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也是学生学好以后相关理科知识的根基,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就非常关键了。 我们常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所以学生学好数学就需要先使学生喜欢上小学数学, 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更有魅力, 教学效果才可能大幅度提升。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 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探索生活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疑难问题,自己不明白,他们就会说出来,我就给他们“说”的机会,鼓励他们去探讨生活中的未知,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进而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我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件礼物, 就把平时积攒的1角硬币都拿了出来,一数有5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很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到爸爸帮忙,爸爸说这很好办,爸爸收了小明的100枚硬币,又给了小明1张5元的纸币,这时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自己吃亏了。 这时我就问学生小明到底吃亏没有?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从中找规律:1元=10角。 像这样,通过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体验,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最终提炼、渗透,记忆更加深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 另外,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巧妙设计,使数学形象化
小学生因为年龄段的关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弱, 相对来说那些形象的、具体的知识他们理解和消化起来速度更快,也更容易一些。 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必须要有这样的“本领”,即巧妙的设计,尽可能使数学知识形象化。 例如,在向学生讲授“分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纸,然后取纸张的4/5,之后让学生体会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 分成3份、4份分别是多少? 并根据折纸游戏,发现其中的规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亲自的动手操作,把它直观化、形象化,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使课堂更活跃,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自然会更高兴,也会对数学科更有兴趣。
三、创设情境,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年龄较小, 自我监督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差,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没有充分感觉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和知识运用的实用价值。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紧贴生活实际,拉近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数学知识不是枯燥的公式运算、 图形构建, 而是与鲜活、 生动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小学数学中教学情境的构建,也要将知识生活化,拉近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在课堂中还原生活场景。 这样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就不再远离现实, 而是变得熟悉和亲切,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比如,学习“常见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动手剪纸的形式,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然后在剪纸上面作画,画出窗户、房子、气球等不同形状的常见物品,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记忆鲜活、深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四、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主动学习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机制,顺应了学生的天性,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从而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主动求知,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来设计与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如在学习“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数字王国里要举办一个盛大的晚会, 但只有能被 3 整除的数字才有资格参加。 现在你就是审查员,来看哪些数字符合要求,并颁布通行证。 ”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切身感受到乐趣, 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与掌握了所学知识, 这样比起枯燥而机械的训练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
美国着名儿童教育学家说过:“孩子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小学生更为敏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不断的肯定与认可,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期待,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兴趣。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不要以所谓的标准来约束学生,不要只看学生的书面成绩,而是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与进步。 如一些学生数学成绩并不好,但是他们动手能力强,在制作教学具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点子更新颖、做的教具更有新意, 此时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以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用心、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必要的表扬与激励,不断为学生打气,就可以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
总之,课堂中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基础的,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动力的。 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发、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还与学习态度的形成、信心的确立、个性的完善都息息相关。 缺乏情感的融入,学习将无法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来展现小学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爱上数学,进而学好数学。