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管理论文第六篇:新农村背景下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创新难点与策略
摘要:着重分析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创新难点,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新水利灌溉技术的建议, 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水利; 新农村; 作用;
1 水利灌溉管理体制创新难点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建设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灌溉的发展, 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建设过程并不顺畅, 尤其在执行制度方面存在问题。水利灌溉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活动, 对整个国家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纵观我国新农村建设, 多数地区制度不健全现象严重, 具体执行过程没有标准化的制度依据。
1.2 管理方式落后
在新农建设过程中, 水利灌溉技术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提倡、国家支持, 更需要灌区基层工作者以及灌区群众的支持, 在很多农村地区水利部门有一个突出的矛盾———既希望能够提高水利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又希望农村群众多用水、多交钱。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水利管理部门管理方式落后, 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也浪费了水资源。
1.3 政策管理不到位
水利灌溉技术的创新不仅在技术上有要求, 对各级人员的工作范畴都有重要规定, 出台政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灌区的农业发展, 政府应当放权, 根据他们的需要加大支持力度。但是, 很多农村地区在建设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中没有遵循这一理论, 造成水利主管部门与灌区人民的矛盾。
1.4 运行机制不切实际
国家提出的每一项制度、规定都要求从实际出发, 按照实事求是的方针, 根据实际需求, 充分了解农民需要, 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农民解决困难, 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向前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 促进农业建设是基础, 水利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发展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从全方位进行规划。
1.5 资金获取来源单一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国家通过不断给予技术上的帮助、资金上的补贴来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据了解, 在不断投入的资金中, 农民自行筹集的少之又少, 社会团体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性补贴, 这种单一的资源获取来源给国家财政造成一定困难。
1.6 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技术等的长期支持, 更需要基层岗位工作人员的配合, 最关键的还是农民群众的配合。灌区管理机制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好事, 但是在农村很多地区, 水利部门、土地承包户以及农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纠纷导致矛盾越演越烈, 造成农民群众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
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新水利灌溉技术的建议
2.1 转变落后的意识
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要求,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需求。水利活动关系着农民群众农业发展状况, 必须严格按照农业发展实际去规划。国家提出创新管理机制只是从整个国家出发, 但对灌区政府来说, 必须从实际出发, 严格考察灌区农业发展项目、发展难题,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灌区新型管理体制的落实, 从而有效推动国家新农村建设。
2.2 全面实现科学管理
国家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 技术及管理方式创新也是国家发展的代表因素。水利灌溉技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国家的重视, 同样需要整个社会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 自上而下贯彻执行, 发挥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才能取得成效。
2.3 根据农业发展需要选择开发方式
因地制宜是对自然环境最好的改造方式, 农业发展实际上就是在贴近自然状况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土地的生产力是有限的, 水资源也是有限的, 发展农业过程中应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 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方式, 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地发展蔬菜大棚, 适合发展观光农业的发展观光农业, 推动农村建设从简单生产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转变, 满足实际需求。
3 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管理机制创新是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水利建设方面着手, 探析创新发展水利灌溉的措施、建议, 希望有效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 促进新农村建设。
点击查看>>水利灌溉管理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