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特点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08 共4370字
论文摘要

  语言生活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计算机网络催生出信息时代,并为人们构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关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也有语言生活,可以说是现实语言生活的真实反映,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成为人们语言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试图透过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社交中语言的使用情况,了解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特点,掌握网络语言发展状况,畅想网络语言的未来,透过语言生活思考并完善语言政策,对新疆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及语言生活状况研究做出有益补充.

  一、语言使用情况

  (一)维吾尔语口头流行语的使用

  语言受民族文化心理影响最直接,与文化的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词语.社会越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词语的产生越是快,越是多.这些迅速丰富起来的维吾尔语网络词汇除维吾尔族网民通过翻译将其他民族的语言词汇引入进来,还有很多源于维吾尔语口头流行语,在口头上流行起来后就逐渐被加入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的行列.例如:

  (1)"wehshi"原意为"残暴、凶恶、凶残",但是在口语中常用作"棒、好、相当"之意.比如"u mashinini wehshi heydepqoyidu."(译:他开车技术特别棒.)"u naxshini wehshi ?tipqoyidu."(译:他唱歌相当好.) 
    (2)"metu"原意为"不识时务的、傻瓜、笨蛋",在口语中它还有"老土的、不入时的、落后的"之意.比如"sizning is-mingiz nimid?gen metu!"(译:你的名字真老土!)"uning kiyimibek metuken."(译:他的衣服土里土气的.)
    (3)"aqsa"是一个口语词,意为"自大、傲慢、了不起".比如:"aghneng bek aqsaken jumu?"(译:你的朋友真了不起.)"men u aqsani yaxsh k?rmeyimen"(译:我不喜欢那个傲慢的家伙.)
    (4)"gruz/goruz"也是一个口语词,意为"乡巴佬,土老帽".比如:"u goruz men bilen teng bolimen deyidu."(译:那个乡巴佬还说要和我平起平坐.)"bu sinipta hemmisi goruz."(译:这个班里都是些土老帽.)
    这些词语有些是地方方言,大家在口头语中使用的次数增多以后,就都被逐渐引用到网络用语中,演变成了维吾尔族的网络流行语.

  (二)汉维语混合使用

  这类汉维文字混合使用的语言现象在学生中很常见,其出现的最本质的原因是说话者汉语水平不高,有些复杂的句子无法用汉语做出明确清晰的表达,需要借助母语说明.不过,除此原因外,你也会发现这类文本非常具有自身的民族语言特色.例如:

  (1)穆斯林哪儿来的光棍节,有你疼爱的父母、喜爱的兄弟姐妹、跟你一块疯一块哭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伟大的alla在你身边,你还单身撒啊!!!还不如希望alla让他们健康呢!(译:穆斯林哪儿来的光棍节,有你疼爱的父母、喜爱的兄弟姐妹、跟你一块疯一块哭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伟大的安拉在你身边,你还单身撒啊!!!还不如希望安拉让他们健康呢!)
    (2)希望alla保佑你…@@…(译:希望安拉保佑你…)
    (3)Assalam alaykum!dustum把最美好的祝福、最美的愿望、最多的快乐、最早的问候、送给您和您的家人.(译:您好,我的朋友!把最美好的祝福、最美的愿望、最多的快乐、最早的问候,送给您和您的家人.)   

    从以上例句中的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说话者的汉语水平较高,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可是为什么还会在交际中出现这类在汉语句中混合使用维语词语来表达的语言现象呢?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一般说话者在遇到一些与宗教有关的意义或是概念(alla,Assalam alaykum,huda……)的表达时,认为用常规的汉语词汇或短语无法达到清晰表达的目的,并且使用汉语反而会产生歧义,用维吾尔语表达更符合日常习惯,也能表现出民族特色和对宗教的虔诚、庄重的感情色彩.因此他们会语码转换改用维吾尔语,用拉丁字母记录.这种类型的文本很大程度上是该群体日常口语交际维汉语语码转换的书面反映形式.

  除这种日常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此类语用形式外还有另一种混合使用的表达,是一些专门的短信编辑者有意为了消遣娱乐,将汉语、维语,以及英文字母或是表情符号、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语码拼盘式的信息文本,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在大家的日常交际中广泛受到欢迎.如:

  (1)学生时代的kup ①食堂da排队kup ②老师da废话kup③周末da聚会kup ④课堂da uyka kup(译:学生时代的多,食堂排队多,老师废话多,周末聚会多,课堂瞌睡多.)
    (2)你真的很omak,不喜欢吃tamak,喜欢吃tayak,眼里满是qapak,不要生气哦,只是开了个qakqak(!译:你真的很可爱,不喜欢吃饭,喜欢吃棒子,眼里满是眼屎,不要生气只是开了个玩笑.)

    (三)汉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网络作为新的媒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语言生活.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便捷,没有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网民们交流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狭义的网络语言指在论坛和聊天室具有特点的用语.而这种狭义网络语言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深受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们经常会在网络交际中使用这一类数字符号、表情符号以及其他类型的汉语网络流行用语.例如:

  (1)94!94!

  (2) …(⊙o⊙)哦,↖(^ω^)↗加油,(3)成熟的一面儿是给陌生人看的,傻逼的一面是给小伙伴看的,幼稚的一面是给喜欢的人看的.

  (4)倒计时:回家还有17天,期待ing!

  从调查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大学生中多数知道汉语网络用语的意思,而有24%的人喜欢使用汉语网络用语,他们认为这些网络用语简洁方便、风趣幽默,还能显示自己的汉语水平.

  (四)汉语新疆方言的使用

  维吾尔方言有许多外来借词,其中有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俄语、英语借词,同样维吾尔语各方言也从汉语借入了一定量的借词,按来源分析,这些汉语借词不仅跟共同语(普通话)有联系,也有一部分是借自新疆方言的.新疆汉语方言词"萨""嘛""呢""ou(21调)hou(214调)"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高,这是新疆汉语方言的特点之一,维吾尔族现实生活中说汉语时受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使用这类汉语方言词,在网络中也有所体现.如:

  (1)ohho..ma gapni san dedeg ha(译:哎呀,这话是你说的哦.)(2)A:好无聊啊!!!B:跟我一样啊 你为撒觉得无聊?

  (3)我在路上走的呢,你在哪儿呀?

  (4)大家嘛家,五一怎么过才好呢?

  新疆是一个多语并存的语言大观园,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之间的语言接触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两种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不断融合,人们从心理上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不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高度发展自己.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种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对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特征

  (一)时代性

  网络语言和有关计算机的社会流行语,作为一种当今强劲的语言时尚,有力地推进着数字化的进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然是社会现象,便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网络语言生活具有时代性的问题毋庸置疑.维吾尔族大学生同样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就像其他语言一样,维吾尔语网络语言应用而生,它的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种种新的现象.如大量的新词、语素的出现,表达方式随意自如,语义的变异、语序的变化、语法的变化等等,初步形成了鲜明的特征,也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互联网开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网络语言生活也会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同样与维吾尔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活动、行为、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他们可能会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可能会通过网络观看最新的电影资讯,可能会通过网络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可能会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生活交友圈……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在信息技术的时代,没有网络或是不懂网络会被社会淘汰,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把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延续下去,因此很多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都会积极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攻读.

  (二)多样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网民们在网络中能畅所欲言的这种特性,网络语言生活中传播的维吾尔语变异可谓千姿百态、五花八门,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当为词汇方面.首先是数字、符号方面的变异,网民们为了经济和幽默,经常用数字和符号代替他们的情感.比如"56木7"是乌鲁木齐的简写或是用"!!!!!!"强化感叹的效果",????"表示满腹疑问,还有丰富的表情符号,"(⊙o⊙)"表示"哦,明白"之意,"↖(^ω^)↗"表示"加油"之意等等.除数字、符号方面的变异外,最重要的是语码转换.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指任何一种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它可以指一种语言、方言及其变体.作为语言接触过程中的重要产物,语码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为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维吾尔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1%.由于多民族聚居,乌鲁木齐成为一个多民族语言共处的地方.

  同时由于乌鲁木齐汉族人口多,分布广,加上普通话的有效推行,乌鲁木齐的语言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乌鲁木齐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汉语和维吾尔语的接触和相互影响的速度加剧,这种语言的发展速度使得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维汉语码转换现象显得十分普遍,在校大学生中更是普遍.比如"超市调研dayidigu……谁陪我去超市?""不想你怎么可以呀,cat kiz qak"这些句子就是汉维语言间的转换.

  (三)交融性

  语言接触的认识始于十九世纪,已成为历史语言学主要内容的一部分.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而汉维语中越来越多的借词正体现了汉维民族间的语言接触.

  通过调查我们看出,面对双语现象日益普遍的社会现实,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普遍认为懂母语和汉语的双语者比只懂母语的单语者具有优势,事实上,掌握的语言越多,施展才能的空间越广,尤其是在乌鲁木齐这样的大城市.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些学生在双语学习中采取积极而主动的态度与行为,因此他们的日常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中表现出很大的交融性.

  三、结语

  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网络时代语言生活很宽松.网络语言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方便交流,是一种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青睐.对于网络中出现的维吾尔语词语使用的词义变异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的体系,网络语言生活更是很难全方位准确预测它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0.

  [2]论语言影响的若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3]孙丽莉.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朱学佳.媒体接触对维吾尔族使用新疆汉语方言词的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6(06).

  [5]朱学佳.新疆维吾尔族使用汉语的变异及其规范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6]古丽杰克热·阿布力孜.网络中维吾尔语变异及原因分析[J].世纪桥,2012(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