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指的是一个人经常会热衷于对某一事物进行认识与掌握,或是力求参与到某一项活动中并带有一定的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且表现出一种注意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经由后天的培养慢慢养成的,兴趣能够滋生动力,可以孕育希望,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对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与激发,是现阶段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所应关注的。
一、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要求教师应该在低年级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形象直观且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使用模拟表演、讲故事或是做游戏等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一定的激发,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认识并理解本节课中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架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与数学之间进行往返,让学生可以在“模拟生活”或是“实际生活”中对“现实的数学”进行自然地学习,体会到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知识是常见的、熟悉的同时,也能够感到这些知识是新奇的、包含一定的挑战性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对于这些知识积极探索的兴趣,并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局限性,使他们可以自觉自动地进行查缺补漏的活动,使自身的数学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1].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展示他们所熟悉的五角星,让他们对角产生初步的感知,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诸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角;或是比一比,看看谁找到的角数量最多”等问题,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如果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让他们安静听讲无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可以认识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多么的困难,从而让他们克服恐惧学习的心理,喜欢上学习[2].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或是直观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所具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并不强,但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动且好奇心强,对于自己周围的新奇的事物或是人都比较敏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具或是操作学具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激发[3].例如,在教授“求一个数比其他数多几或是少几的应用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利用教具摆出12个三角形,之后在三角形的下面摆出8个圆形,在摆图形的时候要向学生学生说明要从自己的左边摆起,将三角形与圆形一个对着另一个地摆放,在摆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哪一行摆得比较多?
第一行中的三角形中那一部分与圆形同样多,找到的同学请用手指指出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指出的对不对,在大家都找完了以后,画出三角形多于圆形的部分。在班级中的大部分同学都结束了以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三角形要比圆形多几个?同样多的有几个?……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联想,目前已知的是三角形要比圆形多,那么,我们可以将三角形看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多的部分可以看成是几个三角形?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圆少、三角形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与圆相同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多于圆的部分。让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多的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为学生将来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间互相学习的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得知,学生分组学习所收到的学习效果要好于独立学习所收到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分组的学习,另外,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要保持这一个组中学生成绩的平均性,不可以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不可以都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使每组中学生的构成相差不大,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时也要有一个或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使他们可以获得共同的进步[4].另外,男生与女生的思维形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也可以将男生与女生搭配在一起,让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问题,使学生们可以获得共同的提高。另外,使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并不是指学生可以不依靠教师而进行独立的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是指导的作用。在分组学习的初始阶段,在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后,可以全由学生负责将问题解决,其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或是进行谈论等等,在大部分小组结束了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每一小组中所得到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检查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正确与否,如果出现错误,教师可以给予及时地纠正。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什么地方存在一定的知识空白,如有发现,教师可以及时将这一问题指出来,让学生可以尽快将这一问题解决[5].
四、融洽师生感情,爱护学生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数学这一门课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的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成绩也并不理想,另外,在小学阶段中,由于在每一天的教学安排中,数学课的课时并不多,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在学生中间,教师很容易形成严厉、古板的印象。在小学阶段中,教师仍旧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觉得这名老师很严厉、很可怕,那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很那喜欢这名老师的课,相应地,也会不喜欢这名老师所教的课,这样一来,就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在之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中的学习,所以,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但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但要明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部分的知识需要得到加强,也要了解学生平时在考虑什么内容,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喜欢这位教师,也能够喜欢数学这一门课程。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的后进生,由于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并不安定,对于教师与家长的管教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叛逆心理,极个别的还可能出现比较极端的事件。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循循善诱,尤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奖励或是表扬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对于那些成绩落后、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他们能够获得进步,即使是比较微小的进步,教师也应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他们从害怕数学转变到爱上数学课,并对这门课产生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使用激励性的评价
所谓的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就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也可以说是一种赞许,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会回答错误,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也不要对他们进行批评,可以提示他们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教师只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从不愿意学习到厌恶学习,最终对学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即使是一次很小的表扬,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6].
结束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对学习内容抱有一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成果比那些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的学生获得的成果要多很多,所以,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培养自己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宁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1,(5)。
[2]周召令。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1):64-65.
[3]丁清。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6)。
[4]白淑云,白淑梅。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452-452.
[5]唐雪琴。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86):73-73.
[6]邵晓燕。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