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流行语演进过程中的阻尼现象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0 共5509字
摘要

  一、引 言

  流行语是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现象,它表达一种社会情绪、群体诉求,往往具有时代鲜明的亚文化特征,在形式上突破既有语言规范的束缚,从而得以在社会群体间迅速传播与扩散。至于流行语的扩散演进,辛仪烨(2010)曾很好的总结并建构了一个以扩散为动因、以泛化和框填为路径的流行语研究框架,具有语言学方法论的价值,至少给我们如下两点启示:流行语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历时变化的过程,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方法进行评估;流行语的演进是多重动因驱动的结果,既有来自语言内部的因素,又有来自大众心理等外部的因素。

  截至目前,关于流行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比如为什么有些流行语昙花一现就消失了,而另一些流行语能够成功进入语言系统?我们认为,这牵涉到流行语演进路径中的阻尼现象(damping),本文将借鉴以往关于流行语研究的成果集中探讨这一现象。

  二、流行动因的阻尼退化

  普通词语一般情况下的使用频率与该词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密切相关,比如汉语中"的"、"了"等虚词,语法功能非常强大,使用频率也较高。而如果严格区别社会热词和流行语的话,流行语还未进入语言系统,但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频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与社会群体密切相关。正像程寅、黄锦章(2011)所述,流行语较一般词语有更强的传播扩散能力,这源于其为社会群体提供了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载体,这也使得流行语带有明显的仪式化、娱乐化和脸谱化倾向。简而言之,一般词语的使用频率与语言系统本身有关,而流行语与使用群体密切相关。

  从语义角度来说,流行语与一般词语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不同:其一是更有整体性,例如超常搭配中出现的语义跨界与融合、词项受到构式压制产生的新的意义、论元关系的妥协与让步,等等;其二是更依赖语境,其使用需要激活特定的社会事件背景。

  以往学者对流行语的框填、语义泛化等方面分析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为丰富。可以认为,语义泛化或框填导致流行语的意义和形式发生了变异。但需要注意,流行语中也有不少意义和形式不发生或少发生变异的情况,比如像"皮包公司、下海、韩流、万元户、过劳死、和谐社会"等,它们的意义和形式可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当然它们并不因此就能保持传播能力的相对稳定,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活力渐渐退化,或转化为一般词语进入词汇系统,或遭到社会群体的淘汰。这种游离于意义、形式变异之外的流行因子退化现象,可称为流行语的"退化".我们这里借用物理学上的术语,把这种退化现象称为阻尼或阻尼退化。

  阻尼原指物质振动系统受到阻力作用,造成能量损失而使振幅逐渐减小的现象(《辞海》,1979:433),阻尼退化是事物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一种演进规律。我们这里之所以借用阻尼退化来分析流行语停止演进变异,是因为流行语传播社会群体的心理能量(mental energy)的损耗过程与阻尼退化极为相似,可以类比。

  三、阻尼退化的两种基本方式

  流行语向前发展表现为使用频率增加,种类越来越丰富,形式发生变异现象;停滞或退化的情况较为复杂,大致表现为:使用频率稳定或降低,类型稳定或减少甚至消失,形式固化。如果说泛化和框填带给流行语的是变化的因素,那么阻尼退化的作用则主要表现为使流行语固化、退化,前者导致流行语的形式和意义更加稳定,后者可能使流行语完全消失。因此可以认为,流行动因的阻尼退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事件、现象、客体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者成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不再具有新鲜度。这类方式阻尼退化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放卫星、BP机、打鸡血、倒爷"等词语的阻尼退化,这些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是一定阶段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广受瞩目,当这些事物或现象离开社会生活的中心时,这些词语也随之远离社会语言运用的焦点;另一类如"超市(超级市场)、万元户、个体户、大哥大、打工仔、分期付款"等词语的阻尼退化,这些词语的所指本来也是新事物、新现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这些事物或现象数量或种类越来越多,变得司空见惯,这些词语最终退出了流行语的舞台。

  第二种,一种创新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带给使用者的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它们或进入语言系统,或是消失,最终都退出流行语群体。

  任何一种语言的系统,在通常情况下,句法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类型是稳定的。当现有句法结构和构成成分不再能够表达言者的意图时,就需要创造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新的句法结构和新的构成成分,新的句法结构如"走穴、玩活儿、练摊儿、走后门、拍马屁"等,新的句法成分如"托儿、托派、款儿、倒爷"等。然而随着这些结构和构成成分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者会逐渐对它们产生"审美疲劳",对它们的新鲜度降低,它们中符合语言系统需要的,形式得以固化下来从而进入语言系统,那些不符合语言系统需要的在言语活动中逐渐消失。

  这里以通感辞格为例。通感常常是言语主体灵感一现的创造,新鲜而极具感染力。例如:

  (1)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2)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某种通感的偶用现象如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它的新鲜度就会降低,同时稳定性和可接受性增强,并进一步发展到不能随意替代,就整合为半自由的结构,如"听清楚、臭脾气、心中的酸楚、嗓音高八度、日子过得很苦".这种半自由的结构进一步整合,可以形成稳定的隐喻词,如"钝痛、刺耳、响亮、黑店、红歌、辛酸、冷淡、五味杂陈",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若非刻意探究,几乎感觉不到它的修辞特征。

  与通感表达形式的演进过程一样,其他流行语的演进路径也是一个新鲜度不断下降、稳定性和可接受性不断增强的过程。社会心理认知的新鲜度是流行的主要动因之一,它的衰减意味着流行因子的退化,而且它是没有形、义变化等外显特征的,同样属于阻尼退化。可以预见,我们常见的许多超常句法搭配,很可能会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因阻尼退化而逐渐演变为普通词语。

  四、制约阻尼退化现象的因素

  阻尼退化是流行语传播动因的衰减,在流行语的使用和扩散过程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可以加速、延缓或者改变阻尼退化的进程,这些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语言系统内部的需要,流行语使用者因素,亚文化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群体文化,流行语自身价值的社会认知。

  1.来自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
  
  语言是新陈代谢的平衡系统,流行语作为语言纳新的源泉之一,其价值首先在于填补语言表达功能的空白。流行语的出现,或者因为它们指称一种新生事物,或者因为它们反映一种新兴群体意识,或者因为它们在语言单位上增添了新的修辞色彩,总之是以填补空白的方式促进了语言功能的丰富化,因此,流行语易于被语言系统接纳,也正是因为部分流行语被语言系统接纳而发生阻尼退化,而不再作为流行语。

  通常的语言表达中,总是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而选择语言项目;而对流行语来说,却是对语言项目强烈的使用要求在寻觅语言表达的场景。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使用它,一旦发现适合它的场景,就会迫不及待地用上去(辛仪烨2010)。比较突出的一类现象是网络语言。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无比的便利性,也使人们的交际圈充斥着关于各种奇闻异事的信息,"意外、赞叹、震惊、无言以对"等成为某些群体的一种常见心理和行为,既有的词汇和修辞手段无法满足年轻群体求新求异、情境化、夸张化的表达需求,于是网络评价类流行语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给力、雷人、点赞、无语、吐血、笑喷、给跪了、吓尿了"等。如今",给力""雷人"等已经进入了语言系统,也失去了流行语的身份。

  流行语在实现表达功能时,也可能与其他词语产生交叉重叠,它们或表征相同的客体,或表达相近的社会心理或修辞色彩,因而成为相互竞争的对手。竞争的结果是:弱势方加速阻尼退化,趋于淘汰;强势方则独占传播权,流行动因得到强化。而强势方可能会顺利进入语言系统,但同时因为阻尼退化的力量增强而最终使其失去流行语的身份。如"大哥大"与"手机"曾经是竞争者的关系。移动电话面世之初,因其时尚、稀有、昂贵,使用者较少,"大哥大"获得了广泛的传播。随着移动电话渐渐普及,"手机"取代了"大哥大"逐渐流传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最终进入了语言系统,不再属于流行语。

  流行语能否最终进入语言系统,与流行语的词汇化过程密切相关。词汇化促使流行语在语义上实现整体融合、在形式上实现去繁就简,从而增强了形、义的稳定性和传播的便利性。

  董秀芳(2006)归纳了词汇化的若干类型,其中之一是分立的两个词汇成分变为一个词汇成分(univerbation,idiomatization),其中的理据性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语音形式上可能有弱化,或发生融合。流行语的这类词汇化现象比较常见,如"创收、没戏、民生、找茬、碰瓷".另一类流行语的词汇化现象是类词缀化,如"-奴、-客、-族"等,这些流行语中的一部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阻尼退化为一般的类词缀。

  2.来自流行语使用者的因素

  流行语的使用者包括流行语的创始者、接受者和传播者。流行语的创始者和最初的使用者,也是影响力的施加者和流行方向的引领者。流行语的接受者受从众心理驱使,接受传播方施加的影响力;受创新心理驱使,流行语的接受者也会积极地对流行信息做出反应和评价,可能由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流行语使用者、改良者和传播者。流行语的扩散链条就是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其初始动力源自使用和传播,经由受众的身份转换,动力得以强化和持续传递。流行语的扩散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者的特点,包括话语权的大小、传播群体的规模、交流的频度、传播的媒介和方式等等。

  社会公众人物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优势话语权,尤以国家领导人、明星、专家学者为最。比如影星成龙,在广告中使用的描述头发蓬松顺滑状貌的"duang"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公众人物创造或选用的流行语,阻尼退化的力量小,而不是由他们使用的流行语其阻尼退化的力量就大,如"逗逼、逼格、草泥马"等一些低俗的流行语。

  年轻群体是网络社交和自媒体的中坚,有最大的群体传播规模和最密集的交流频度,因此,与年轻人生活、心态相关的流行语往往获得最广泛和迅速的传播,如"伤不起、宅男/宅女、萌萌哒、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等。相反,与年轻人生活、心态关系不大的词语很难流行起来,相对阻尼退化力量较强。

  影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具有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反馈信息集中的特点,对流行语生成与扩散的助力作用明显。以这些媒体为源头的流行语有"元芳,你怎么看""做人要厚道""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躺着也中枪(躺枪)""今天你X了吗?""X,你值得拥有"等。而那些没有进入影视作品或不适于网络、微信等媒介传播的新词语,则很难流行起来,其阻尼退化的力量也较强。

  3.来自社会心理和群体文化的因素

  任何流行语都不仅具有语言价值,也反映某亚文化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群体文化也称为亚文化,是社会学关注的现象,戴维·波普诺(D. Popenoe)(1999:78)这样界定亚文化:"广义上,亚文化通常被定义为更为广泛的文化的一个亚群体,这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亚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简言之,亚文化拥有社会亚群体共享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既区别于主流文化,也区别于其他群体亚文化。

  流行语的产生和扩散,同群体的亚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当流行语反映的社会心理及价值观与某亚文化群体相一致时,就很容易被该群体接受、使用、创新和传播;反之,则不会被该群体接受、使用和传播。当前带着无奈与自嘲或许还有几分抗争心理的"矮丑穷"等称谓在弱势群体中渐趋流行。

  这一亚文化群体特有的心理、价值观、社会情绪等催生出一系列流行语,如"屁民、草根、房奴、蚁族、蜗居、X二代、拼爹、我爸爸是李刚"等,这些流行语在弱势群体中广为流行,其阻尼退化力量不明显。而这些流行语较少在精英文化群体中使用,在这一亚文化群体中的阻尼退化力量也就较强。

  4.流行语自身价值的社会认知

  流行语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价值大的较有利于其流行,相反,则会增加其流行的阻尼退化力量。某流行语的价值是由社会群体的认知来体现的。有些流行语被社会群体视为具有正能量,比如国家领导人朴实、亲民的讲话带火的一些流行语:"打铁还须自身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新常态""蛮拼的"等。而有些流行语被社会群体视为负能量的,而且有些流行语属于"语言癌"之列,如"尼玛、草泥马、逗逼"等,由于低俗而遭到社会人士尤其是高层文化人士的抵制,这些流行语的阻尼退化的力量较大,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就会大打折扣。

  五、结 语

  本文提出了流行语中的阻尼退化现象,分析了阻尼退化在流行语演进路径中表现的两种基本方式以及制约阻尼退化的因素。我们认为,流行语从诞生起,其形式、意义及传播动因就表现出活跃、强势的特征。在流行语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阻尼退化的各要素如何具体发挥各自的作用,语义泛化、框填和阻尼退化三者的关系,对分析某亚文化群体的语言生活有着一定的价值,但在本文均未考察。本文仅就流行语演进路径中的阻尼退化现象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有待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

  参考文献:
  程 寅、黄锦章 2011 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当代修辞学》第6期。
  董秀芳 2006 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联系与区别:以汉语史中的一些词汇化为例,《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
  刘大为 1998 流行语中的语义泛化及其社会功能,《语言文字学刊》第一辑。
  王 迈 2012 论通感的一般性存在,《中国言语研究》(韩)第4期。
  辛仪烨 2010 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当代修辞学》第2期。
  徐默凡 2012 流行语的游戏心态和游戏成分---以无关指称为例,《当代修辞学》第1期。
  俞 燕、仇立颖 2009 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修辞学习》第6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