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特点。
中国博物馆是中国文物的收藏、展示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渐人性化、合理化、科技化。博物馆的室内环境设计应当把空间布局、教育展示的主题形式和科技、艺术性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1.1 空间的人性化与流线的合理化。
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中,空间是否人性化、流线是否合理化在博物馆设计中很重要。常用的组合类型有:串联式、放射式、通道式三种基本交通流线形式。中国博物馆的空间安排的是否合理和参观流线是否顺畅清晰是衡量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博物馆不仅要在做好空间人性化、流线合理化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展品摆设和参观流线的合理布置上。
1.2 主题与形式的关系。
博物馆最初设计就是“收藏各种文物,然后用柜子摆出来”而已。很多博物馆忽略了“藏品”代表的丰富文化的展示。因此在博物馆设计中,必须考虑其多维性特征,进行多方面考虑。
1.3 信息化时代展示科技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设计从以前的声、光、电手段到现在的高新技术应用。它从立体、平面、环境和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实物、音响、图片、色彩等多种视听语言,广泛追求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博物馆交互式自助设备,如电子画册、自助讲解机等的广泛应用,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便利。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二维码技术也应用到我国部分博物馆展陈教育中。比如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地,参观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扫描展品的“二维码”,“把博物馆‘扫’回家”,以此丰富自己的参观体验。同时,智能通讯设备的应用也让手机、微信导览成为现实。
1.4 艺术性展示空间。
“艺术”指通过形象的塑造反映客观世界、作者观点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思想意识与活动。博物馆设计具有时间艺术的特征。时间是博物馆展品要考虑的最重要元素之一。要考虑展品以何种视觉形象展示出来。展品在一定光线中展出空间不再严肃拘谨。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中,艺术性展示空间就是以展示展品的艺术性为重点。
2 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 , 博物馆作为显示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场所 , 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博物馆不再是陈旧、单一、枯燥的。实务上未来博物馆将更多的应用高科技 ,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 , 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 更加国际化。博物馆本身就成为了一件艺术品,用自己独特魅力感染着人们。
2.1 博物馆的专业化发展将更加完善。
在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博物馆逐渐从简单的文物标本转变成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文化教育传播机构和娱乐休闲机构。随着博物馆逐步科技性兴起 , 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 , 博物馆也成为了艺术的殿堂。
2.2 观众与展品互动增加。
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博物馆,都有自身很强的社会服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教育性上。每个展品背后都有一段自己的血泪史,之前大众很少去博物馆参观的原因是对历史不感兴趣,对博物馆的展品食之无味。社会教育通过大众参观博物馆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和得到展品给予大众的享受,长时间观看展品会感到乏味。所以博物馆设计关键要用通俗易懂、生动趣味的讲解方式让参观者着迷,同时客观上也就激发了大众对历史的兴趣,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博物馆必须改变“重展”不“重教”的落后局面,形成观众与展品互动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功用。
2.3 多媒体技术展示方式层出不穷。
如今的博物馆再也不是产品的说明书,要使博物馆的展品生动,动静相结合,活灵活现的展示,光影手段渐渐出现,很好的展现展品的美。并且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逐步通过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把单一的平面展示发展成动态的立体展现,让大众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情不自禁想了解展品的历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数字展示技术盛行,传统的实体博物馆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博物馆利用多媒体使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展品,可以触摸,可以对话,可以参与,更好的展示出展品的内涵。
3 结语。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没有记忆的城市也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博物馆的设立就是为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这样的一种记忆。博物馆室内设计发展变化迅猛,它所涉及的学科是丰富多彩的,包涵的事象也是难以穷尽的,博物馆事业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尚慧芳 . 展示光效设计 [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2] 梁思成全集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郑曙阳 . 绿色设计之路--室内设计面向未来的唯一选择 [M]. 建筑创作 ,2002(10)。
[4] 彭文青 .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 [J].2010.
[5]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 . 室内设计哲学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6] 赵颖 .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科学表达 [J]. 浙江自然博物馆 ,2005.
[7] 耿舒畅 , 李涛 . 展示设计 [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8] 洛伦克等编着 , 邓涵予等译 [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