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就意味着其人口进入了老龄化.我国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1%,说明中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这个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呈现稳步上升,到2014 年达到 10.1%,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贵州省在 2003 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尽管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尚未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相关的人口、产业和社会经济政策,避免严重负效应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通常被分为三大类,0~14岁为少年儿童人口、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称为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从动态角度来说就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向老龄化方向发展;从静态角度来说就是老年人口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到达一定的水平,比如现在国际通用标准是7%.
贵州统计数据显示,按常住人口算,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老年人口为 149.32 万人,所占总人口比重为4.61%,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老年人口数量上升到210.43万人,比重上升到5.97%,2003年其比重已突破7%,贵州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全国相比晚了3年.
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贵州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97.78万,比2000年多了87.35万人,比重达到8.57%,比2000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而这10年中,全国也不过上升了1.94个百分点,说明贵州省老龄化的速度在这一段时间快于全国.2013年,贵州省老年人口比重达到9.28%.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贵州 2010 年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也已占户籍人口的11.46%,65岁及以上占户籍人口的7.96%.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2~2013年数据显示,2002年贵州省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系数为6.86,而同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3,贵州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在全国30个省市中排名为 24,老龄化程度处于中下位置;2013 年贵州省常住人口的老年人口系数就上升到 9.28,虽然低于全国 9.7 的平均水平,但在全国的排名上升到了第 14 位,老年人口系数平均每年提高 2.94%,快于全国平均增长 2.74%的水平;第二,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 GDP 一般在 1 万美元左右,中国为 800 美元左右,而贵州仅为 450 美元左右。可见贵州省是在低经济水平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第三,城乡老龄化差异显著。从 1982 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农村 65 岁以上人口老年化系数一直高于城镇,并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65 岁以上人口老年化系数 1982 年农村为 4.70,城镇为 4.51;1990 年农村为 4.65,城镇为 4.47;2000 年农村为 6.08,城镇为 5.61;2010 年农村为 9.49,城镇为7.17.2000 年时农村比城镇仅高出 0.47,到 2010 年却达到了 2.32.
可见,这10 年来城乡之间的老龄化进程被拉大。这和贵州省的流动人口增加有紧密的联系;第四,流动人口加快人口老龄化.贵州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向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而在这些务工人员中大多是 60 岁以下的人员。2000 年贵州净流出人口仅为223.89万人,到2010年净流出人口上升为710.0万人,占户籍人口(4,189.0 万人)的比重达到 16.95%.人口流动对贵州省老龄化进程,特别是城乡之间的老龄化进程影响十分显著.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必定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尤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的影响更为重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从供给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的供给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就业产生影响;从需求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从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
(一)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的影响
首先对就业总水平产生影响,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削弱,包括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及劳动年龄人口老化,进而导致所需劳动力资源不足;其次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经济学中有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2000~2013年间,贵州省65岁老年人口系数由5.97上升到9.28.
同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27.3%下降到12.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由39.0%上升到40.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33.7%上升到46.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69.9%下降到63.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1.9%上升到14.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8.2%上升到22.5%.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呈现出与产业结构相同的演进规律;最后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包括三次产业结构间的变动,而且还包括各个产业内部间结构的变动和新产业部门的成长,这就要求劳动力能够相应的自由流动和转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力人口会习惯于已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般不愿迁移或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就使得劳动力从衰退产业和地区向新兴产业和地区的流动受到阻碍,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贵州省大量的劳动力沉淀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这部分劳动者向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首先,从消费水平来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使家庭的收入水平降低而不利消费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却会增加家庭的开支,从而提高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次,从消费结构来看,人们进入老年后,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有所改变,从而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消费需求.
在生理方面,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患病率增高、带病年限延长,高龄老人和病残老人需要的护理和照料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牙齿、眼睛、反应力等的功能性退化,吃的力求营养结构合理、包装简单,穿的力求舒适大方,用的需要特殊的辅助性用品,如拐杖、轮椅、助听器和老花镜等,他们注重商品的功能以及使用上的方便和安全可靠,不太注重产品的外观,喜欢价格合理、经久耐用的商品。在心理方面,很多老年人脱离了工作环境以后都会感到孤独、无助,并且由于养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可能对新生事物和生活方式产生抵触,因此对传统品牌会产生依赖,对自己已熟悉并认为不错的商品和服务情有独钟,由于时间较多,因此会选择多种方式打发时间,如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及旅游的需求等等.
三、结论及建议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弱其带来的不利方面,使贵州省的产业结构能够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建议:第一,提倡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没有年龄限制的教育方式.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调动相关行业和企业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构建一个由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和网络教育组成的现代教育结构体系;第二,实现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经历丰富并拥有一定技能,并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精力充沛.
因此,可以通过弹性退休政策适当延长那些具有丰富技能人员的退休年限,通过适当的技能培训让一些老年人参与相应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民间社团组织老年人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途径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如老年医疗保健行业、服务业及用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璞,武学丽。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历程、特征与趋势[J].社会福利(理论版),2003.6.
[2]吴昊。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J].人口学刊,1999.1.
[3]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
[4]纪玉山,滕菲。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3.1.
[5]姜旭。 人口老龄化对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 辽宁经济,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