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弊端及合理使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9 共2110字

  1 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人们利用计算机、手机等在网络上交流交际时使用的一种语言,包括文字、图片、表情等。它简单、快捷、时尚、传神,深得网民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网络语言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符号类的:o( ∩ _ ∩ )o--哈哈;(-_-)--神秘笑;^- ^--眯眼笑等。

  字母型的:Zzzzz--睡觉;BT--变态;IC--我明白了;PMP--拍马屁等。

  数字化的:88--拜拜;94--就是;584--我发誓;7456--气死我了等。

  文字类的:东东--东西;鸭梨--压力;美眉--美女;给力--有益、有用等。

  动物类的:酷鸡--酷机;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等。

  图片类:网语中有很多表情符号,可以快捷地传递信息,而且非常幽默风趣。例如,有偷笑、哭脸、生气、傲慢等表情图片。

  2 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其特点大致有:简单碎片化。网络语言一般很简单短小、碎片化、不连贯,使用起来很快很方便省时,很适合这个时代人们对浅阅读的需要。例如,萌萌哒;我醉了。

  词意曲解化。把词汇的原意曲解,换成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杯具--悲剧;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不错--长成这样子不是你的错。

  语法奇特化。例如,木有--没有;萌萌哒--非常可爱。

  还有倒装句,如,“羡慕死了都”;“告诉我你是谁呀先”.表达形象化。例如,猫--路由器,MODEM;老鼠--鼠标,Mouse;菜鸟--新手;大侠--网络高手。各种表情符号更不用说,形象直观,深得网民宠爱,往往取代了文字表达。

  传播社会化。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时尚,易被大众接受并传播,它一旦产生,常常会被爆发性传播。

  3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凸显个性。由于大部分网民都是受过教育且有着创新意识和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人,他们追求与众不同,喜欢宣扬个性,在思维上灵活巧妙,所以经常“语不惊人誓不休”,体现了在网络语言上的创造力。新奇的网络语言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会在段时间内吸引住对方的眼球。例如,人品爆发、羡慕嫉妒恨、雷人等。

  简练省时。网络语言往往都是短小精悍,用起来快速方便,可以少打很多字,为网民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

  生动形象。网络语言中包含很多生动形象的表情及动作图形,网民把它们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网络符号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近距离的交际效果。

  幽默风趣。一些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诙谐性,往往吸引网民积极使用并主动传播。这样在交流中就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交际实效。

  4 网络语言现有的弊端

  粗俗轻佻。网络语言有好一部分过于草率轻佻,甚至粗俗不堪。践踏了规范汉字的权威性,如果任其泛滥下去,将对青少年产生严重危害,也会对规范汉字造成颠覆性的毁坏,例如,“脑残”、“太平公主”、“蛋白质”等,一些人利用这些粗俗的网络语言随意谩骂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污染了网络环境。

  有的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和颠覆。

  泛用滥用。网络语言目前已经走出网络,走出虚拟世界,开始大量进入现实生活中了。现在的大学生在作业中、在跟老师现实交谈中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的错字、别字,甚至是语法和结构上的混乱。由于在网络上习惯使用后,在作业中、现实生活中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这对正规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词意不清。网络语言毕竟是在网络上使用得多些,而且是青年人使用得多些,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理解。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很少接触电脑或虽用电脑但主要是用来办公的人来说,网络语言就像外国语言一样让人费解,词意不清不楚,阻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随意变化。网络语言常常是一种创意还未定型又有一种创意又出现了。一个网络词汇传来传去,变成了许多版本,有的这样写有的那样写,有的明明是错别字却还到处流传,这种网络语言严重扰乱人们的视线和思想。

  颠覆传统。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语言是利用已有的词汇故意将其曲解而产生的,要不反其意而用之,要不人为歪曲而用之,要不简化而用之,要不缩写而用之,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与挑战。

  5 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对待网络语言要辩证地分析,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评判。关键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和是非观,让他们对网语具有较强的鉴别力,懂得“扬善惩恶”,自觉净化网络语言。

  区别对待。对网语不能一概否决,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要坚决反对粗俗、侮辱性的网语,摒弃那些低级趣味、低俗不堪的脏话、黑话。但是,对那些能生动形象体现网民“个性”的、对社会、民族文化发展有益的、能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的网络语言,应允许它们存在。

  教育疏导。政府、学校、老师要通过引导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观,能够自觉过滤网络语言。同时要加强语言规范性教育,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规范语言文字测评和比赛,促使规范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蔚然成风。

  扞卫规范语言文字的尊严。大学生要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用好规范语言文字,吸收其中的精华。多看一些有关的传统文化节目,比如“汉字书写大赛”、“中华好诗词”等,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培养民族文化情结和底蕴,自觉维护规范语言文字的尊严。

  参考文献:

  [1] 吴传飞 . 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 刘新伟 . 辩证看待网络语言流行的利与弊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