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要求,如何实现数学的有效教学,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和重点不明确
目前,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教学大纲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得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不到位。另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抽象性和逻辑性也比较强,教学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也势必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式单一
当下,小学数学依旧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1].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有效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
(三)教学设计模式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明显存在教学设计模式化的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的影响在此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模式化,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趋于被动,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一,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还处在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有一定限度,而且,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2].
除此之外,教师要对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区分,进行详细讲解,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主次不分,影响学习效果。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新课改的实施,强调了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数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具体数字,写出数值“3 520 600”,提问学生其中的数字代表的单位是多少,这个数值应该怎么读。通过问题的设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设计教学过程。小学数学的学习,要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问题,然后进行指导教学。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运用,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3].
第四,丰富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对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丰富了数学教学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能够将声音、文字和图像有效结合起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实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五,设计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实现学生对知识应用的重要手段,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学中应格外重视课堂练习。首先,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知识和内容。其次,练习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最后,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练习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并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杨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3(26):118.
[2] 刘长西。刍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之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7):50.
[3] 付建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2(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