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分析Grice的礼貌原则和民族心理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08 共5077字
论文摘要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能相互理解,总要相互配合,因此都遵守着某些原则。这就是英国语言学家 H. P. Grice 所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 。其中包括四个范畴: 质的原则(Maxim ofQuality) 、量的原则 (Maxim of Manner) 、相关原则(Maxim of Relevance) 和方式原则(Maxim of Man-ner) 。但 Grice 又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为什么人们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呢? Brown&Levinson 以 Leech 各自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与 Grice 的合作原则相得益彰的 礼 貌 原 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 。 按 Brown&Levinson 的解释,礼貌是保全面子 (face - saving)的问题。而“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想维护的一种公众中的形象,它由“负面子”(negative face) 和“正面子”(positive face) 两部分组成。“负面子”指的是个人行为的自由,不受他人的支配。“正面子”指的是一种想要维护并希望得以实现的在公众中的形象。由于我们的言语行为势必会威胁到面子,因此人们必须采取某些礼貌策略来避免或至少减少这种威胁。Brown & Levinson 在《语言使用的共性》一文中提出了维护正面子的十五种礼貌策略和维护负面子的十种策略。Leech 则仿效 Grice“合作原则”的划分方式,将礼貌原则划分出六类: (1) 得体原则(Tact Maxim) ; (2) 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 ;(3) 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 ; (4) 谦逊原则(Modesty Maxim) ; (5) 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 ; (6) 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 。从以上准则中我们可以得出: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准则(culture norms) 和语用规则(pragmatic rules) 。例如,中国人见面常用“出去啊?”,“去哪儿?”等来打招呼。我们如果直接将它迁移成英语,并用来与母语为英语的人打交道,便会令对方感到窘迫不安,甚至感到隐私权受到了侵犯。这便产生了交际失误(miscommunication) 。由于文化差异,一句无恶意的招呼居然招致了对方的不快和猜疑。

  1 语言与民族心理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则,我们应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Wolfsan 在其撰写的题为“说话规则”(Rules of Speaking) 一文中就指出: “如果学习者想学会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他们是需要一些指导的。这些指导基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是怎样真实地表达,而不是他们认为该怎么说。”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对几对“毗邻对”(adjacency pairs) 的比较,分析中英文某些局部会话的语用差异,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不同的礼貌原则和民族心理。

  1. 1 问候语

  在中国文化中,问候或招呼的言语行为往往是通过对对方的个人生活和生活细节的关心来实现的。例(1) : 甲: “吃了吗?”乙说: “吃了/还没呢。”

  例(2) : 甲: “上班去或买菜去?”乙说: “是的”。对中国人来说,甲的问候语很得体,符合社会心理和民族习俗。它体现了说话者对对方的关心。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情感的民族,崇尚“厚人伦”,以关心他人为美德。这种哲学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并反映在语言上。

  对他人的关心往往表现在对具体生活细节的关注。

  因为“人为万物之本”,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强烈的“重人”意识。这里的“重人”不同于西方对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尊重,而是在“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导下,首先满足现实中人的衣食住行的要求,然后让其对宗教和国家履行其义务。所以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内容都可成为招呼语,如“打水”“买菜”“接孩子”等。如果将这些只符合中国人习俗和心理的招呼,如例(1) (2) 甲直接迁移成英语: “Haveyou had your lunch?”“Are you going marketing?”并用来与母语为英语的人打招呼,就会产生语用失误。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样的问话无疑表明对方将准备下一轮的对话: 邀请共进午餐,或其它什么的。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他们会因此感到困惑不解,有的甚至感到恼怒,觉得隐私权受到侵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一般只用“Hi.”“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 ”等不涉及集体生活细节的抽象概念来打招呼。

  1. 2 赞誉与应答

  如何赞扬他人? 从哪个角度来赞扬? 不同的民族,社团对此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国人忌讳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而对西方人来说,却很自然,也被认为是得体和礼貌的。被夸的人对此颇为欣赏。

  并且,西方人的恭维话不仅适用于好友,熟人,而且还可以对陌生人说。而中国人在这方面则比较慎重。

  而且西方人一般是根据直觉来恭维别人,如看到别人衣着漂亮,发式别致,则自然而然的说上一句: “You look beautiful. ”或“What did you do to yourhair?”这样会给别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快感和满足感。Mance&Wolfson 通过对 686 例对话分析得出:英文的恭维句模式主要基于(1) NP + is /looks (re-ally) + adj,如 Your blouse is beautiful。(2) I + real-ly like / love + NP,如 I like your haircut。其中在第一句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主要有 5 个: Nice,good,beautiful,pretty,great.

  而中国人的恭维话则往往与德行、品行(morali-ty) 相连,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有关。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人一直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以道德作为取向。这种取向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泛化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影响着人们及其语言。大多数人们恭维上司时说: “领导有方”; 对下级则说:“他是个老黄牛”; 对同事一般用“工作很踏实”。在校园里我们也常可以听到老师或同学在赞扬某同学时说: “他学习刻苦”。如果将这些赞誉迁移成英语,如: “He works like a cow. ”母语为英语的人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赞美意图。又如: “He/She worksvery hard. ”对该句他们很可能理解为仅仅是事实判断而已。

  所以在语言教授和语言学习时,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导入这些差异。既然英语的赞誉方式有一种模式(prototype) ,我们就可以加强这些句式的训练,使学生在交际时,能说出得体的话语,避免造成交际失败。并且在导入这些差异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母语是英语的赞誉准则的同时,往往还遵循慷慨原则,即尽量说对别人有益的话。例如,当 A 问及“What do you think of my poem? ”B 往往会说: “Oh,it is wonderful. I do enjoy reading it. ”用 Levinson 的观点来说,他们尊重的是对方的正面子。在此情况下,许多中国人或许会说: “我对诗歌一窍不通”。

  因为中国人信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从实际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一般更倾向维护自己的正面子,而西方人则非常注意维护他人的面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醒学生这些观念上的差异。

  中英文在赞誉原则上存着某些差异,在应答上则相距更大。Promerantz 在深入研究了人们对赞誉的反应之后指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规约(socialnorm) 对被赞誉者的期待是欣然接受。如: A: That isa very pretty dress you are wearing. B: Oh,thank youvery much. 即使在好友之间也常会用出现焦点转移以“回避自诩”(self - praise avoidance) 。如 A: “Thisis beautiful. I have been admiring it since I come in. ”B: “It is from Israel. ”但在大多场合中,赞誉加感谢已是一种礼节性的套语。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对应答赞誉有其自身的准则和模式,即“谦逊准则”高于一切,其模式是用否定句。例 1 甲: “你字写的真漂亮。”乙: “不,一点儿都不好。”例 2: A: You are really a good teacher. B:Oh,no. I am far away from it. 赞誉者会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明明没错,对方却要无端的违背“质的原则”,有人甚至觉得这种的应答非常无礼,说明赞誉者根本没眼光。因为使用英语的人在同样的场合对A 的反应方式往往是“迎合”,以遵循“一致原则”,用 Brown 和 Levinson 的观点来说就是寻求一致。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礼貌原则的优先顺序也不同。

  1. 3 请客 / 送礼与道谢

  中西方在送礼和请客吃饭时的语用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国人在送礼时常说: “东西很便宜/东西是现成的,请收下”。接受者也常常会说: “您太客气了,这么贵的东西我不能收,心意我领了。”在宴请时,主人习惯说: “粗茶淡饭/没什么可口的东西,请大家多多包涵。”客人往往回答说: “哪里,哪里”。

  这番话完全符合中国的礼貌原则和社会规约。中国传统历来信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而在送礼请客时,总想避免被人看作是个重利之徒,避免炫耀自己富有,并且说话人常用自贬来表示其涵养。

  所以,否定句在汉语中有其特殊的礼貌含义。而答话者则礼貌地予以否定,表示对其言外之意的理解。

  有些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语的这些语用习惯,直接将汉语套语迁移成英语,如“It is very cheap /I hap-pen to have it . Please do accept it.”“There is nothingdelicious to eat. Excuse me for the poor food offeredhere. ”这样的回答会让母语为英语的人会觉得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因为在西方送礼者一般爱说: “I bring you agift. / I bought it especially for you. I hope you wouldlike it. ”以表诚意。接受者一般用“Thank you. I likeit very much. ”或“It is very kind of you. ”作为回答。

  由此可见,中西礼貌差异还在于,操英语的人通常用“一致原则”来表示其礼貌; 而说汉语的则喜欢用背离“一致原则”的方式来表示礼貌。

  1. 4 提供与道谢

  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朋来访,出于礼貌待客,我们会说: “请坐,我去沏茶。”客人一般回答说: “别麻烦了,我不喝。”往往我们还是为客人沏上了茶。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不喝”是句客套话,并非是说话者根据事实所做出的回答。在同样的情况下,母语为英语的人会说: “Take a seat. Would youlike some tea?”客人的回答一般是: “No,thank you. ”或“Yes,please. ”这里的“Yes”和“No”是根据说话者自身情况而做出的反应。

  从话语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不”和英语的“No”并不是等值的。汉语的“不”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言外之力,出于礼貌而谢绝对方为自己费心做某事。而英语的“No”在这里是没有言外之力的。英语注重的是事实判断。有些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这些差异,在回答母语为英语的人的问话时,直接将汉语的语用原则用于英语: “No,not bother. ”对方是理解不了其中的礼貌含义的。相反,他会觉得这样的答话含糊不清,甚至唐突不礼貌。

  2 语用与英语教学

  不同的民族因文化背景不同、心理基础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规约、语用和礼貌原则,并反映在其言语形式上。所以,要学好一种外语,首先必须熟悉该语言的人文环境,包括使用该语言的群体民族心理,否则就难免造成语用错误。现在许多语言和外语教学专家都认为,语用错误比语言错误性质更为严重。Thomas 曾说过: “语法错误也许说明说话者言语运用地不够娴熟,而语用错误则折射为人问题。”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已指出: “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听说写读四个语言能力和涉及文化素养的社会文化能力。”

  现在许多学生尽管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考试,能读懂一些报刊和书籍,也能说一点英语,却无法得体的与操英语的人进行简单的适情、适景、适身份的交流。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概括》一书中指出: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语用失误,与我们的教学没有注意到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关。”现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四六级考试而展开,尽管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在教学中仍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法概念有个清楚地认识,而忽视了交际与语用能力的培养。

  Wolfson 说: “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还包括说话规则。”尽管我们所说的英语的交际能力与 Hymes 和 Wolfson 所提出的交际能力不是一回事。但他们的提议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形式,还要注重语言的适切性。因为我们在交谈时,哪怕是简短的对话,都希望对方的言语行为能符合社会规约、礼貌原则和语用规则; 喜欢对方说话能带上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个性特征和身份特征。

  3 结束语

  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这些因子的导入。林汝昌教授曾建议分三个层次进行导入。第一层次导入语言结构文化,其中包括词汇的文化因素和课文的背景知识。第二层次要系统地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语用模式和全书的文化框架。如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功能意念表中所列的交际语用模式,包括问候、感谢、应答、邀请、答谢、告辞等项。

  第三层次是文化分析,这涉及了宗教哲学、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它为第二层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解释。尽管功能意念大纲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对所列的句型作任何解释,但在教学中可借助一些教科书如《大学英语》和《核心英语》来实现这方面的导入。尤其是《大学英语》,它负载着诸多的文化信息,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文中的中西语用差异然后进行操练,使其对语言的掌握能上升到认知角度。

  参考文献:
  [1] Brown,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edition IV)[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Levinson S. C. Pragmatics(edition III)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第四版) [M]. 北京: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J]. 外语研究,2008(2) : 68 -77.
  [5] 周利娟,郭涛. 再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联原则[J]. 外语学刊,2010(1) :25 -3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