纸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行业典范,界定了行业新标准。
1.3 研究现状
1.3.1 出版选题及选题来源
拥有齐备工作流程是图书编辑出版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在图书发布过程中,主题的选择不仅是确定出版项目的活动,还也是具体的出版项目。我们不仅必须设计虚拟书籍产品,还要把一个设计落实到实处。所以,一个图书产品最终的效果与选题的质量息息相关。
李书堂在《谈图书选题来源和选题论证》(《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9-30)一文中谈到“选题计划是反映一个出版社的出版方针、性质、出书范围的重要标志,是出版社特色水平的体现,是出版社制定整个工作计划的依据。”1以受众偏好为核心激发选题灵感、优化选题流程、修正选题重点,是成功策划选题的关键因素,也是增强策划主体们的策划能力和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方卿、曹蒙的《基于受众偏好的选题策划思路》(《出版广角》2013-12-02)一文中提到在选题策划过程中以受众为核心,基于受众偏好策划选题,寻找信息与大数据的切入点,是出版社成功运作选题的基础,也是使选题在公共意识领域具有超越性的催化剂,更是实现出版物出版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保障。并总结出基于受众偏好的出版选题策划意义:一是激发选题策划主体的创新意识;二是规范选题策划的关键环节;三是推动选题策划的职业化发展。系统的、可持续的选题策划方法,必须以受众偏好为导向,以实现受众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保持选题策划活力的关键因素。1李潇在《成功图书策划四要素》(《出版科学》2013-09-15)中谈到:成功的图书选题策划至少包括四个要素:开放的选题来源、动态的方案设计、以情制胜的作者沟通和运作协调的项目小组。深入研究图书策划对于出版社出版好书意义重大。2在《试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中国出版》2014-05-23)一文中,作者冯书生和王云燕认为做好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了解和把握学术发展动态,二是要有宽广的学术视域和敏感的学术洞察力。作者把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来源途径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的课题立项,二是同类期刊的栏目和选题,三是相关学术会议。3易图强在《纸质出版物数字化的选题来源与内容选择》(《中国编辑》2015-11-10)一文中谈到,国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始于 1996 年,对出版社来说,出版选择就是选择合适的作者、合适的题材、合适的表现形式。对书店来说,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读者。通过“互联网+”运用大数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适合他们的出版物,这是出版业的流通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4在《选题策划——图书出版创新工程》(《新闻出版交流》1999)一文中,作者张凤山提到选题是图书出版的基础,是图书出版的“龙头”工程。选题策划是图书选题的主要来源是编辑思维创新过程,是出版社坚持出版方向,实现出版任务的基本保证。图书内容是图书的主体,图书内容是否有新意,是否反映时代的最强音,是否符合读者的口味,关系到图书出版的成败,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
1.3.2《新京报》研究
《新京报》身为都市报群体中的旗帜,一直受到业内的关注。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显示,学界对于《新京报》有很多研究,主要是于《新京报》各类报道的内容研究、报道议题设置、叙事手法、《新京报》的媒体转型和重大事件报道中与同类媒体的对比分析等。
1.3.2.1 新闻报道
许多学者对《新京报》的各个栏目报道的叙事手法都做了研究。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对讣闻报道的叙事研究。西北大学孙洁的硕士论文《<新京报?逝者>版讣闻报道叙事研究》(西北大学,2011-06-01)将叙事学理论与讣闻报道相结合进行研究,选择“讣闻报道”这一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叙事学理论对报道样本进行文本分析,着重从叙事者、叙事时间及叙事策略三部分具体分析其叙事方式,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叙事研究,总结国内讣闻报道的叙事特征。1新闻特稿以内容详尽和报道深刻着称,它有明显的叙事特性。《新京报》的特稿一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在《<新京报>新闻特稿叙事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09-04-20)这篇硕士论文中作者认为相对于文学叙事学研究,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叙事探讨还极其薄弱,运用新兴的叙事理论来分析新闻学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叙事研究归纳国内特稿的叙事特征。2还有一些《新京报》的名记的作品,也有内部人员的一些个人想法在期刊上的发表。例如《新京报》传媒研究部主任武云博在 2011 年发表了题为《新京报定位思路谈》(《青年记者》,2011-07-10)一文,文中作者以传媒从业人员的视角,对《新京报》的定位思路从实践上做了简要的说明,认为“第三条道路”即新型时政类主流城市日报,已经成为了《新京报》在业内的定位共识。但是这类文章缺乏学术支撑,仍有待完善。3在与其他媒体的类比上,譬如党报和身为都市报类的《新京报》的对比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西北大学李凌彤的硕士论文《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为例》(西北大学,2014-06-30),还有曹博林《从新闻生产流程透视中美讣闻生产差异——以<新京报>和<纽约时报>为例》(《媒体时代》,2011-07-15)。这些文章以不一样的切入方式来进行比对,对更全面的认识了解《新京报》是有益的。
1.3.2.2 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
在传统纸媒行列,《新京报》是勇于尝试的。微信、微博、官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并驾齐驱。除此之外,《新京报》还是国内第一家尝试视频新闻和新闻直播的纸媒,如“我们视频”和动新闻。《新京报》成为纸媒全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的先锋开导者。
针对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傅梦媛的硕士论文《<新京报>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新闻生产探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05-20)选取了 2015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10 月 31 日期间 436 篇数据新闻为研究标本,总结了《新京报》在新问题平台数据新闻生产过程的四大进步性: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进行数据新闻生产、注重选题实效和多元性并且新闻贴近普通民众、力求用数据塑造客观报道、运用多种视觉元素让报道活起来。1南京大学章贤璐的硕士论文《“微新闻生产调研”——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为例》(南京大学 2016-05-25)一文中,包括《新京报》在内共选择了五家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编辑部内的“微新闻生产”进行描述性研究,展现了报纸新媒体转型的过程曹雪盟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纸媒的新闻生产转型》(《新闻战线》2016-07-08)一文中谈到“移动纸媒”的出现并不是传统纸媒的末日,而是促进其适应媒介环境进化而成的推动力量。实现媒介融合,为传统纸媒建立网络平台、数字平台、移动平台是纸媒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进行转型的一种发展趋势。
以《新京报》为例,其在全媒体战略下推出的热门话题、《新京报》NEWS 等手机客户端,以及“新京报”“新京报评论”“沸腾”等微信公众号,新京报新媒体出品的“动新闻”等都成为《新京报》作为跳出单纯的传统纸媒身份,与新媒体融合共生的丰富尝试。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原本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发生了改变,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情境。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是信息的编码者和传播者,受众不再是单向性的,而是以“互动性”较强的方式在传播着,“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形式。
从《新京报》全媒体转型的“试水”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媒体的压力和动力之下,传统媒体并非只能“退守”或者“退出”,重要的是要找准定位、适应环境、坚守内核。无论到什么时候,媒体的责任都是提供真相、提供观点和思想,媒介融合的时代,更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传统报纸始终不会缺乏读者,文字永远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无法也不应要求严肃、大量、厚重的文字成为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首选。
1.3.3 副刊和版面研究
1.3.3.1 副刊研究
《新京报》自 2003 年创刊至今,《新京报书评周刊》已编辑出版十五年。目前的《新京报》副刊和版面研究这一类型的文章多以《书评周刊》为题材。王炜在《以主题为核心的专题化策划——<新京报书评周刊>的特色》(《新闻前哨》2015-11-15)文中提到,《新京报书评周刊》所选择的主题都是较为严肃的书籍和话题,针对的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尤其带有很强的知识分子趣味。《新京报书评周刊》关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严肃的人文知识,关注经济学、政治学等宏观的社科层面,正是准确把握了都市新中上阶层的阅读品味,满足了他们对于高雅文化知识的精神渴求,也塑造了报纸高端的品牌形象,是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典范之作。21.3.3.2 版面研究针对版面内容方面的类型的文章最多,有的研究是关于报刊内容的,也有的是版式设计方面类的。其中主要以吉林大学李晨阳的硕士毕业论文《<新京报>深度报道研究——以“核心报道”栏目中的深度报道为例》(吉林大学 2015-05-01)最有代表性。通过作者对《新京报》深度报道的研究,以“核心报道“中的深度报道为例分析,“核心报道”一路走来坚持“法治和人文”的宗旨,通过人性化的视角,秉持思辨性的梳理分析,运用平实亲切的语言表达,坚守媒体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舆论监督,引导社会舆论,记录时代的步伐。
其次看到《新京报》中的“核心报道”与新京报网的相互作用,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给出一些思考和启示。《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在选择深度报道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新旧媒体的融合贯通,充分利用品牌和内容的优势,搭载优质的渠道和资本,创造新媒体产品集群。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研究,样本取自《新京报》自 2005 年至2017 年版过的所有自编图书。本文将《新京报》的自编图书当做一个业内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对基本概况做出分类,研究已出版图书包括其图书类别、选题特色、编辑风格、装帧设计等,并将新闻媒体自编图书这一出版类别放置于出版大环境中进行类比总结,进行观察思考。由此得出关于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出版前景以及创新发展。
1.4.2 研究方法
方法一: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作为对传播的内容来进行公正和严格系统分析及描述的一个方法,其中有描述传播内容的特征、从信息内容判断信息传播者的态度、从媒介内容的判断传播效果。本旨在研究《新京报》的自编图书,通过分析内容,得到研究结论。
方法二:文献资料法
文献研究法也称情报研究、资料研究或文献调查,是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形成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通过查阅和研读《新京报》自编图书的相关内容及《新京报》的相关论文专着,为研究积累理论基础。
方法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异同来试图区分事物,实现对每件事物的深刻理解,并掌握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本文通过《新京报》与其他媒体自编书籍的类比,总结了它的优缺点。
方法四: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收集数据和数据,彻底探索和阐述特定行业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和过程。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从而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等。本文通过收集《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各种数据和资料,来进行具体分析。
方法五:归纳分析法
归纳分析法是对现有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归纳,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通过收集数据和资料,综合运用传播、编辑和出版、文化产业、营销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新京报》的自编图书进行整体分析及分类,并总结出特点,进而完善并促进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发展,为出版行业提供新的出版思路。
《新京报》自编图书以《新京报》多年新闻采访为基础,挖掘深度内涵,在新闻采访与图书产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二者互为补充,互相弥补,共同促进发展。
表 3-1《新京报》自编图书信息一览表
表 3-2 《新京报》自编图书补充信息表
图 3-1
图 3-2《新京报》部分图书价格图
图 3-3《大城记》封面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结 语
《新京报》自编图书经过十几年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图书种类丰富,图书内容详实。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图书的深度发展上,如新闻、地理类等优势图书进一步增强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延伸周边产业链,同时可以尝试新类型图书的出版。
《新京报》自编图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自成体系,但是《新京报》的自编图书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发展制度的规划,这是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改善的。
《新京报》要格外注重图书营销方面,一本优秀的图书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和接收读者不同的建议而不断发展完善,但由于不完善的图书营销模式,导致很多优秀图书并没有被广大读者知晓,且很多图书早已下架绝版,这也是新闻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一种浪费,一本用心的图书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因此新闻媒体自编图书更要格外注重体系发展,要进行完备的图书销售与巩固读者的制度。多平台联合、会员制度、图书售价限时打折等都可以尝试。
新闻媒体自编图书未来在完善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潜在读者的拥有量,增大图书影响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可以不再仅作为新闻媒体的附加产品而存在,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图书价值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图书产品。新闻媒体自编图书丰富了图书市场的图书类型,扩展延伸了自家新闻媒体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总结和记录了新闻媒体多年的精彩新闻。
本文通过对《新京报》自编图书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进行列举分析以及研究,总结了《新京报》在图书出版方面的优势以及条件,也列举了《新京报》自编图书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尽管本文还有很多不足和尚未探索到的方面,但是也希望可以为新闻媒体自编图书未来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新闻媒体自编图书,对新闻媒体自编图书的体系进行丰富研究。
参考文献
着作:
[1]崔保国.2004~2005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3]欧阳明.深度报道采写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蔡雯.新闻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樊莘森,高若海.美与审美[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周蔚华.出版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于友先.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9]余明阳.品牌营销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陈睿.互联网创意产品运营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11]方洁.数据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2]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新京报传媒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13]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14]戴自更.使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期刊:
[1]翟娜娜.立足内容,渐进转型:《新京报》媒体融合的策略与实践[J].新闻爱好者.2016(08)
[2]石羽丰.论图书装帧设计的造境之美[J].出版广角.2014(02)
[3]彭光荣.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4] 涂志刚 . 传统书评媒体的新媒体传播——以《新京报书评》周刊为例 [J]. 军事记
者.2015(04)
[5] 张鸿飞 ,刘远飞.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基于 4P 法则的分析 [J]. 今传
媒.2017(01)
[6]张鼎泷.浅析《新京报》媒体转型现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5)
[7]赵琳琳.浅谈《新京报》新闻评论版的特点[J].今传媒.2015(11)
[8]张俊.论新时代编辑在出版融合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编辑学刊.2018(06)
[9]陆丽勤,雪雨.解析《新京报》的品牌经营[J].视听.2013(09)
[10]黄颖.纸媒的深度报道分析——以《新京报》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3)
[11]朱斐然.当代图书编辑面临的工作困境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8(03)
[12]郭丽华.市场经济背景下图书编辑出版责任研究[J].中国报业.2019(03)
学位论文:
[1]晏彩丽.新京报“我们视频”的短视频新闻特色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胡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1
[3]赵文芹.基于供应链的图书出版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0
[4]王紫薇.出版改制背景下图书美编转型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5]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
[6]杜森.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报纸:
[1]曹晚红.《新京报》:在都市报红海中寻找蓝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12-09(007)
[2]安峰.优质内容要有适配形式[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7-10(007)
[3]王跃春.新闻的价值就是新闻界维权的高度[N].中国青年报.2009-07-02(006)
[4]戴自更.办一份坚守社会责任的主流都市报[N].北京日报.2013-09-28(003)
[5]尼古拉·霍石,贾子凡,白玫.彼此了解是图书出版合作的关键[N].国际出版周报.2018-
09-17(006)
[6]蒋永军.浅谈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图书出版[N].新华书目报.2018-09-20(007)
[7]徐来.图书出版 2016 走势与 2017 态势[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1-12 (T09)
[8]吴钊.出版工作须坚守社会效益为先的底线[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12-11(004)
[9]邓小东.如何抓住出版工作的关键点[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1-31(004)
[10]徐强平.变中求变 以变应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5-19(007)
外文:
[1][日]小林一博.出版大崩溃[M].上海三联书店,2004
[2][德]汉斯?赫尔穆特?勒林.现代图书出版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8
[3][日]木村博之.图解力[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美]斯蒂尔.数据可视化之美[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美]里弗尔.内容分析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英]布莱特.装饰新思维[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7][美]达恩顿.阅读的未来[M].中信出版社,2011
[8][英]霍金斯.创意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6
[9][瑞典]埃尔弗森.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译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